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通讯员 盛晨
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往往分散在各种图书馆,珍稀文献资源数字化一直是图书馆界的重要命题,也是古籍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要求。
9月2日,2022 年浙江省“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发布活动在湖州南浔嘉业藏书楼举行。
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综合了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是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化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浙江图书馆馆长、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褚树青,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胡义镰,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徐光星,浙江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翌伟,杭州图书馆副馆长梁亮,湖州图书馆馆长余百海等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和“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发布两部分组成。在嘉业藏书楼管理部主任郑宗男带领下,参会嘉宾参观了嘉业藏书楼和庭园。
嘉业藏书楼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藏书楼,1924年由实业家刘承幹创办,以收藏古籍闻名。嘉业堂的藏书合流众长,兼收并蓄,宋椠元刻、明清刊本、稿抄本及地方志书是嘉业堂藏书楼的四大特色。
工作人员介绍嘉业堂“宋四史斋”中书箱、书籍和版片
书楼于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如今,修缮一新的嘉业堂藏书楼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向公众开放,每年吸引着众多读者和游客。
褚树青表示,嘉业藏书楼是浙江图书馆服务开放的一部分,是古籍文化和藏书文化的研究重镇,从嘉惠士林转向嘉惠世人,嘉业藏书楼适应了时代潮流,实现了功能转型。
浙图每年都举行晒书活动,今年浙江全省联动,在嘉业藏书楼举办“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并且邀请部分高校图书馆一同参与,通过沉浸式的体验晒浙江省的珍贵古籍、晒经典、晒技艺、晒传统,让古籍文化走到大家生活中去。
随后,褚树青嘉业堂正式宣布“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发布使用。
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是以全省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古籍等相关资料为基础,收录古籍、民国文献、金石拓片、经、史、子、集、类丛等文献,是全省性的古籍文献集成平台。
小时新闻记者尝试在总库中,以“杜甫”为关键词查阅古籍,与杜甫相关的、不同朝代的古籍出现在结果中。每一种古籍藏在哪个图书馆也可以检索到。
下一步,浙江图书馆将持续推进古籍数字化,让浙江的历史文献资料将被更多的读者看到、用到,实现古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也提到,将来,全省的读者——只要注册了浙江公共图书馆的账号,都可以在自己家里获取古籍、地方文献等,这对中华文化复兴、浙江文脉重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