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记新说”到《陆游传》 | 陆春祥:寻找鲜活的陆游

2021-03-19 04:56全网传播量1.7万
00:00
00: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的春意,比今天来得要晚些。

农历四月,海棠花才盛放。

就在这个835年前的春天里,62岁的陆游,在杭州大醉了一场。

作家陆春祥在尚在创作中的《天地放翁 陆游传》里,还原了陆游与友人的这场聚会,还有那首著名的《临安春雨初霁》生发的背景。

陆春祥
笔名陆布衣,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
已出散文随笔集《病了的字母》《字字锦》《乐腔》《笔记的笔记》《春意思》《而已》《袖中锦》《九万里风》等二十余种。主编2016至2020《浙江散文年度精选》等二十多部。
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等。

【1】

陆游的一场大醉

彼时的杭州,即京城临安,艮山门内有一片白洋湖,湖畔有一座南湖园,它是由南宋名将张俊嫡长曾孙张鎡营造的园林,时人赞其“赛西湖”。

那天是四月初三,陆游与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还有比他小28岁的好友兼学生张鎡在南湖园的北园共饮。

在此之前,陆游已经8年没有来京城了。

这一次,皇帝给闲居山阴(绍兴)的他发来新的任职命令,请他担任朝请大夫知严州事。按惯例,他得先到京城,向皇帝致谢。

从三十多岁出仕,一晃三十年,陆游的理想在与现实的碰撞中,日渐消隐。所以,出任严州,看看山水写写诗,未尝不是晚年生活最好的选择。

那天,陆游喝高了。

陆游画像 来自网络

杨万里的诗文里,记下陆游的醉态——即是好酒,让海棠也喝上一杯;喝着喝着,乌纱帽也跌落了,脸上沾满了飘落的海棠花瓣;酒壮诗兴,胸中无论是块垒还是豪情,借由笔端流淌而出……

寓居杭州的这半个月,陆游留下了“南宋诗歌排行榜顶端”作品《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深巷”,在今天杭州的孩儿巷。

陆游纪念馆

很多杭州人都逛过孩儿巷98号的陆游纪念馆,但是,没有多少人细想——835年前,对陆游而言,那是一个怎样的春夜,而陆游穷尽一生在追求的理想此时归向何处?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陆春祥的阅读中,也在他呼之欲出的《陆游传》里。

【2】

姓氏之谜

为了陆游,陆春祥踏上“行万里路”的寻找之旅。

绍兴四十年(1170年)夏,46岁的陆游,前往夔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崇州,担任通判。

他携带5个孩子以及众家眷由运河转入长江,逆水而上,157天行路5000华里。进入蜀地之后,他又兜转多地,继续着不太顺利的仕途。这一次出仕,是陆游人生的重要转折,毕竟,他到了距离抗金前线不远的地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陆游诗中所说,陆春祥也走了一趟陆游的入蜀之路——由杭州到崇州、万州、重庆,再到成都,并把“入蜀记”作为《陆游传》中最为重要的书写部分。

陆游——陆春祥,当这两个名字并置时,总有人问:他们是不是一家?

陆春祥是浙江桐庐人,据桐江陆氏宗谱记载,桐江陆氏为陆秀夫的后裔,而在陆游的山阴陆氏宗谱里,陆秀夫是陆游第六子陆子布的孙子。

但是,有一点让陆春祥比较奇怪,陆秀夫是江苏盐城人,在盐城的陆氏宗谱里,没有陆游以及陆子布的信息。

“陆游一家在南宋很有名,陆秀夫怎么会放弃说陆游是自己的太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陆春祥说,这是专家由人之常情反推出的观点。

“但无论如何,我们是宗亲,因为陆姓尊的始祖都是陆通。”陆春祥说,这是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在崇州,陆春祥访问了当地的陆游祠堂,崇州博物馆的一位刘馆长也是陆游研究学者,他跟陆春祥说了一件很神奇的事:

有一天,陆游的后裔、绍兴的陆纪生先生,带了一批人到了盐城去走动。盐城有一位陆秀夫的后人,一眼就把陆纪生认出来了,那位陆秀夫的后人觉得,陆纪生跟他们是“同类型”的。

“我是个很八卦的人。”这是陆春祥对自己的形容。“八卦”用于创作,就是好奇与不停地探究,所以,为了寻找姓氏的秘密,他还做了一个基因测试,这个测试的结果,又让他的思维去探索关于姓氏和基因的一些更为深广的领域,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3】

一束千年之后的鲜花

陆春祥的寻找,当然不止于陆游。

最近,他的“陆春祥笔记新说系列”重新集结出版,其中包括《字字锦》《笔记中的动物》《笔记的笔记》《太平里的广记》《袖中锦》五本,“笔记新说”以现代思维重述古人故事,赋予古代笔记更多时代性和新鲜感。

陆春祥笔记新说系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而且,这些“笔记”仍在生长。

2021年8月,《云中锦》即将出炉,它的主角将是那些著名的笔记作家,包括:段成式、叶梦得、刘伯温、沈括、洪迈、陶宗仪、李渔、周密、袁枚。

之前,陆春祥曾写过一篇《寻人记》,他说:段成式们,以及他们的作品,都是可以成为镜子的。无论哪个时代,都太需要镜子了。

所以,他一直在寻找,“从一千多岁,到几百岁,他们都是年岁不一的古人”。

他去丽水,寻找段成式任职五年的遗迹;为了写叶梦得,夜宿绍兴的叶家山顶,又在湖州弁山寻找石林精舍;而周密隐居杭州四十年的癸辛街,他已走了许多遍……

甚至,他到杭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靠山的墙脚边祭拜沈括,在沈括的墓前,献上一束千年之后的鲜花。

而写完《云中锦》,他才猛然发现,这九个人基本都是浙江人,或在浙江有大段生活的经历。不过,中国历史上几次的迁徙与江南经济的发展,让我们作为后来人,对浙地人才辈出,几乎习以为常。

读了三千卷笔记,对那些写笔记的人,陆春祥有没有最喜欢的?

他说:“都比较喜欢。”

这些古人离我们很远了,如段成式,已经1300多年。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离我们又很近。

用陆春祥的比喻,段成式和我们之间,仅仅隔着13个百岁的人;而陶宗仪,刘伯温,李渔,袁枚与我们的距离也就是几百年。

“他的世界里,很多东西我们都挨得着的。”陆春祥以精深、持久、独到的阅读,去发现这些人最为生动的一面,再以写作将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拉近到我们面前。

【4】

三个女人

说到活生生的古人,陆春祥还是以陆游为例。

宋孝宗上任时,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

当时,陆游住在京城的百官宅,官宅很小,只有两间屋,与周必大是邻居。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他还写有一篇《烟艇记》记录在此生活的境况。陆春祥说,百官宅的位置在今天的石灰桥一带。

那个时候,宋孝宗很看好陆游,但是,直言的陆游却被一场八卦事件牵连。

宋孝宗有两个宠臣:曾觌、龙大渊,在孝宗的一次“私人酒会”上,宫女请曾觌为她写一首诗,此前有写诗人因此受到过惩罚,曾觌不肯写,这事八卦来八卦去,就传到陆游的耳朵里,他就很愤怒地说:孝宗应该完全远离这些人。这句话传到孝宗的耳朵里,孝宗大为光火,就将陆游外放到镇江去做通判,官阶八品。

这件事,反映了陆游的一面。让陆春祥颇为感慨的,还有陆游的爱情。

沈园的《钗头凤》词壁 来自沈园景区网站

《陆游传》里有一则“情爱记”描述了陆游与唐婉的爱而不得,但陆春祥在此基础上,还写及陆游与第二任妻子王氏,以及他的妾杨氏的点滴。

陆游与唐婉共同生活了两年,与王氏之间有五十年婚姻,王氏为陆游生下五子一女。陆游一生,写了近万首诗,一百四十多首词,七百多篇文章,陆游让唐婉活在他的诗中,却没有为王氏写过一个字。

直到71岁的王氏去世,陆游才写了不足百字的《令人王氏圹记》,并有《悼伤》诗为记,其中一句:“白头老鳏哭空堂,不独悼死亦自伤。”很明显,陆游的哭,是自伤,其中包含的不单单是自己婚姻生活的不幸,还有仕途的不顺,以及宏大的理想遭遇无情现实的一次次打击。

曾经有一位作家问陆春祥:“你写陆游,是不是自己也感觉是陆游了?”

“在一些可以比较自由书写的片段里,我就是把他当成我自己来写,我必须面对这个场景。”

这时,陆春祥打开电脑,读了一段他刚写好的文字。

那是淳熙五年八月,陆游入蜀归来,即将前往福建入职,陆春祥虚构了一段宋孝宗与陆游的对话。

君臣之间,都有所克制,又露出各自的锋芒。抗金,还是继续偏安?皇帝有皇帝的苦衷,臣子有臣子的无奈。但是皇帝更狡猾,将话题转向了当时陆游新讨的妾杨氏的身上。

“有的时候,你一定把他当成自己,走进去。”陆春祥说,这是符合人性的合理虚构。他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走向陆游,还走向“年岁不一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