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徐州发布官微一早发布了一条新鲜资讯——全国首例!徐州这个自主研发的5G基站不简单。据悉,这项全国首例为江苏徐州自主研发并试点建设的首座5G基站与电力一体化铁塔。
5G时代,信号频率更高,站址建设需更密集,基站设备功耗也更大,因此如何快速、低成本地建设5G基础设施成为通信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热点。那么,这一创新不简单在哪?与电力一体化能否让5G基站建设找到更多高性价比的“落脚点”呢?天目新闻记者对江苏多地的5G基站新动态作了洞察。
创新5G基站与电力一体化方案
徐州的这项首例解决了什么痛点
徐州建设的这座5G基站与电力一体化铁塔将原电力水泥杆替换为钢制铁塔,塔顶放置通信天线,塔中段安装了电力横担及绝缘组件,据悉,目前该塔为全国首例,并已经进入专利申报程序。简单来说,这样的一体化铁塔是由传统的水泥电线杆改建而成,既能满足5G基站的挂高及载荷需求,又可兼顾电力线路的输送功能。
徐州的5G基站与电力一体化塔 图片源自今日徐州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分公司5G建设项目负责人魏巍表示,“其实江苏在电力塔和通信塔的共建共享方面,应该说起步较早,各地市都有过一些共享的先例”。那么相比于此前的共享电力塔,此次的创新优势在哪呢?
“此前利用较多的是既有的约30-50米高的钢制铁塔,这些铁塔一般传输的都是高压线,为了安全,5G天线只能挂载到高压线下方,再考虑到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可能5G天线能挂载的高度不足塔高的一半,很多时候不能满足需求”,魏巍说,“另外,钢制铁塔大多集中在郊区人员较稀少地段,网络需求量不大,核心城区与重点中心镇区遍布10KV水泥杆其实反而是需要被更多利用的,我们这次就是改造了这些水泥电力杆,这就给核心区域的5G基站落地拓宽了资源面。”
江苏多地助推5G共享电力杆塔
节约资金超90%建设周期缩短2月
徐州的创新其实是江苏多地的一个缩影,江苏铁塔和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尝试资源共享的创新探索与实践,2019年5月江苏铁塔与国网江苏达成全国首个省级层面铁塔与电网战略合作,2020年以来江苏多地与电网的合作频频,触角已经延伸到县域。
例如,5月8日,三家运营商5G基站成功在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两端的跨江电力塔上架设,实现跨江大桥引桥段及周边5G网络良好覆盖;8月20日涟水县首座“共享杆塔”5G基站在高沟镇110千伏旗高857线91号塔上建成并通过验收;常州供电公司进一步加大电力资源开放共享力度,为5G基站提供设计、运维一体化管家式服务,9月30日,常州首批创新设计共享杆塔正式投运……
南京的5G共享电力杆塔 图片源自江苏铁塔
5G基站建设往往会面临选址难、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而共享与合作带来了直接的收益。根据此前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副主任周冬旭博士介绍,原本建设一座5G基站,需要建设资金36万元。在电力基础设施上共享建设后,资金投入仅需3万元,比原先节约91.7%。在建设周期方面,则可从60多天缩短为3天。
共享共建促进资源利用
5G基站还有更多“落脚点”
“随着5G基站建设的推进,传统通信塔资源已经被逐渐利用完”,魏巍提及,“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找到5G基站的落脚地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而共享的方式是非常有利于城市资源利用的。”
据测算,每共享一座电力杆塔,可减少征地面积30平方米、节约钢材15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电网拥有输电铁塔291万座,中国铁塔有通信塔站195万座。如果将这些输电铁塔合理利用,那么可减少征地面积8730万平方米,相当于62个大兴机场的面积,节省钢材4365万吨,大约可建造104座港珠澳大桥。“电力塔”“通信塔”的握手,对5G网络部署意味着巨大利好。
我国5G网络加速成型(2020年10月6日) 图片源自新华社
“深化共建共享,或者说促进公共资源的双向开放,其实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也是5G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趋势”,5G业内权威人士分析,“当然共享共建不仅仅局限于和电力行业的融合,还应该更多和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公安监控等共同去探索杆塔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我们也看到许多地方比如浙江嘉善等近年来在5G基站建设时已经在推进一杆多用或者智慧杆塔这样的设施。”
那么如何推进共享共建?该业内人士分析,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系统布局,自下而上的多主体合作探索都至关重要,此外还需要适时制定相关的共建标准,带动整个5G基站产业建设朝着资源节约、投资成本降低的方向发展。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