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青田温溪 凭啥当上省级“优等生”?

    潮新闻·浙江日报 监制 冯永明 审核 邬敏 本期撰文谭主 邬敏 通讯员 李爱菊 叶芳芳2022-11-16 11:00全网传播量7.8万
    00:00
    00:00

    ——开栏语——

    丽水

    是华东生态屏障

    也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

    灵江、闽江、福安江六大水系

    最主要发源地

    六江谭”即缘于此

    ——屹六江源头,“谭”处州之变

    看见丽水与浙江

    听见处州与中国

    窥见区域与世界

    总第150谭


    青田以东,瓯江下游。58平方公里的镇域空间上,27个行政村、社区星罗棋布,7.6万人口荟萃一城。 

    这座瓯江边的工业镇,为何能超越全省诸多“竞争对手”,获得“省字号”认证。

    近日,浙江省中心镇发展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单位考核结果。

    细看公示的考核单,30家优秀、22家良好、11家合格。

    丽水市温溪镇,上榜全省优秀单位名单,赫然位于“优等生”行列。

    作为工业强镇的温溪,为何能平衡好发展天平上的“工业经济”、“美镇建设”两把秤?

    作为全县工业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平台,温溪举全镇之力,推动工业经济、美镇建设“并驾齐驱”。

    温溪立足不锈钢、时尚鞋服、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做好产业布局文章,大力推进低效用地高效利用和工业平台拓展,倒逼高耗低效企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为“蓝色工业”发展腾出新空间。

    数字化工业地图是温溪助推低效企业改造提升,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科技“引擎”;9.3亿元“腾笼换鸟”专项贷,是强势推进低效企业整治的“源头活水”。

    产业空间上,优质项目科学“落子”。跳过原有承接温州等周边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传统招商思维,温溪集中力量招大引强、强化企业培育,招引“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及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近3年新引进企业23家,大项目6个。

    汇正自控、申邦电气、中青云智等一批具有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三高”企业陆续落户,加速温溪“美丽经济”转化。

    有着“县域副中心型”的创建定位的温溪,将镇区发展红利,向三乡“导流”。

    温溪联动“一镇三乡”创新成立温溪片联盟,探索一体化项目共担机制,走出“大镇带小乡、先富带后富”抱团发展模式,打破“三乡”项目建设难题。目前,已发布联盟项目库,确定6大类97个实施项目,计划总投资15.1亿元,预计今年完成投资6.7亿元。

    温溪的美丽城镇建设,是空间格局上的“接力跑”。

    温溪以“老城有机更新、新区有序开发”的思路谋篇布局,推进城市功能有机更新。

    目前,美学垟区块涉及有机更新项目2个,总投资3.7亿元,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加速推进城市品质迭代跃升。

    以“精雕细琢”的手法,推进重要交通节点、重要活动场所优化配置,日益扮靓美丽城镇“门面”。

    温溪的美丽城镇建设,是生态环境上的“加速跑”。

    温溪启动美丽城镇创建百日攻坚行动,网格化推进全域洁美工作,共拆除违建面积8.2万平方米,完成旧厂区改造5.5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1.06万平方米,整治“六乱”点位1万余个。

    厂区面貌焕然一新,从业人员的精气神也随之提振几分。

    全镇新增垃圾分类点500处、四分类垃圾桶3000个,成功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13个。毫不夸张的说,这些遍及镇域多个角落的垃圾桶,装下的不仅是杂乱,更是文明新风。

    而对于交通网,温溪也是在织密织牢。东大门美化整治提升,整治砂石料企业3家、取缔非法汽修厂2家,实现入城口及省道沿线景观风貌蝶变。

    如何让“点状盆景”变“美丽风景”?温溪想到了“金点子”。

    全镇以温小线为依托,实施沿江绿道休闲带、丁坑花园乡村精品村建设项目,谋划黄黄线部分通景段扩能工程,一条条旅游精品线串珠成线,成为山水文交融的美丽风景线。

    这条风景线带来的不仅是沿线美景,更为沿线村落花园乡村建设赋能。今年上半年,片区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

    如果说,温溪因生态而美丽,那么,温溪因人文,而变得愈加生动鲜活。

    温溪充分挖掘历史底蕴,传承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兽头鱼灯”等传统文艺,改造提升兽头鱼灯非遗展示馆,重新组建兽头鱼灯表演队伍,传统的兽头鱼灯,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以竹核雕、刻字为代表的“一雕一刻”特色工艺愈发鲜活,大师生态工作室品牌日益鲜亮,特色文化韵味日渐浓郁。

    如何在民生这张纸上“作画”?

    温溪,以实干为毫,泼墨出了一个个实实在在、鲜活生动的民生幸福写意画。

    青田县中医医院温溪中心分院项目正加快建设,温高、一小完成扩建,中心幼儿园完成“民转公”改制,青田技师学院区块正在推进政策处理;1家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相继建成;平安方舟、温溪首府、左岸蓝湾等5大房开项目交付住房2826套……温溪大地,一派发展好光景。

    如何让镇里的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温溪持续深化医共体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青田县中医医院温溪中心分院项目,创新设立温溪片公益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邀请省市医院专家到温溪坐诊指导、查房会诊和开展手术,为全镇患者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

    如何让孩子们上好学,接受公平公正的优质教育?

    温溪实验学校的揭牌成立,让“一镇三乡”小学初中生共享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这是温溪坚持教育优先,推动公共教育普及普惠的剪影。

    今年以来,温溪通过收购一批、改建一批、新建一批等方式,把温溪片公办幼儿园幼儿在园率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加快迁建1所初中和1所小学,让温溪片8505名适龄儿童“在家门口上好学”。

    如何让生活在温溪镇区的群众,日常文娱活动同样“多彩”。

    温溪完善文体设施供给,完成公园节点、羽毛球馆、非遗馆改造等文体项目建设21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农村文化礼堂等场所29个,累计开展公益讲座、乡村春晚等文体活动86场。

    如何让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全方位畅通?

    温溪整合“一镇三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服务资源,高标准建成温溪片矛调中心;发挥“一村一辅警”、173名调解员、189名网格员的作用,实现一站式调解服务;建成“温溪全球通”涉侨服务矩阵,办结便民服务事项8.66万件;迭代升级“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治理体系,建设温溪片智慧管理平台,基本实现片区机管全覆盖……

    如今,温溪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正蹭蹭蹭地往上升。


    【浙江新闻+】

    有了好底子,如何奋力一跃,实现全面蝶变?

    温溪找准了“7把金钥匙”。

    第一把钥匙:打造1批产值100亿元级的特色生态主导产业

    温溪有个小目标:在“十四五”末,构建产值300亿元的高端新材料产业、产值100亿元的时尚休闲产业、产值100亿元的高端精密制造产业的“311”产业体系。

    第二把钥匙:打造1个3平方公里以上的特色产业平台

    温溪临江靠水,水上航道是温溪产业发展的重要通道。

    温溪正通过实施征地一批、收储一批、提升一批等“三个一批”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确保完成4个区块1500亩土地政策处理,加快构筑3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产业园平台。

    第三把钥匙:打造1批高质量“产业飞地”“科创飞地”

    如何跳出山区谋发展?

    温溪谋划建设了一批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支持企业创建各级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各类研发中心,形成“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温溪”的山区制造业发展模式。

    第四把钥匙:打造1个高品质城镇中心商务区

    如何提升城镇能级和人口虹吸能力,加速东部组团城镇化?

    温溪正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涵盖未来社区、五星级酒店、特色商业街等形态的高品质中心商务区。

    第五把钥匙:打造1个高能级交通门户

    如何将温溪打造成产城融合标杆,成为展示华侨之乡辨识度、工业强县首位度的标志性窗口?

    温溪在综合交通、整体容貌、砂石料整治等方面,有效治理道路拥堵、市容市貌等领域顽疾。

    第六把钥匙:打造1条山水城文交融的美丽风景大道

    如何打造美丽风景交通网?

    温溪突破高速桥下审批瓶颈,加快高速桥下休闲带项目建设,打造西经二路、榕江大道、温东大街至温中东路的7公里温溪最美绿道和处州街特色精品街,满足群众日常休闲需求。

    第七把钥匙:提供1系列由公共文化中心和高水平学校、医院等构成的优质公共服务

    如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温溪正分三步走:先建设公共文化中心、后加快教育现代化,再提升医疗水平。

    监制 | 冯永明

    审核 | 邬敏

    本期撰文谭主 | 邬敏

    通讯员 | 李爱菊 叶芳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六江谭
    温溪新裂变
    专题 | 六江谭
    相关新闻
    庆元菇业:从百姓生活产品到共富公共产品的转变
    这场人才双选会 丽水卖力张罗的背后逻辑
    看龙泉这株“小仙草”如何拥抱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