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小茭白拨动千万大产业 安徽主簿镇念活“产业致富经”

天目新闻 记者 薛昊悦2020-09-23 01:52全网传播量5.6万
00:00
00:00

大巴车沿着G105国道安徽岳西段缓行,800米,900米......海拔一路抬升,这是大别山腹地一段蜿蜒的盘山公路,随行的安徽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人员王淼告诉记者,车子刚刚经过这条全长2700多公里国道的海拔最高点。大约20分钟后,我们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

在余畈村的进口,有一面山墙,上面刻着“大别山高山茭白发源地”十个字。9月22日,天目新闻记者随“网聚美好安徽 决战脱贫攻坚”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这个高寒山区村落,探访一支四两重的小茭白如何成为主簿镇乃至整个岳西县脱贫奔小康的关键词。

二等奖  收获  程乔霞 13866616572.jpg

农户喜获丰收。图片来源: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曾经的余畈村,“鸡不啼,狗不叫”,山多田少,年平均气温13.2℃,种植水稻几乎每年都要遭遇“青风灾”,收成十分有限。

2001年,在安徽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余畈村充分发挥山区气候和冷浸田的优势,利用茭白喜水且夏季不需高温的生长特点,引进茭白进行反季节栽培试验。

“一开始老百姓不接受,都不愿意种。”村支书王玉怀说,第一年,村里18户人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试种了17.1亩茭白,结果当年就见了效益,“亩均纯收入是水稻的4倍以上,效益十分可观,当年就产生了5个万元户。”

从2001年到2006年,余畈村一直在茭白种植的路上摸索,用王玉怀的话说,“经历了很多”,曾经因为技术、服务没有跟上,农户辛苦了小半年结果赚不到钱,也曾经因为大灾,收成惨淡。

2003年,安庆市政法委拨款20万到主簿镇支持茭白发展,镇政府连续三年补助农户一半田租,还为缺少本金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土地流转,推行大户承包经营,成立合作社负责茭白外销……

03.jpg

农户在分拣装袋。图片来源: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06年以后,以余畈村为代表,整个主簿镇的茭白种植真正走上了正轨,进入了“产业时代”。茭白市场效益好,群众增收快,各级政府又积极出台支持政策,很快,主簿全镇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茭白。

眼下,全镇7800亩水田里的反季高山茭白,年产值高达4000-5000万元,亩均纯收入6000-8000元,小小茭白成为了主簿镇第一支柱产业。

2016年,53岁的储昭才通过政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山上四面漏风的老房子搬到了村里的新房,老房旁的五亩茭白如今成了他上山的唯一理由。“收成好的年景,一年纯收入三万多块钱。”储昭才扳着手指算给记者听,种茭白年收入3万元,种茶叶5千元,他和爱人在村里还有工作,一个当护林员,一个当保洁,夫妻俩工资收入一年1万多块钱。

贫困户采访.jpg

提起孩子,储昭才笑得格外开心。

“现在两个孩子都工作了,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杭州,家里也没什么负担,我想着以后肯定一年比一年好。”坐在自家宽敞的客厅里,储昭才笑得格外灿烂。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最新评论(10)
潮客_esh5bo · 2020-09-23 12:55 · 浙江杭州回复
👍
渔港的娃 · 2020-09-23 05:06 · 浙江舟山回复
潮客_wunqio · 2020-09-23 03:21回复
党支部引领,政府支持,科学帮扶,群众终于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目标。小小的茭白,带动了这么大的发展,真不简单!为记者的报道点赞!
四海平安 · 2020-09-23 02:58回复
小产业,经济大链接!
yanyong · 2020-09-23 02:44 · 浙江嘉兴回复
茭白
潮客_wezyio · 2020-09-23 02:26 · 浙江金华回复
产业发展
潮客_a6tz3o · 2020-09-23 02:21回复
好文
潮客_4xtxom · 2020-09-23 02:20回复
一年比一年好👍
大兵哥们 · 2020-09-23 02:08 · 浙江舟山回复
产业致富
潮客_w4yt6o · 2020-09-23 01:55 · 浙江湖州回复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