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地处古城核心地带,八字桥历史街区一直是众多游客的向往地。作为古城水乡、桥乡风貌最典型的区块,这里拥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和有特色的建筑物,八字桥、广宁桥、东双桥等古桥互相映衬,一批老台门也间杂其中,更有很多“老绍兴”在此居住,使得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桥桥相映,尽显水乡风貌
“水乡”是古城名片,依水而建的古桥群,自然也是古城的标志。形形色色的古桥群中,八字桥因其别致的构造、悠久的历史成为当之无愧的“一哥”。
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立交桥”的八字桥已经有8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之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建于两河交会之处,因其特殊的位置,造成了其“形如八字”的独特桥型,并因此得名。整座桥分三面四道,正桥的桥洞宽四米半,桥两墩基用大块条石砌成,上面各立石柱九根,石柱约高四米,紧贴柱后的墙上,十分稳固。桥墩上所有踏步,和正桥一样,两侧都筑有石栏、望柱,使整座桥梁浑然一体。
八字桥非常科学而又实用地解决了小河两岸居民的交通问题。远远望去,两街夹一河,桥跨两河,通往四路,状如八字,交通便利,桥上布满了爬藤植物,几乎垂挂到水面。傍晚时分,顺着古桥桥洞望去,不远处又是一处古桥的桥洞,双环连锁,一近一远,让人啧啧称奇。巧妙的建筑构思,加上如此久远的建造年代,奠定了八字桥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地位。
历史上,八字桥历史街区的所在,是运河在绍兴城内一个重要的水利、交通节点,也是运河水运货物的集散地。一座八字桥,已经足够让人惊艳,更让人欣喜的是,在整个历史街区中,除了八字桥,广宁桥、纺车桥、龙华桥等各有特色的古桥交相辉映,尤其是比八字桥历史更为悠久的广宁桥,宋代以来一直是古城东部最高大的石桥,桥下设有纤道,便于船只往来。整个古桥群呈现出原汁原味的生态美,让其成为江南水乡的一个缩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重要的组成部分。
保护提升,让街区焕发生机
登临八字桥向四侧望去,碧水秀街、枕河人家的水城美景尽收眼底。八字桥街区的建筑风貌以绍兴传统的民居为主,除古桥外,街区内河、路、屋的水乡风情元素保存较好,街区内有马家台门、曹家台门、赵家台门以及多个有价值的特色明清老台门,古桥与古屋、小巷连成一体,古色古香的江南水城韵味很是浓郁。居民们临河而居,沿街穿行,形成了特有的“桥桥相映,水屋相连”的景观,是典型的一河两岸人家的水街景象。
如何让八字桥这个最能代表水乡风貌的历史街区在古城整体保护利用的过程中焕发生机?文商旅融合发展无疑是破题关键。在街区东南面,越城区人民中路和稽山路交叉口,一个颇具特色的兴虹文创园已经在原绍兴弹力丝厂旧址上形成规模。“紧靠八字桥历史街区,离鲁迅故里也很近,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希望游客在历史街区享受古城风貌之后能在我们这里停留。”兴虹文创园董事长王国根表示,希望依托八字桥历史街区的文化元素,将该园区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体验式城市综合文创平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元素和新生力量。
上个月,越城区相继发布《关于八字桥及周边区域综合提升规划研究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八字桥等历史街区消防智能防控排查项目招标公告》,八字桥历史街区核心区的提升保护工作已经提上日程。根据规划,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对八字桥历史街区及周边区域进行规划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体提升,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策划方案。而八字桥等历史街区消防智能防控排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街区老旧住宅消防改造底数摸排、历史街区消防取水口摸排、安装智慧充电桩位置调研等。“通过系统的规划施工,让文商旅进一步融合,提升整个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并为居民增添智慧生活元素。”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八字桥历史街区:古桥水巷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