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众多海内外游客纷纷来浙江赏美景、尝美食、品文化。到衢州游玩的人们会发现,原本管理严格的机关单位里,私家车可以畅通无阻。
记者驾车首先来到了市区三江东路上的市人大、市政协所属的停车场。停车场外,进出口的升降杆一直处于抬起状态,车辆进入不用登记,也没有工作人员过来询问。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白云中大道的市市场监管局和须江路上的市档案局。
虽然只是国庆等节假日的短短几天,但起的作用却大。国庆期间从别的城市来玩的游客多了,探亲访友的多了,城市内部的客流流动也在加速或者向某些点汇集起来,停车位难免不够用,提供可靠的停车位正是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尤其是哪些身处景点周边、重要交通节点位置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更是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以前一些单位在开放问题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担忧,担心应付不来,担心横生枝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于外来车辆的进入,难免会带来秩序和安全问题,但这也不是不能克服的,为此增加的成本是非常有限的,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却相当显著。
这种开放展现了城市的友好,机关单位的停车位对外免费开放,给游客的印象是非常美好的,它会快速地提高城市的友好程度,文明水平。机关单位停车位的开放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让游客深切地感受了一把服务型政府的诚意。试想一下,一位难求、饥肠辘辘之时,看到这样的标识,不但能停车,还能在机关食堂饱餐一吨顿,旅途疲劳一扫而光,心里该是怎样的开心满意。
节假日的开放是个很好的尝试,借机测试管理问题,测试资源的利用情况,也可以测试城市的文明水平,开放度包容性。其实在我们周围,马路之外、围墙之内存在大量沉寂的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也非常有规律,与社会需求处于错时的状态,比如单位停车位,白天用得多晚上用的得少,相反,住宅区的停车位晚上用的得多,白天用得少,这种时间差也就是盘活资源的空间,筹划得好,时间安排妥当,可以实现互补有无,完美对接。
社会资源也不可能总是按最大需求来建设配置,国庆长假只有七天,七天的需求量可能顶上别的所有时间,规划上不可能完全按这七天的需求配置,难免捉襟见肘。这个时候就需要换种思路来考虑问题,公共资源不足,这些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就能起到补位、填坑、补短板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资源整体的利用效率,为城市建设节省下宝贵的资源。
节假的免费开放也不妨向平时推广,在城市居民上班下班、潮汐式的摆动中找到最佳的契合点。我省已有金华、温州等多地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将错时对外开放,允许私家车进入停放。除了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甚至住宅小区的停车资源也不妨动起来,多一点是一点,积少成多,蚂蚁搬家式地解决停车难问题,闲散的停车位也能派上大用场。也不只是停车位,别的资源也适用这样的思路,比如运动场所、休息场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