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全线超警。天目新闻带你关注最新动态。
【23:08】
江西鄱阳问桂道圩决口封堵顺利合龙
7月13日23时8分,随着操作手驾驶推土机将最后一车土石倒入决口处,江西省鄱阳县问桂道圩决口封堵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在抢险人员连续奋战83小时后,127米宽的决口成功合龙。(据新华社)
【22:37】
抗洪“国家队”400多名官兵出征九江!
记者从东部战区了解到,7月13日,驻地在南京的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400多名官兵闻令而动,向江西九江进发。
据了解,该舟桥旅作为一支常年鏖战在长江流域的英雄部队担负着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双重使命任务该旅是“国家级抗洪抢险专业应急力量”,是名副其实的抗洪抢险“国家队”。(央视新闻 记者 唐高林)
【20:55】
长江南京站大通流量达到84600立方米每秒 列历史第二
7月13日,记者从南京市水务局获悉,今日(13日)17时,长江南京站水位10.08米(警戒水位8.70米),超警戒1.38米,今年以来最高潮位10.10米(7月13日),列历史第三,仅次于1954年10.22米、1998年10.14米。大通流量达到84600立方米每秒,列历史第二,仅次于1954年92600立方米每秒。
水阳江水碧桥站12.96米,超警戒2.46米、超保证0.16米;最高水位达到13.10米(7月7日),列历史第三,仅次于1999年13.80米、2016年13.64米。
石臼湖蛇山站12.46米,超警戒2.06米,最高水位达到12.46米(7月13日),列历史第三,仅次于2016年13.02米、1999年12.68米。
同时,秦淮河、滁河等均处于警戒水位以上,固城湖尚未超警戒,全市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水文部门预测,未来三天南京市长江高潮水位将继续维持在10.0米以上,受长江水位顶托及天气预报14-16日南京市仍有强降雨,预计水阳江水位将维持在12.80米以上,石臼湖维持在12.4米左右,秦淮河东山站维持在10.0米左右,滁河水位继续在警戒以上,南京全市防汛抗洪还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央视新闻)
【20:28】
国家防总增派6个部级工作组指导检查防汛救灾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国家防总决定增派6个部级工作组,由公安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等部委负责同志带队,赴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重庆等7个重点地区指导检查防汛救灾工作。
国家防总江西工作组已于12日抵达江西,现场指导检查鄱阳湖和九江长江干堤等重点区域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水位持续超警,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13日全面进入二级应急响应状态,建立24小时滚动会商和服务基层机制。
针对江西省境内鄱阳湖严峻汛情,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邻近地区1000名抗洪抢险、水域救援、地质灾害救援等专业消防救援指战员,迅速集结支援鄱阳湖等重点区域抗洪救援。
为进一步支持地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13日向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五省(市)紧急拨付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6亿元。根据江西省防汛救灾工作需要,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3日再次向江西省紧急组织调拨5000床毛毯,5000床毛巾被、5000张折叠床和2000顶帐篷,支持江西省的防汛救灾工作。(人民日报客户端)
【18:54】
云南继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
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7月13日16时30分继续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受持续降雨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昭通大部、曲靖北部、丽江中部及北部、怒江北部、保山西北部、德宏西部、普洱西南部、红河西南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为Ⅱ级(风险高),易出现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请注意防御。(央视新闻客户端)
【17:30】
即刻增援!浙江消防派遣67车345人紧急驰援江西抗洪
7月13日,在接到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命令后,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时间调集杭州、温州、衢州、绍兴、金华、义乌、丽水、机动专业等8个支队的抗洪抢险专业力量共67车345人98艘舟艇,驰援江西参与当地抗洪抢险工作。
14时许,浙西片区(衢州)跨区域防汛抗洪前置备勤点派遣23车110人出发,包括衢州、绍兴市消防救援支队和总队应急救援机动支队,将经过4小时路程进行跨区域增援,目的地为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主要是增援对鄱阳湖地区的抗洪工作。(记者 贾晓雯 通讯员 邵琦 崔友成)
【14:47】
超警!超警!超警!这些河流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针对当前的汛情形势,水利部在昨天将水旱灾害防御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水利部表示,全国汛情形势依然严峻。
总台央视记者 丛威娜:截至今天上午,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到大通江段及两湖水位,超警的范围是处在0.42到2.95米之间,其中汉口至大通及鄱阳湖水位较昨天的早上8点是上涨了0.01到0.19米,长江干流监利站水位是达到了5.92米,超警0.42米。但是和前两天相比水位处于回落的状态的。
莲花塘段水位已达到34.28米,超警1.78米,汉口站的水位达到了28.76米,超警1.46米,洞庭湖城陵矶水位达到了34.49米,超警1.99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是达到了22.45米,超警2.95米。
太湖自8日超警以来,到今天已经持续超警16天了,目前水位已达到4.45米,超警0.65米。
另外,广西西江武宣至桂林江段,云南的金沙江石鼓江段,四川的大渡河等77条河流仍然处于超警0.04到3.6米。湖北的腹水、安徽水阳江等15条河流依然处于超警0.01到1.04米。江西的鄱阳湖区,湖北长湖等7条河流仍然处于超历史记录0.02到0.15米之间。
目前各省市都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同时做好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作并加强重要堤防的巡查防守。(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13:26】
水利部:北方河流后期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
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13日表示,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当前长江、太湖流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后期雨带将北抬,北方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水利部将指导北方等地做好各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据人民日报)
【13:24】
浙江省水利厅发布新安江水库8号调度令 今日13时调整为1孔泄洪
浙江省水利厅今日11时发布新安江水库8号调度令,决定从今日13时起,水库关闭2孔泄洪闸,保留开启1孔泄洪闸泄洪,泄洪闸泄洪流量500立方米/秒,发电流量1200立方米/秒,总出库流量1700立方米/秒。
浙江省水利厅要求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区、萧山区、滨江区、西湖区等地做好预警工作,切实加强水库下游两岸堤防巡查,落实相关安全措施,确保安全。请各相关方面加强安全管理。(记者 王晶)
【11:42】
江西省湖区所有单退圩堤今日全面开闸清堰分蓄洪水
江西省鄱阳湖区和长江九江段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鄱阳湖星子站已高于1998年历史最高洪水位,根据《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7月13日凌晨,江西省防指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湖区所有单退圩堤必须于7月13日主动开闸清堰分蓄洪水,分洪前必须提前对圩区内可能出现的人员进行清场。
单退圩堤是指低水位时堤内种养,高水位时堤内蓄洪的圩堤。当圩堤遇到超过进洪水位的洪水时用于蓄洪,当外河(湖)水位低于进洪水位时,堤内仍可进行农业生产。由于堤内只能种养而不能居住,即退人不退田,简称“单退圩堤”,是退田还湖的方式之一。
7月10日,江西省防指就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单退圩堤运用,并提出了单退圩堤进洪条件和工作要求。截至7月11日16时,鄱阳湖区有100条单退圩堤进洪。(记者 华炜)
【11:25】
南方暴雨还要下多久?应如何避险?汛情详解来了
上图:7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大港镇盐田中学被洪水围困,经过消防救援人员近5个小时的救援,师生全部被安全转移。(图片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防汛形势,十分严峻!7月12日11时,针对当前的汛情形势,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最近一个多月来,南方接连遭遇暴雨,多地降雨量刷新历史纪录。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7月4日以来,2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19条超历史纪录。近期,长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
今年南方的暴雨到底有多“暴”,原因是什么?还要下多久,该怎么防范?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北方主汛期,汛情和南方有何不同?经社君采访了中国气象局、水利部、应急管理部的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祝愿大家平安度汛!
南方暴雨到底有多猛烈?
“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局地强降水重叠度高。”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副研究员翟建青分析认为,6月以来南方暴雨具有这些特征。
影响范围广,雨区集中重叠——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已出现15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在6月27日到7月9日的南方暴雨过程中,累计雨量100毫米以上的覆盖面积,高达288.7万平方公里。
持续时间长——
6月份以来南方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从6月2日至7月12日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其中,6月12日至25日的暴雨,持续了两周。
暴雨极端性强——
多地累计降雨量破纪录。6月1日到7月6日,安徽、湖北、浙江、重庆4省(市)的累计降雨量,是1961年我国有系统气象统计数据以来同期最高。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6月1日到7月9日,湖北、安徽、江苏等省,一共有85个气象观测站的累计降水量超过了年降水量的一半;其中,安徽岳西和祁门两站的累计降水量,几乎占到年降水量的80%。
多地单日降雨量破纪录。从7月7日早上8点到8日8点,江西省鄱阳县莲花山乡一天的降水量,就高达538毫米,超过了北京常年一年的降水量。仅仅7月9日这一天,就有江西吉安等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1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突破7月极值。7月4到10日,重庆、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今年以来的最强降雨,期间一共有31个观测站的单日降雨量突破7月历史极值,有13个观测站的单日降雨量刷新了历史纪录。
多条河流及湖泊水位告急!
截至7月4日,全国17个省(区、市)共计33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比多年平均值多6成。7月4日以来,2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重庆綦江洪水15小时暴涨10.18米,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6月1日到7月9日的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达到了369.9毫米,高于1998年同期,是1961年以来同期第一多。
7月11日晚,江西饶河鄱阳站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12日0时,江西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超过1998年洪水水位22.52米,达到22.53米。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截至7月12日12时,今年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区、市)3789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2.8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353.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22.3亿元。
根据目前的监测数据,南方暴雨虽然猛烈,总体上看,仍比不过1998年的特大暴雨事件。翟建青分析认为,今年的暴雨虽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但位置更偏北、综合强度略偏低。暴雨的综合强度,综合考虑了暴雨的范围、持续时间和雨量。6月27日到7月9日,我国南方暴雨的综合强度排在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五位,而1998年的暴雨事件强度排在第一位。
上图:近30天(6月13日—7月12日)我国降水实况图(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暴雨连连的原因是什么?
今年夏天我国南方为啥暴雨不断?
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气象条件。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告诉经社君,今年6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持续偏强,是南方暴雨的重要原因。副高西侧引导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明显偏强,为南方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6月中旬以后,副高明显北抬,江南北部到黄淮地区盛行西南风气流,水汽输送偏强;同时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使得冷暖气团在我国江南北部到黄淮地区交汇,形成持续性强降水,降水明显偏多。
6月中下旬至今,雨带一直停留在西南地区东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因为与梅雨相关的天气系统相对稳定。
而更宏观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化。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次和强度,不断增加。当地时间6月20日,位于北极圈内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小镇维尔霍扬斯克测得38℃高温,刷新了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主任黄磊表示,目前,尚无研究表明北极创纪录高温与我国南方暴雨有直接联系,也很难将单独的一次天气气候事件,例如最近的南方暴雨,直接归因于全球气候变暖。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确实在增多增强,呈现出长期趋势上的变化。
上图:受上游来水、持续降雨等因素影响,长江汉口站水位连日来持续上涨,目前已超警戒水位。7月11日,长江救援队队员在江面上巡逻,江水已经淹没至汉口江滩二级亲水平台。
暴雨还要下多久?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中旬,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50—12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
从7月中旬开始,随着副高系统北抬,雨带将向北移动。13日到16日,主要强降雨区域会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庆东部、贵州北部等地还将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18日到20日,四川盆地东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天气。
专家提醒,相关地区和部门要警惕强降水叠加造成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受强降雨影响,部分河流、中小型水库水位较高,有些已出现超警戒线水位的情况,需特别注意。公众要警惕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同时要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图: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广西融江水位暴涨。(图片来源:新华社)
北方即将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防汛不能马虎松懈!
目前的气象预报显示,7月下旬,我国东部雨带将北抬到黄淮、华北至东北地区一带,累计降雨量比常年偏多3—7成,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主要降雨时段为22日至23日,以及26日前后。
南方正在全力防汛抗灾,北方也不能马虎松懈。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7月下旬,北方地区降雨开始明显增多,进入“七下八上”的北方汛期关键时段,需注意强降雨尤其是局地强降雨导致的次生灾害风险。
啥是“七下八上”?受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影响,我国雨带每年从南向北移动。通常7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带将从长江流域北抬到华北、东北,北方就会进入主汛期。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介绍,据水利、气象部门联合预测,今年夏天,黄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辽河、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都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上图:7月9日,江西省景德镇市茶山路有一名女子带着7个月大的婴儿,被洪水困在家中3天,消防员到达现场后,从窗口接力将婴儿抱出。(图片来源: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北方汛情和南方有些不同之处,防汛时应根据北方特点,对症下药。
北方的降雨高度集中。据水利部统计,北方地区“七下八上”期间的降雨量占了全年的大多半,而且有时降雨强度大。例如,1963年8月海河特大暴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獐么乡24小时雨量高达951.5毫米,3天连续降雨1457毫米,7天降雨2050毫米,为我国大陆气象记录的最高值。
北方河流平时流量小,但洪水来了“威力”可不小。一些河道源短流急,洪水流速大、来势猛,洪水形成时间短,可能猝不及防。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表示,每年“七下八上”是北方地区防汛关键期,北方河流洪水大多突发性很强,一些地区是常年‘老旱区’,缺乏面对短时强降雨和突发性洪涝的防汛防控经验,加上工程体系仍存在不少短板,需要高度重视。
专家提醒,公众要防患于未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预警。远距离外出或旅游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制定出行计划。强降雨天气发生时,尽量避免到山洪灾害易发区,防止发生意外。(据人民日报)
【10:37】
应急管理部: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今天(7月13日)上午举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管理部、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防汛抗旱有关情况。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我国降雨总量大,局部强度大。6月以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多;洪涝受灾省份多,全国有27省(区、市)3789万人次受灾,141人死亡失踪,倒塌房屋2.8万间。
郑国光介绍,灾情发生以来,应急管理部先后出动4.7万人次,营救和疏散转移遇险群众7.6万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入汛以来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51%、70%和1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10:33】
水利部:全国433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今天(7月13日)上午举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管理部、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防汛抗旱有关情况。
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吹风会上介绍: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先后发生1号洪水。目前,长江干流监利以下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水位仍处于超警状态。其余大江大河水势平稳。
叶建春强调,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当前长江、太湖流域防汛形势严峻,预计后期雨带将北抬,北方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9:47】
江西目前5个水位站超警戒水位 10个水库超汛限水位
据江西省水利厅网站信息显示,今天早上9点,鄱阳水位站水位为22.67米,相较于昨天上午9点的22.74米,已下降7厘米,但比1998年历史极值22.61米高了6厘米。
图片来源:江西省水利厅网站
除鄱阳站外,星子、永修、湖口和南昌四个水位站也都超过了警戒水位。昨天早上9点时仍超警戒水位的外洲站,今天早上水位已回落至警戒水位线以下。
图片来源:江西省水利厅网站
同时,目前江西全省有10个水库超汛限水位,分别是:
樟树市 店下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27米;
鄱阳县 军民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75米;
峡江县 峡江坝上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43米;
永修县 柘林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59米;
铜鼓县 大塅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08米;
玉山县 七一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08米;
临川区 廖坊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20米;
安福县 社上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10米;
江口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0.39米;
三峡水库 9点超汛限水位6.79米。
(记者 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