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刘文正“去世”又辟谣的热搜背后,我们在怀念什么

    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宋浩2023-02-16 11:29全网传播量2624
    00:00
    00:00

    近日,台湾歌手刘文正引起广泛关注。

    2月15日,刘文正的死讯引发华语世界关注,时隔一天,台媒又称刘文正并未去世。

    1676537465172.png

    去世、辟谣都上热搜,因为他广泛的知名度——他演唱的《外婆的澎湖湾》《三月里的小雨》《迟到》《兰花草》《闪亮的日子》等歌曲脍炙人口,曾经风靡神州大地。

    大家为何如此怀念刘文正?怀念的背后又是什么?

    1、1987年春晚 冬天里的一把火 刘文正

    1987年,费翔登上央视春晚,《冬天里的一把火》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燎原燃烧。港台音乐作为流行文化,在全国流行起来。随后,小虎队的海报、林志颖和四大天王的发型,引起了粉丝的追捧和喜爱。

    而费翔的这次登台,据说跟刘文正有关。1985年,费翔加入宝丽金唱片公司,成为刘文正的师弟。1986年底,央视春晚希望邀请一位台湾歌手登台唱歌,刘文正当时已经宣布隐退,拒绝了邀约,并推荐了费翔。《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唱红了费翔,响彻在那年春晚的夜里,也响彻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费翔登春晚是否由刘文正推荐,采访当事人实在是难,姑且信之。但费翔之后,以流行乐为代表的港台大众文化进入内地,推动了两岸三地的紧密互动,也推动了大众娱乐文艺的协同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大陆流行乐发展迅速。小虎队、四大天王、林志颖等港台明星红到发紫。直至今日,陈奕迅、五月天的演唱会,还是让很多歌迷来回打飞的。

    如果把费翔、刘文正作为一个起点,起点坐标的前前后后,发生了什么?

    2、民歌运动

    1975年,唱片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出版,由余光中作词,洪建全作曲。这张专辑成为现代民歌的滥觞,也推动了上世纪70年代的“民歌运动”。

    民歌运动的背景,跟当时台湾社会有关。当时,很多年轻人自学吉他,开始了创作生涯。那一年,刘文正崭露头角,签约唱片公司,发行了首张专辑《门里门外》。

    这一时期,邓丽君当之无愧是歌后。刘文正、费玉清、蔡琴、叶佳修、潘安邦以及齐豫、齐秦姐弟渐渐崛起,《恰似你的温柔》《龙的传人》《橄榄树》《乡间的小路》也传唱至今。

    在民歌运动晚期,校园民谣是一股特别的潮流。1979年,刘文正的《兰花草》掀起了校园民谣的高潮,主打歌《兰花草》进入香港龙虎榜的榜首:“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民歌时代很多歌词直接来源于徐志摩、余光中、胡适等人的现代诗,《兰花草》就是胡适的作品。

    作为校园民谣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阿美阿美》《兰花草》《南屏晚钟》广为传唱,草地上抱着吉他唱歌,这在当时台湾校园里非常普遍。唱片公司也瞄准了这一音乐风格,频繁推上市场。

    到80年代,台湾流行乐商业化成熟,多元的风格崛起,民歌运动衰落。但是这场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轻快、青春、清新、淳朴,扭转了此前音乐悲愁、委婉的风格。

    民歌时代承载了台湾当时一代人的无邪的期盼和梦想。

    3、融合与碰撞

    在台湾民歌运动达到高潮的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人们对流行音乐的需求日益加大。这样的背景下,除了李谷一的《乡恋》等歌曲,港台音乐也进入大家的生活中。

    《外婆的澎湖湾》《蜗牛与黄鹂鸟》《兰花草》《龙的传人》《酒干倘卖无》等就进来了,邓丽君、刘文正、张帝、凤飞飞的名字迅速成为内地听众的偶像。与此同时,当然还有香港的许冠杰、罗文、徐小凤和张明敏。

    在春晚上,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1984年),汪明荃的《万里长城万里长》(1985年)以及叶丽仪(1987年)、费翔(1987年)等等先后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港台歌曲引起了不少内地歌手的翻唱。王洁实、谢莉斯以翻唱《相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台湾校园民谣而走红;1984年张行翻唱了《迟到》等一批台湾歌曲,很多是刘文正的歌;1985年18岁的张蔷横空出世,随后翻唱了《爱你在心口难开》《走过咖啡屋》等台湾歌曲。

    除了翻唱,学习港台流行乐的创作经验,也让内地音乐获得了养料。比如苏小明的《军港之夜》、程琳的《小螺号》等作品,都开始采用流行乐的手法。

    之后,李海鹰、陈小奇、郭峰、徐沛东等一批青年词曲作家就投身到音乐创作中,他们以《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涛声依旧》《九九女儿红》《大哥你好吗》《爱我中华》等作品,带领内地音乐走向全面复兴。

    4、1986年

    1986年是内地流行音乐史上重要的转折年,音乐届对之前的流行乐进行了回顾,对技术、概念、形态进行的讨论。同时,“第一届百名歌星演唱会”“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重要活动,使这一年成为流行音乐崛起的转折点。

    image.png

    1986年,罗大佑等人在台湾召集60多位歌手,组织了一台大型演唱会“明天会更好”,主题是献给“1986世界和平年”。“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的歌声传到内地,一场献给世界和平年的演唱会也应运而生。

    1986年5月,128名歌手在首都体育馆开演唱会,成方圆、蔡国庆、张蔷、韦唯、毛阿敏、田震、付笛声、屠洪刚等人将主题曲《让世界充满爱》唱响全国。这首歌是郭峰创作的:“轻轻地捧住你的脸,让我把眼泪擦干……”

    image.png

    1986年,韦唯、毛阿敏在“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名次,“通俗音乐”成为了主流唱法。

    也是在1986年,崔健一首《一无所有》炸裂登场。

    大家怀念的、刘文正的歌声唱遍神州的年代,是春雷渐起的年代,是大潮初升的年代。在惊雷和浪潮中,我们建立了不平凡的事业,几代人的青春留下了记忆。

    7669445f5701cf0ee9728b1d2ded31c.png

    在刘文正去世的消息传播开的时候,在我的朋友圈里,一位老翻译家转发了一条视频。他说:“五十岁以上的人谁会不知道这首歌?”

    点进视频,MV里刘文正唱着“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迟到》)旁边的林青霞,标准的山东美女脸,皓齿明眸,倾城倾国。

    怀念刘文正,实际上是怀念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怀念大家自己青春岁月的美好。

    【书单】

    关于两岸三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以下书目可以参考:

    1、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简史》,大众文艺出版社

    image.png

    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教授尤静波的普及读物,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进行了通俗的讲解。

    2、重返61号公路《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新星出版社

    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熟悉的那个华语乐坛的历史,是从发生在1970年代末的那场“民歌运动”开始的,民歌运动中的主将们,后来成了华语乐坛的顶梁柱。这本书以一位内地乐迷的视角,回顾了民歌运动的历程。

    3、 陶晓清统筹《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图片

    4、吴剑 等《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北方文艺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发展,落笔主要放在1920年之后老上海的“时代曲”,讲述了黎锦晖、陈歌辛等中国流行音乐先行者们上下求索的故事。

    5、陈怡东《当世事再没完美:香港流行乐坛40年》,法律出版社

    图片

    1974年,香港有了原创粤语流行歌,“港乐”从此成为几代人的情感寄托。从发轫到繁华、从转折到衰微,本书展示了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李蔚

    最新评论(24)
    超越极限的挑战者 · 2024-09-23 03:10 · 浙江杭州回复
    昨晚看得很过瘾!手机和电视开两个不同的直播,都顾不过来了
    樱花雨落下的水滴 · 2024-09-23 01:54 · 浙江杭州回复
    张之臻也不甘示弱,直落两盘横扫对手,中国一哥名不虚传
    潮客_dymrhk · 2024-09-23 01:30 · 浙江杭州回复
    三强鼎立,中国男网闪耀国内外。
    潮客_w5u3hc · 2024-09-23 01:28 · 浙江杭州回复
    三位选手同日进四强,创造了历史,真自豪!
    潮客_24qwc2 · 2024-09-23 01:25 · 浙江杭州回复
    中国网球男单终于迎来了春天,希望这股势头能持续下去
    大眼睛小萝莉 · 2024-09-23 01:24 · 山西太原回复
    张之臻第三次进四强,这稳定性和实力,让人佩服!
    潮客_qa3xhw · 2024-09-23 01:24 · 浙江杭州回复
    布云朝克特的赛季目标越来越清晰,澳网正选,加油
    糖果女孩 · 2024-09-23 01:04 · 浙江宁波回复
    一天之内三位中国大陆男选手进四强,这绝对是历史性的时刻
    潮客_ax3fhg · 2024-09-23 00:58 · 浙江杭州回复
    中国网球男单闪耀赛场,历史性的突破令人振奋。
    潮客_24qwc3 · 2024-09-23 00:55 · 浙江杭州回复
    商竣程继美网后再胜对手,小伙子前途无量啊
    春意渐浓 · 2024-09-23 00:54 · 浙江杭州回复
    从戴维斯杯到杭州公开赛,布云朝克特真是马不停蹄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