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薛兆丰:用经济学原理告诉你,为什么现在奇葩越来越多了?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段松艳2020-04-23 15:27全网传播量15.3万

    4.20 薛兆丰悦读咖预热小号稿854.png

    为什么现在奇葩越来越多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穷”还是“贫”?

    ……

    4月23日,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正式开幕,经济学家薛兆丰做客云上大讲堂,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经济学的生活启示”的分享。在这场分享中,薛兆丰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化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并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解读。

    如何从教授变为《奇葩说》导师?

    薛兆丰原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后因成为综艺节目《奇葩说》导师,变身“网红”。薛兆丰是如何完成这一大跨度的转变的?

    在直播中,薛兆丰使用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条经济学原理进行了解释。这一理论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薛兆丰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给报纸写专栏。在这之前,他每天坚持在博客上写文章,“但是我写得很认真。”薛兆丰说,他从来没想过投稿,是有天突然有编辑联系他,告诉他:你的稿子我们录用了,以后会每周给你专栏。

    后来在北大讲课期间,薛兆丰每一堂课也讲得很认真,这种认真又让他接到了罗振宇的邀请。当时罗振宇正准备做“得到”APP,想请薛兆丰在上面开一门语音课程。薛兆丰一开始认为自己并不能够胜任,但罗振宇却说:“我去北大录过你的课回来听过,所以我还是坚持请你。”

    薛兆丰说,你上课的时候很认真,你总想不到会有一个旁听的人,偷偷带着录音机录下你的课程。

    这门叫做《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共有50万学员。薛兆丰说他怎么都想不到,有一个学员听得很认真,每天开车上下班的时候听,并且觉得他的观点很有意思,还邀请他去一档节目做嘉宾。

    这个节目就是《奇葩说》,这个学员就是马东。薛兆丰说,对他来说得到这样两个很好的机会,都是因为“为别人着想”。他说,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有人看得见。

    为什么现在奇葩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现在奇葩越来越多了?在薛兆丰看来,这是因为背后有一个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在一个社会,如果一个人要去歧视别人、看不起别人,需要他自己付出成本。

    薛兆丰说,比如,我是来自广东的商人,我不和不讲广东话的人打交道,我可能就会丢失生意伙伴、学习伙伴甚至恋爱伙伴。在一个狭隘的、单一的、竞争不激烈的社会,这样做代价是比较小的。但是如果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仍然坚持歧视别人,他付出的代价就很高。

    薛兆丰认为,越是竞争激烈、越是人多的地方,人的胸怀就会越宽广,社会就会越开放。这样的环境下,特立独行的人,也就是大家所谓的奇葩就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越来越敢于袒露自己。 

    如何判断自己是“穷”还是“贫”?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吐槽自己贫穷,薛兆丰并不赞同这个说法。

    他解释,在中文中,贫是指暂时收入低,穷的意思是尽,也就是没有希望。在薛兆丰看来,现在很多年轻人是“贫”,而不是“穷”。

    “年轻人只是暂时收入比较低,随着经验的积累,收入会慢慢增多。”薛兆丰说。

    在他看来,从时间经济学角度,任何耐用品,它的现值就是未来收入流的折现。比如一棵苹果树值多少钱?是今年、明年、后年等很多年卖果子得到的钱的总和。

    如果按照这个算法,每一个年轻人都是百万富翁。因为你的终身收入除以你的时间,数字一定比现在高。

    薛兆丰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真正要做的,是终生幸福的最大化。每天都快乐,就是最大的收益。所以,年轻人要对未来有信心。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
    【专题】聚焦中国数字阅读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