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青春华章 | 当河姆渡文化遇上桌游,这群大学生用“奇思妙想”点燃古老文化之光

    潮新闻 记者 邱伊娜 通讯员 陈琦 李解语2024-08-21 08:12全网传播量3301
    00:00
    00:00
    012023年9月,杭商院学生团队成立,打造河姆渡文化桌游。该桌游结合河姆渡文化元素,让玩家在游戏中了解史前文化。
    02团队设计的桌游包含60张卡片,分为人物、天赋、道具三类,卡牌设计灵感来源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游戏受到游客欢迎,尤其是年轻游客。
    03今年暑假,团队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合作,提供免费体验名额,游客反馈积极。博物馆馆长对桌游形式表示认可,认为其有助于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
    04团队计划明年二月正式推出优化后的桌游,并开发系列品牌周边,如文创产品、主题研学等,以打造博物馆品牌并服务社会。
    05此外,团队还计划将桌游形式扩展到其他文化,如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等,并成立工作室,与多个城市博物馆合作,打造互动文创IP,助力城市形象打造和文旅产业发展。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你要是和我一起结盟对抗其他玩家,我用草屋这张卡牌和你交换!”

    “我现在就这么几张卡,你们先往前,我再做点任务。”

    ……

    暑假里的一天,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空地处有不少游客驻足,他们正在观看几个年轻人用卡牌玩桌游。走得再近些,游客们就会发现,这套卡牌里有满满的河姆渡文化元素。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以下简称“杭商院”)勇闯新石器世界师生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期间将当下流行的桌游卡牌游戏形式与河姆渡文化相结合,打造了专属河姆渡文化的桌游——“探索八荒——与禾·河姆渡之旅”。

    穿越到河姆渡时期,来一场“村庄保卫战”

    当你穿越到河姆渡时期的一个村庄,面临周围野兽的威胁,将如何保卫自己的村庄?这是“探索八荒——与禾·河姆渡之旅”中玩家的主线任务。

    那么问题就来了——新石器时代,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杭商院设计团队将河姆渡时期人们生活工作情况和建筑转化为插画,让玩家在收集游戏卡中了解先民在此伐木建房、饭稻羹鱼、划桨行舟、制作器物等史前文化。

    桌游地图 受访者供图

    杭商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李晔彬是这套桌游的主设计师,也是整个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他介绍,整套桌游一共有60张卡片,分成三类:人物、天赋、道具。游戏开始时,玩家选择不同的人物,根据人物选择不同的天赋卡牌,再在特定的游戏地图上移动,打怪升级,获得一定数量的道具和装备,最终打败野兽保卫村庄。

    卡牌的设计思路均来自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作农业、骨雕象牙器以及独特的图腾崇拜等文化元素。例如角色(NPC)牌中有一张祭司卡,“我们在博物馆拍摄下了当时的祭祀木雕像,在此基础上进行解构设计。在查阅资料后,发现河姆渡人崇拜太阳,确定了卡牌的主色调,并对比其他同时期文化的祭司,设计了法杖这一元素”。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中的祭祀木雕像 受访者供图

    祭司(NPC)卡牌 受访者供图

    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与纺织相关的工具,这些工具种类丰富,制作精良,充分证明了河姆渡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纺织技术。李晔彬在观察研究还原的模型后,设计了“纺织女”这一角色,形象中还配上的相应的纺织工具。

    角色(NPC)卡“纺织女” 受访者供图

    “纺织女”参考的形象 受访者供图

    此外,还有各式各样河姆渡时期的“干栏式”建筑卡片、泥制陶卡……在道具类卡牌上,他们对河姆渡文物元素进行一对一还原,还在上面增加了文物解释,帮助游客进行文物理解。

    卡牌设计稿 受访者供图

    设计一套卡牌桌游,问题层出不穷

    勇闯新石器世界团队成立于2023年9月,团队主要成员有6人,分别来自环境设计、新闻、广告等专业。李晔彬告诉记者,团队中大部分同学都是宁波人,“上大学后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提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这个名字虽然如雷贯耳,但自己再想深入介绍,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他们发现,身边的很多人都对河姆渡文化印象十分模糊。

    他们想让大家了解更多,而桌游又是年轻的大学生很喜欢的休闲方式,于是几位好朋友组合起来成立了团队,开启了这个项目。

    第一步,他们先去余姚河姆渡镇蹲点、调研,一有假期就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跑,大量的文物、模型、图像都被收集成为卡牌的灵感来源。

    有了创作元素,游戏机制又怎么设置?纵观目前市面上的卡牌桌游,玩法多种多样。团队本想设计一套剧本杀,但剧本杀要求更多的玩家,还需要一个主持人,于是他们选择了卡牌游戏,“同时又引入了开放世界的机制,让玩法更丰富”。

    光一张游戏地图,他们就设计了一周的时间,每天晚上9点下课,成员们还要找空教室碰头开会讨论。

    “我们的专业不同,空闲的时间也不同,好几次讨论方案结束才发现,寝室都关门了。最后还是找老师特别解释了一下,才各自回到宿舍。”李晔彬说。

    他们也会去学校周边的桌游馆”取经,去一次,边玩边做笔记,回来玩一次自己的桌游,看看还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

    卡片设计稿 受访者供图

    初版游戏机制方案出炉后,他们找到了游戏方面的专业老师指导,却被老师指出仍有漏洞,“当时大家期末作业、考试都很多,大家都各自忙学业,六个人都找不出一台电脑、一个公共的时间来集中修改方案”。

    李晔彬坦言,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是想参加“挑战杯”比赛,“老师和我们说,文化类的项目并不算有优势,我们中途也想过不做了。但大家之前做了这么多努力,还是不想就这样放弃”。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他发现提出一个想法很简单,项目过程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应变突发状况,都是一种挑战,“只能慢慢地学会在压力下冷静,耐心寻找解决方案。”

    团队写了万字策划案

    试玩版受到欢迎,他们还想做更多

    团队在今年5月拿到了“挑战杯”浙江省级铜奖,李晔彬和同学们并不打算就此止步。比赛后,方案修订过许多次,终于拥有了落地的机会。

    这个暑假,他们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深度合作,放出几个馆内的免费体验名额,第一时间就被抢光了。

    李晔彬介绍,整套桌游需要2-3个小时的时间,考虑到时间限制,当时团队只拿出了一部分内容让游客体验,“第一天是三个年轻人来参与游戏,他们反馈说感觉形式很新颖。我们还注意到,不少上了年纪的游客也停下来观看”。

    今年暑假,一些年轻的游客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试玩 受访者供图

    玩家选择人物时,有狸猫、麋鹿、向日葵三个卡通形象可供选择,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性格特征,狸猫代表智慧,麋鹿代表谨慎,向日葵代表乐观,灵动可爱的造型让几个游客想直接收藏卡牌。

    团队设计的“麋鹿”人物卡,有游客想直接收藏 受访者供图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长谢向杰表示,今年馆方新引入大学生们设计的桌游形式,效果很不错。这种新形式架起了年轻一代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让人们在游戏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河姆渡文化。

    游戏过程中,团队也发现了不少细节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游客需要自己来统计已获得的技能值,不太方便。

    目前团队已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达成深度合作意向,等游戏全部优化完毕,就能正式成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体验项目,“我们的计划,是在明年二月份上”。此外,团队还将以“河姆渡之旅”桌游为核心,筹备系列品牌的周边开发,如衍生文创、主题研学、儿童读物、网络游戏等,为博物馆打造品牌、服务社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李晔彬说:“许多人对河姆渡文化只停留在表面,我们希望能通过新形式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娱乐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

    今年3月起,勇闯新石器团队成员又对仰韶文化、半坡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等文化进行相关数据收集,意图在“探索八荒”桌游文化卡牌系列之上,打造更多的桌游文化卡牌系列。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已经成立了“墨图卡牌”工作室,计划与多个城市博物馆打造互动的体验性文创IP,如丽水“村落守望”剧本杀、富阳“闲游富江”明信片等,打造“博物馆+游戏+城市名片”的融汇概念,创新文旅形式,突破博物馆与城市边界,让人们在游戏的趣味互动中了解各个城市文化,助力城市形象打造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助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我们的“潮味青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