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二手房,住了一段时间发现天花板漏水,想查漏补缺,但楼上业主拒绝沟通,租户同意维修但要求赔偿,物业也有推诿……
近日,杭州钱塘区市民杨先生碰到糟心事,冲淡了买房的喜悦。他找到潮新闻“记者帮”(点击报料)求助:“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
2月28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了杨先生与其所在的社区,了解具体情况。
昨天(3月5日),社区网格员告诉记者,事情已有进展。
房屋情况。受访者供图
房屋大面积漏水
开发商不管,物业不管,楼上也不管
这件糟心事要从去年说起。
2023年,在杭打拼的杨先生终于攒了一笔钱,买下钱塘区某小区一套二手公寓。
其实,房屋在购入之前就有轻微漏水情况,当时他想:“反正也是偶尔的,我自己弄一下也没事。”
去年10月,房屋出现大面积漏水,卫生间附近的墙面、天花板上有明显的水渍痕迹,渐渐还有墙皮脱落。
房屋漏水痕迹。受访者供图
漏水至地面情况。受访者供图
杨先生首先想到找物业。
他称,2021年,前任户主遇到漏水情况时,也找过物业和开放商。当时正在房屋质保期内,物业处的报修记录显示,有一次没有找到原因;也有一次判断是管道漏水,不在保修范围。
报修记录。受访者供图
“但是这次漏水后,我们把墙面砸开看了一下,管道是好的。”他说,楼上房屋已出租,房东不在杭州,委托亲属过来查看,并未找到漏点。
杨先生后续找了工人来看,猜测是楼上卫生间的防水没做好,而此时已过了房屋质保期,“物业他们也不管。”
该户型是loft公寓,每户有两个卫生间,疑似漏水的卫生间并不是租户常用的那个,杨先生便想自己去修补防水。
做防水要把卫生间拆掉重装,楼上房东便要求杨先生承担费用;租户同意装修,但也提出,这会干扰自己的正常生活,要求按装修天数给予赔偿。
七七八八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刚买房的杨先生来说也有些压力。委托物业联系几次后,楼上业主开始拒绝沟通。
“我就算想自己修,那也是人家的卫生间,他不同意,我也没有权利去修的。”他很苦恼,“开发商不管,物业不管,楼上也不管,我不知道找谁去。”
漏水情况。受访者供图
社区曾经介入邻里纠纷
开发商正申请维修
在向杨先生了解具体情况后,记者2月28日曾联系钱塘区东湾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就收到过杨先生的求助,称与楼上房东出现了邻里纠纷。社区也曾上门沟通,但不太顺畅。
调解需要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商量,也要基于双方都同意的方案,如果情绪激动,僵持不下,便需要求助社区律师。
与记者沟通最新情况后,社区网格员汪浩介入跟进。昨日,他告诉记者,事情已有进展。
拆墙后的内部情况。受访者供图
这几天,社区组织了地产、物业等来检测漏水原因。
去年杨先生向物业申报维修时,被以“房屋过了质保期”为由拒绝。当时还未拆墙,没有认定漏水原因。此次拆墙后,社区组织各方再次评估认为,虽然目前已过了质保期,但最初出现漏水,很可能是发生在质保期内,仍然属于开发商的责任范围。
此前社区调解不顺畅的原因,与方向偏差有关。
汪浩表示,最初杨先生来求助时,反馈的是邻里纠纷,所以社区一直在调解楼上楼下住户的情绪,希望双方在维修方案、款项支出等方面能达成意见一致。如今维修责任落在开发商身上,邻里双方的矛盾点就小多了。
目前,社区已请物业和开发商向公司再次提出申请,如果申请通过,则由开发商负责维修;如果申请不通过,则由社区进一步协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