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的丽水遂昌,久雨转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冷。
这样的天气,总会让56岁的邵秋梅忍不住想起她的儿子尹智慧。
10年前的2013年1月1日,杭州萧山友成机工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从凌晨2点多到傍晚,大火持续燃烧了10多个小时,灭火几近抽干了附近的河水。
邵秋梅和尹春雷的独子尹智慧和战友尹进良、陈伟一起倒在火场没能再醒来,牺牲时年仅20岁。2013年1月2日,公安部正式批复,批准追认尹进良、陈伟、尹智慧三人为烈士。
▲2013年1月1日,萧山有成机工厂房大火,三位消防员冲进去,没能再回来。
58岁的尹春雷这几年明显感觉自己老得有点快,他头发花白,双眼在去年的一次体检中检查出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他记得10年前接到儿子牺牲消息的那一天以及接儿子回家时的天气,和现在有点像,但“还要冷一些,下着雪。”
10年前得知噩耗的那一刻,邵秋梅和尹春雷麻木地收拾东西,两眼无光,不哭不闹也不说话,平静得让人心疼。
尹智慧是邵秋梅和尹春雷唯一的儿子,也是尹家三代单传。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3年1月3日的钱江晚报头版和内版曾有过详细报道:他是还没上学就学会采茶的乖孩子;是外婆和妈妈闹别扭时的和事佬;是伙伴眼中开朗上进的好兄弟。
▲2013年1月3日钱江晚报头版
那天,钱江晚报头版的标题叫“永失我爱”。
10年后再说起这些,邵秋梅的情绪依然绷不住,这位靠染遮盖白发的母亲捂着胸口,流着泪说:我的智慧,很少到我的梦里来。
据公开消息统计,仅2022年全国有超过15名消防员牺牲,平均年龄不到27周岁。
失独的消防员家庭如何走出泪水和悲伤,邵秋梅和尹春雷已经花了整整10年。
8年前随着女儿尹小眉(化名)的来临,一些普通家庭的日常和热闹,终于重新出现在了尹家。
▲邵秋梅检查女儿作业
▲早起做早饭的邵秋梅
1】我的消防员儿子
他说会争光的,不曾想是如此心痛的方式
丽水遂昌大柘镇的尹家,门口挂着“英雄之家”。
▲尹智慧的老家丽水遂昌大柘镇是一个茶叶之乡。
二楼有个上锁的房间,那里放着尹智慧留下的一切。
原本那是尹家给儿子留的婚房。
尹智慧去当兵时,这个房间还在装修。邵秋梅给儿子买了一床全新的大红色被子,等他休假回来盖。哪知道,这一等,就再也没了后来。
10年来,这间房的摆设几乎没变:颜色喜庆的床单、枕套上,放着叠成豆腐干一样的军绿色被子;床头,一排照片中,从小长到20岁的尹智慧以不同的样子定格着,儿时的顽皮有之,少时的皱眉有之,更多的是身着迷彩服和消防队伍中英姿勃发的样子。
每年过年前,邵秋梅会把大红被子和枕套,洗一洗,晒一晒。
床边的柜子上,是一叠厚厚的、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厚重得似乎把一个年轻人的一生都浓缩在了里面。
这间房,无论邵秋梅还是尹春雷从不轻易打开,好似生怕惊扰了那个很帅很帅的儿子,又好似在等着儿子哪一天会突然回来一样。
尹家楼房的东边小道边,在尹智慧入伍的2011年,曾锣鼓喧天。
胸前戴着红花的小伙子是在整村邻居和乡亲们的簇拥下离开家乡的。
邵秋梅心里有说不出的骄傲。
尹智慧的懂事和上进,让邵秋梅骄傲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他还没上学就学会了帮忙采茶叶,并且很快速度就超过了我,初中住校,周末回来也不偷懒。”那时没电话,邵秋梅会在桌上留纸条,写明在哪块地里采茶来考验儿子,每次尹智慧都会出现在茶地里。
一同采茶的村民都说,邵秋梅怎么就教出了这么好一个孩子。
和尹智慧同年入伍的还有一个叫周星的年轻人。
当时,周星的母亲曾子庭最嫉妒的是,尹智慧经常给母亲写信,而她的周星总要过很久才给她打一个电话。
邵秋梅还把尹智慧写的信给曾子庭看过。
在信上,尹智慧告诉母亲,他在部队吃得很好,有鱼有肉,“他让父母不要太节省,也不要太辛苦,他不想回来的时候,看到一对太过操劳的父母。”
这封信,曾子庭看的时候就哭了一回,尹智慧牺牲后,她想起这个片段时,又哭红了双眼。
这十年来,这封信和后来尹智慧写回家的每封信,无数次地被邵秋梅拿出来,一遍一遍,反复读,反复读。
“他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每一封信里都让我们吃得好一点,别太节约,别太辛苦。”
事实上,消防员尹智慧也确实努力又优秀,他拿过多次比武的第一名,荣获过多个奖状和证书。
“他是消防队里的开心果,会吹小号,也很拼。”尹智慧在消防队里的很多事,邵秋梅是在儿子牺牲后听其他消防员说的。
“他总跟我们说,我会为你们争光的。”只是邵秋梅和尹春雷都没想到,儿子最后献出的是生命。
2】那年春天来的生命礼物
“我说要严厉些,他说对女儿不能太严厉”
尹智慧牺牲后的那年春茶季,种茶多年的邵秋梅和尹春雷第一次没去采茶,也不敢往茶地那块走,“那里有儿子的影子”……
邵秋梅的体重一度掉到只有80多斤,人瘦得不成样子。
性格内敛的尹春雷时常悄悄跑去儿子所在的烈士陵园,一言不发,一坐就是好久。
亲戚朋友见此心疼又着急。
有人劝邵秋梅再要一个孩子。
高龄产妇再要一个孩子,在十年前的浙南山村,绝非易事。
邵秋梅和尹春雷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准备。
彼时47岁的邵秋梅顶着晕车带来的不适奔跑在县城和家的路上,吃中药、打针、挂水、调理,三次试管婴儿,三次都失败了。
女儿尹小眉,邵秋梅觉得是“尹智慧在那边看不下去父母的痛苦”而送来的礼物。
2015年4月中旬,尹小眉来到尹家。
邵秋梅很少梦见尹智慧,难得的几次梦中,智慧都不怎么说话,“是儿时的样子”。
女儿来了之后,她梦见过尹智慧,母子二人在梦中终于有了对话——妹妹是你派来陪伴爸妈的,对不对?
如今8岁的尹小眉已经在遂昌县城的小学读二年级,快60岁的老爸爸尹春雷担负起了接送她上学放学的任务,而老妈妈邵秋梅负责女儿的饮食起居。
接近花甲之年的两人在照顾这个孩子的路上,一丝不苟,偶尔也会为了女儿的教育问题争吵。
邵秋梅坚持用之前教育尹智慧的严厉教育尹小眉,尹春雷却舍不得。“他说儿子和女儿不一样的,教女儿不能太严,他太宠了。”
他们也在这条路上遇到了教孩子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困难,那是20多年前教尹智慧时未曾遇到过的。
两人学会了用微信,学会了网购,学会了打卡,学会了如何分辨哪些食物吃多了可能会让女娃娃提前发育。
只是在尹小眉碰到不会做的数学题时,56岁的邵秋梅和58岁的尹春雷就算有答案,两人再合计半天,也还是茫然不知所措……
他们会连夜跑去楼下求助邻居哥哥,有时打电话给亲戚家的孩子,想尽办法尽他们心目中认为的父母该尽的责任。
邵秋梅和尹春雷心里都很清楚,在陪伴尹小眉长大这条路上,他们两人还需要不断进阶。
而一个首要的前提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3】相册里的哥哥
“没见过哥哥,但知道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8岁的尹小眉对于哥哥的印象,有时模糊有时具体。
“每年都会有消防员叔叔阿姨到我们家里,他们说我哥哥是个大英雄。”
大柘镇家里锁着的房间,摆在客厅里哥哥的遗照,烈士陵园里镌刻着的哥哥名字,以及妈妈难得的讲述,在尹小眉的心里,拼凑出了一个没有见过却让她觉得很帅气的哥哥。
2月10日一早,她边背诵课文边拿出了2月4日写的《哥哥的照片》。
那一天,她得到妈妈邵秋梅的允许,走进了哥哥的房间,也是第一次听妈妈认真说起哥哥的事。
女孩在这篇周记中写道——
“我无意中发现了哥哥的照片,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有哥哥小时候的照片,还有读书时跟同学和老师的照片。最多的是哥哥和战友的照片,好shuai(帅)啊!”
“哥哥的房间里有八本荣誉证书,还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特别有一本荣誉证书,是我哥哥荣获2012年新兵第二阶段教育训练考核验收暨比武对抗赛县市组个人全能得了第一名。我的哥哥好厉害啊!”
尹小眉还记得曾不小心摔碎过哥哥一个美德标兵的奖杯,“妈妈为此难过了很久”。
而2月4日这一天,女孩记录下了妈妈当时的心情:“我还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哥哥的房间里发dai(呆),妈妈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孩子的周记
尹小眉喜欢画画,喜欢阅读,算数很好,也喜欢各种洋娃娃。
不过,她觉得自己最像哥哥的一点是体育好。“哥哥在部队里拿过个人全能第一名,我也拿过学校运动会短跑第一名,四项全能的第六名。”
尹春雷在女儿尹小眉身上,能找到儿子尹智慧的影子。
“调皮是调皮的,但小小年纪就会关心人,也自立。”尹春雷的女儿有很多古灵精怪的想法,遇到难题总会先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夫妻俩不太会用智能手机,而一些功课需要在手机上操作,尹小眉会自己拿手机摸索,然后再教夫妻俩,“这一点跟智慧很像,不让人操心。”
邵秋梅却觉得女儿比儿子难管多了。
在大柘读完幼儿园,初到遂昌读小学的尹小眉,因一时不适应,曾和邵秋梅说起“读书好累,以后想回大柘采茶叶”,为此挨了邵秋梅一顿说。
在邵秋梅根深蒂固的思想里,读书是孩子们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尹小眉面前,尹春雷和邵秋梅不常提起尹智慧,带她去给哥哥扫墓,也是这两年才开始的。
“希望智慧能成为她的榜样和力量。”尹春雷说,等女儿再长大一些,会跟她讲更多关于尹智慧的事。
4】记得,是最好的告慰
烈士陵园前的花束和白菊
尹智慧长眠在遂昌县城的妙高山革命烈士陵园。
这里几乎是遂昌县城的中心,山下是百姓的寻常生活,山上是陵园的清幽肃穆。
为了尹小眉读书,尹家人搬到了遂昌县城常住。
他们县城的家在陵园西南面,距离不到2公里。“离智慧很近。”每每想儿子,尹春雷会坐在客厅的窗户边,面向陵园的方向。
尹小眉上学的日子,把她送到学校后,夫妻俩稍微得空。邵秋梅收拾收拾家,出门买个菜,偶尔到街上的服装店给女儿添置点衣物,网购她还不是很熟练。
尹春雷则待在家里,或者出门去看人家打打牌。
通往烈士陵园那条路,这些年,邵秋梅和尹春雷走过很多遍。
有时是和很多人,有时两人一起,有时独自一人。
尹春雷怕邵秋梅走不出悲伤,邵秋梅担心尹春雷藏在心里憋坏身体。
独自一人去看儿子,邵秋梅会在离儿子最近的地方流眼泪,尹春雷则带上一杯泡好的自家种的茶。
2022年的杭州临平火灾,和尹智慧同所中学、同批入伍、同为消防员的同乡毛景荣也献出了生命。
“那年,大柘镇选上了两个消防兵,可一个都没能回来。”
毛景荣魂归故里那一天,尹春雷特意从县城回到了大柘镇,他和很多人一起,站在路边迎接。“智慧回来,下着雪。景荣回来,下着雨。”本想着去毛景荣家看看,但最终还是悄悄躲回了家,“怕两家人抱头痛哭”。
如今,毛景荣和尹智慧的名字刻到了一起,就像他们当兵去时的那张合影一样。
▲2011年尹智慧与毛景荣入伍时,遂昌送兵仪式的合影,两人站在一起。
2月10日的烈士纪念碑前,有带纸条的花束,也有簇新的白菊。
人们也许不再经常提起牺牲者的姓名,可在这座小城里,尹智慧毛景荣们,一直都未曾离开。
和遂昌相隔几百公里的杭州,也一样不曾忘记这些为我们拼了命的年轻人。
尹智慧牺牲后的这十年,每年春节,杭州消防、杭州退役军人事务局都会派人从杭州到遂昌探望。平时,尹智慧生前所在的杭州萧山消防救援大队也会委托丽水遂昌县消防救援大队照顾尹家。
遂昌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方朝佳说,每次去他们都会跟叔叔阿姨说“有任何困难就来找我们”,但“他们很淳朴,不喜欢麻烦人。”
而在邵秋梅和尹春雷心里,这群和儿子同样职业的年轻人,平时工作很忙很辛苦,“不想添麻烦。”
尹智慧走后,邵秋梅去过几次儿子生前工作的地方。和尹智慧差不多年纪的那些年轻人喊他们“爸爸妈妈”。
对邵秋梅和尹春雷来说,这份记得和惦念,也许是最大的告慰。
钱江晚报记者离开遂昌的这一天,遂昌县城往高速口子的路上,沿途有开得盛大的红梅闪过。
大柘镇尹智慧曾经挥洒过汗水的茶地,经历了去年高温干旱的乌牛早春茶,倔强地萌发出了一粒粒新芽。
尹春雷说,再过半个月,就可以采头茬春茶了。
江南的春天,大概很快会到了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张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