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观察丨世界读书日前夕,在湖州感受阅读的力量

潮新闻 记者 王艺潼 见习记者 刘凌云2025-04-19 12:09全网传播量5.3万
00:00
00:00
014月19日,湖州启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全民阅读节,贯穿全年。
02“70后”邱芳通过读书走出人生低谷,从书中汲取能量,拓宽视野。
03湖州南丰机械工程师谈敏认为读书是通向创新与突破的捷径,团队2023年申请6项发明专利。
04安定书院主理人张红梅坚守实体书店25年,举办阅读活动,推动文化交流。
05湖州今年将打造多个阅读空间,选树推广人,评选阅读家庭,举办分享及推广活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读书日前夕,4月19日,湖州启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全民阅读节,整合推出贯穿全年的全民阅读活动。

现场,获得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刘亮程分享阅读心得、创作经历。近百位阅读爱好者齐聚,与名家面对面进行思想的碰撞交流。

历史上的湖州,是江南藏书最为繁富的地区之一,曾涌现出大大小小百余位藏书家,嘉业堂、弼宋楼享誉海内外,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誉为“藏书之乡”。近日,记者也采访了一些湖州的阅读爱好者,探访生活在这座书香浸润的城市里,普通人能从阅读中汲取到怎样的力量。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现场

指引前路的向导

穿行在湖城老城区,市陌路街边有家叫做“天九易购”的小超市,外表普普通通,但小店楼上,却藏着另一番书香天地。

“70后”邱芳是这家小超市的老板娘,学历高中毕业,但她利用闲暇时间读完了函授本科,获得了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邱芳到现在还记得人生拥有的第一本书,那是一年级的时候,随父亲坐船到湖州新华书店买的一本《成语故事》。捧着这本书,她发现原来简单的四个字成语背后,可以讲出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蕴含这么多人生哲理。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当别的小朋友零花钱买冰棒、零食时,她5分、1毛地攒起来买书,甚至用家里好吃的跟小伙伴换书看。

邱芳 受访者供图

父亲喜欢写作,也一直很支持她读书。但平静幸福的日子在她高中时戛然而止。由于父亲突发车祸,她只能挑起养家的重担,提前结束了高中生涯。

与大学梦失之交臂,邱芳进入社会打零工。在那段人生的“至暗时刻”里,她也没有放弃读书。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咀嚼苏轼、李清照的璀璨诗文,从诗词和人物传记中汲取能量,让自己振奋起来。结婚搬新家时,她几乎没什么行李,只有几大箱书。

婚后,邱芳和丈夫经营着小店,店里客人不多时,她就会看书。因为要看店,多年来她很少有机会出去旅游,但从书中遨游了广阔的世界。

在《普罗旺斯的一年》中,她感受到人生可以不用匆匆赶路,沿途的风景都值得慢下来欣赏;在生意遇到瓶颈时候,她从《堂吉诃德》中收获坚强,原来生活可以多一些诙谐幽默,不用追求完美。在书海中,她可以翱翔高空看星辰大海,亦可潜入海底两万里与群鱼共舞,还能飞往伊斯坦布尔领略迷人的风土人情……“我觉得阅读就像残疾人运动会上盲人选手的助跑者,指引前路的向导。”说起读书,她的眼睛亮亮的。

激发创造力的引擎

读书不仅帮助普通人让梦想开出花,还能拓宽思维边界,是激发创造力的引擎。

在湖州南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谈敏看来,读书是现代产业工人的必修课,是通向创新与突破的捷径。

十年前,公司高管去德国考察,发现了一种国内尚不普及的先进铸造技术。那时候没有现成方案,谈敏和团队干脆扎进书堆,从专业图册、翻译文献中一点点啃下晦涩的技术原理,后来和省机电设计研究院联合攻关,成功开发出铁模覆砂自动化生产线,让企业一举跨入行业前沿。

谈敏 受访者供图

“书籍就像老师,遇到难题时,它能提供系统而高效的解决方案。”谈敏说,阅读早已成了他最可靠的“搭档”。现在,他的团队正在进行消失模水泵配件自动化生产线技改项目——工艺更环保、能耗更低,预计年底正式投产。

读书,不止为了钻研新技术,更能让脑子学会“转弯”。

谈敏爱看创新类、管理类、心理类书籍。“技术人员有时候思维不懂得转弯,阅读帮助我们打开思维,激发创意火花。”他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创新之道》,里面提到一个孩子发明锤子的故事:在锤头里加入水银,实现了“用的时候沉,不用的时候轻”。

这个童趣创意让他感受到创新思维的颠覆性,为后续专利申请“打开脑洞”。2023年,在“阅读带来的灵感”推动下,谈敏团队共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成功授权5项,创下近年新高。

跨界阅读带来的,不只是思维拓展。谈敏说,通过学习管理与财务知识,让他在跨部门协作中更有章法;懂些心理学,也能更好地带徒育人。他鼓励年轻技工阅读专业书籍,夯实基础,并多阅读一些跨学科书籍,拓宽视野。

最近,谈敏被推荐为全国劳动模范候选人。对他来说,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现在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眼界不到,步子就会慢。读书,就是我的加速器。”

链接人与世界的媒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曾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

走进湖城安定书院奥体中心分店,我们瞬间被一种慢节奏氛围包裹。店内装修明亮而温馨,上万册新书展陈,设有严肃文学、拉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等各种主题,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书店的布置巧思。

说起安定书院,湖州人并不陌生。这家立足湖城25个年头的书吧,是湖州读书爱好者们定期交流的文化阵地。张红梅,既是这家书院的主理人,也是湖城首家书吧的创立者。

张红梅 受访者供图

诚然,眼下实体书店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凭借对读书的热爱,张红梅这些年一直在这片领域坚守,并坚持不卖教辅材料。

在她看来,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在书海中见天地、见自己,“读书是一种疗愈的方式,能够缓解焦虑,看到更美好的生活。”她说。

每一本书上架前,她都会提前翻看,“读《一个人的村庄》,去看作者与风、与花草的对话,让我发现原来生活这么美好;莫言的《不要被大风吹倒》,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等等,在书中找到和自己和解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从不是喧哗的,而是润物无声。这两年,安定书院已成为湖州爱书人心中的文化交流阵地,作为文化使者,张红梅专门成立了策划团队,每年举办上百场阅读推广活动,探索“书店+”的更多可能。比如邀请各类文化名家走进书店,与读者粉丝面对面交流,每一场分享都反响热烈;陆续推出年轻人喜欢的“口袋书”、读书盲盒、文创周边等,吸引更多人走进书店,爱上读书。

“阅读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产生深度链接的媒介。”张红梅认为,读书能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交流中更从容、坚定地表达自己。

助推城市进步的动力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阅读的感悟不同,但都能从书中滋养心灵,摆渡灵魂。

活动现场,刘亮程分享了童年奔跑在新疆偏远乡村的日常。他的阅读是从认识家乡开始的:看蚂蚁搬家,听鸟儿歌唱,感受阳光、空气、风声、雨水、白天黑夜,这些都成为他日后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还有四位来自湖州本地的阅读爱好者,每人分享了一本自己心中的好书。“帆书”城市运营官陈静推荐了一本关于女性成长的书——《向前一步》,书中鼓励大家勇敢迈出第一步,“完成好过完美,不要等到万时俱备才行动。”

湖州中学老校长沈培健分享了三毛的作品《送你一匹马》。他说,当你以为读过的书籍是过眼云烟,其实它早已草蛇灰线般潜伏在你的气质里、谈吐中、胸襟里,阅读也许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广度。

今年的湖州市“新春第一会”上,湖州市委书记陈浩曾说:“一座城市的宏观前行,浓缩着每个人的微观努力。”而阅读,正是每个人微观努力的重要动力源泉。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或许就能在每一次阅读中受到感召,发生微小的改变。也许,那微小的改变正悄然集聚能量,在某个瞬间喷薄而出。  

为此,当天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全民阅读节启动仪式上,湖州官宣:今年将打造10个最美阅读空间,选树20位最美乡村阅读推广人,评选50组最美阅读家庭,开展“阅读的力量”阅读分享活动100场,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000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一座城如此重视阅读,回溯过去,或许源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绵延2300年的文化自觉,或许源自自古江南富庶地耕读传家的悠久传统;放眼未来,一定来自锚定新时代新目标“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价值导向和更高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