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浙里办”屡屡出圈,凭借的是对群众的真心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4-04-10 08:21全网传播量1.2万
00:00
00:00

视频截图

“浙里办”,又双叒叕凭实力出圈了。

事情是这样的:浙江浦江的一位网友表示,他爷爷的革命烈士证书已经挂在家里的墙上很多年了,今年他在“浙里办”上留言,想试试能不能找到爷爷安葬的地方,让他惊喜的是,当地的退伍军人事务局很快在“浙里办”上回复称,这位烈士安葬在河南睢县,并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回复中还回顾了这位烈士的生平。这位网友得到消息后,奔赴千里去河南祭拜爷爷……

因为“浙里办”,这位网友和家人,终于了却了多年一个心愿,虽然烈士墓园里,没有找到爷爷的名字,但那些无名烈士墓之下,可能就埋着他的爷爷。一位网友神总结:“你找不到他,但他见到你了”。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这一场奔赴都是值得的,是给人温暖和力量的。

从咨询到回复,间隔只有两个小时,这效率着实“感人”。回复及时又仔细,“浙里办”真的好用,“浙里办”再一次上了大分,这是舆论对此事的普遍观感。这事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不少朋友都纷纷分享自己与“浙里办”的不解之缘。有人是护照补办一直没动静,结果“浙里办”留言后,当天晚上寄出来了。也有朋友的居住证、灵活就业社保申请,都是通过“浙里办”成功线上办理的,节省了很多时间。

在网上,“浙里办”也不是第一次出圈了。此前,浙江办的“浙里有戏”功能,因为可以查询演唱会信息,备受年轻人追捧;一位90后因父母养殖沼虾出现问题,在“浙里办”查询后,向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官微后台留言求助,最终得到了专家的指导,问题得以解决;“浙里办”不光能办事还能相亲,推出的婚恋交友“亲青恋”服务,信任度直接拉满,也确实有一些年轻人在此相亲成功。

“浙里办”屡次出圈,依托于其全面且高效运转的政务服务体系,现实密码也并不复杂,概括起来一句话:既靠“技巧”,更靠“感情”。不断迭代升级的数字化技术是“工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真办事、办实事的政务服务理念,是“内核驱动力”。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从办理一个证件,到垃圾分类、云陪诊、租房买房等方方面面,“浙里办”一直在“进化”,身边事“一网通办”也真正照进现实。很多人都对“浙里办”上写的那一句“伴你一生大小事”,记忆犹新,确实响亮又不乏底气,其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群众的切身感受。只要群众想办的事,基本都能在“浙里办”找到入口,对于群众真正有需求的事,“浙里办”也在想方设法查漏补缺,不断提升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让群众满意。

“有事就上浙里办”,已经成为浙江人民潜意识里的一种习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浙里办做不到。”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这样的“浙里办”,更是“万能通”,是浙江人民心目中的“最强搜索引擎”。如今,浙江人民既信任“浙里办”,也为“浙里办”感到骄傲与自豪。还有外省网友通过“浙里办”办事后留言,羡慕浙江人,想成为浙江人。这也让人不由感叹:群众心里有杆秤。

“浙里办”,将数字化的技术与改革,和为民服务的理念深度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1+1远大于2”的现实效果。一个网上的虚拟窗口要想替老百姓办实事,办成事,技术是前提,更不可或缺的是态度和真诚。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饭卡手机”流行,“不被发现”岂能成为卖点?
潮评丨直播带货须说清“谁在带货”“带谁的货” ,有规范才有成长和未来
潮评丨被小米“三连怼”的智己汽车,要补一堂“营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