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中国第八座“两万亿之城”,杭州!

潮新闻 执笔 张留 唐骏垚 刘健2024-01-24 09:30全网传播量217.2万

2023年,杭州GDP站上2万亿,达20059亿元,为中国贡献了一座新“两万亿之城”!

这是杭州市1月24日最新官宣消息。

至此,杭州冲进“两万亿俱乐部”,我国GDP超2万亿元城市,已有8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余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

2万亿,什么概念?以2023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计算,按单独经济体对比,杭州在全球各国和地区中能排到前50名,大致相当于捷克、芬兰,比葡萄牙、新西兰还要高。

在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城市群的崛起,已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一个又一个经济强劲的城市,就像“行星发动机”,为现代化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最强动力。

随着杭州跃入“两万亿俱乐部”,浙江有了第一座“两万亿之城”,经济大省为全国大局作出了新的贡献。

2万亿,是巧合吗?日前,记者在浙江省两会现场采访时,杭州一位市领导提到了一个“8年的巧合”:2015年,杭州GDP超过1万亿元,成功申办亚运,迈入特大城市行列;8年之后的2023年,杭州GDP超过2万亿元,亚运盛会圆满成功举办,进入超大城市行列。

看似巧合,其实是一种必然。“站上2万亿”这一跃,是杭州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中国经济光明论提供了一个最生动的注脚。

图源视觉中国

更新质、更硬核、更稳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三面云山一面城,在不少人印象中,杭州以旅游见长。随着“一江春水穿城过”的格局拉开,过去20多年,杭州经济走出了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从千亿到5千亿,用了12年;从5千亿到万亿,用了6年;从万亿到1.5万亿,只用了4年;从1.5万亿到2万亿,也仅用4年。

“进入‘两万亿俱乐部’,的确意味着城市能级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2万亿GDP,相当于1个贵州、2个甘肃、3个海南、4个宁夏。倘若增长10%,那么全国GDP就能新增2000亿元,相当于拉动全国大盘增长0.16%,对全国经济稳进提质意义重大。

在全国大局中提能级,跟自己比、跟他人比,杭州有哪些特点?

更新质。2023年,预计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GDP比重28.3%,创历史新高,新经济、新业态、新科技拉动力越来越大。

“这主要得益于平台经济趋势向好。”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比上年增长8.9%,为数字经济稳中有进贡献了大动力。

过去一年,阿里巴巴、网易等数字经济强企逆势而上,杭州平台经济再次发力;而在产业结构更新质上,杭州落子频频,从中国视谷,到中国数谷,再到零磁科学谷,数字经济向“新”生长。

更硬核。2023年,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比2022年增速提高了2.1个百分点,稳住了工业基本盘。

“势”比量,更硬核。自2019年杭州工业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止跌回升后,尤其是2021年后,回升速度逐年加快——目前杭州工业投资已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更稳健。一直以来,杭州都被认为产业结构偏软,其实这是数字经济高光下产生的偏见。考虑到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高达4355亿元,体量并不小,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只少了1000多亿元。

与此同时,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涨幅超过100%,成为了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增长极。

“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杭州跨越2万亿元大关,那就是‘融’,数实融合。”杭州市工业和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小玲告诉记者,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不仅是“双引擎”,也是杭州最大特点。

图源视觉中国

“站上2万亿”,绝非临门一脚

回头看2022年,杭州GDP来到1.89万亿,2023年冲2万亿似是“临门一脚”。

但站在更长周期,杭州“站上2万亿”,绝非易事,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样本。

互联网上的城市话题,只要说到杭州,总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论经济总量,杭州在2022年排全国第九,前面还有成都、苏州、重庆、武汉等强二线城市;

但论细分经济指标,各种维度,杭州绝对能打。世界500强企业,杭州有8家,居全国第四,超过广州;上市企业数量突破300家,居全国第四,超过广州;个税收入排全国第四,超过广州;独角兽数量,居全国第四,与广州并列;42家中国民营企业入围中国500强,连续21年位列全国第一……

“杭州经济非常吻合‘高质量’的特点。”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说,改革开放后,受益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先发头部城市用更短时间,进入了“两万亿俱乐部”。如从1万亿进入2万亿,上海仅用5年,北京、深圳和重庆则用了6年。

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粗放型显然行不通了。“这时更需要依靠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去驱动城市经济体量的跨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秦诗立所言,在事实中可见,因为2万亿这道“线”,越来越难以跨越:杭州花了8年,用时比“前辈”们更久。

视野收至过去一年,杭州“站上2万亿”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

从微观数据看,一个数据足以说明形势之严峻。“2023年刚一开始,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就注定会有缺口。”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疫苗和核酸检测行业几乎瞬间归零。这些缺口,需要其它行业来“补血”,否则就会拖累大盘。

从宏观形势看,全球经济大势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分工,在被区域式、分布式供应链替代。”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观点,恰恰折射出了杭州的困境:杭州有海康威视、大华等大量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全球的企业,“脱钩”的影响处于企稳回升的阶段。而原本一马当先的平台经济,杭州也处在二次冲锋的关键节点。

一切的一切,都在透露一个信号:杭州只有踩下油门、拉起速度,才能迈过两万亿大关。

图源视觉中国

闯关,过程比结果更动人

杭州在去年上演一次次罕见的“超车”——

看全年,连超重庆、成都、天津,杭州闯入出口总额前十,并以6.1%的增速居前十名城市首位;

看前三季度,连超深圳、广州,杭州实际利用外资首次位居全国前三;

……

这一道道关,究竟如何闯的?

甫一开局,杭州就扬起斗志。2023年的杭州新春第一会,罕见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形式召开,亮出了全年唯二的重中之重——除了亚运会,就是“打好经济翻身仗”。适逢浙江省委部署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杭州要求各级各部门,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夺取开门红、打好翻身仗。

这一仗,过程比结果更动人。

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提出之后,杭州接连出大招。从去年1月开始,杭州先后与阿里巴巴、吉利、网易、新华三等大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非哪家企业是“顶流”,就跟哪家企业签约。背后的逻辑,是这些企业分布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是杭州“两廊联进”——推动资源要素向两条大走廊集聚的“龙头”。在“龙头们”的带动下,要造就一个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的硬核杭州。

有谋略,更有方法。“全省11个设区市,只有杭州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采取季度监测。”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创历史新高,既得益于平台经济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战略,也得益于政府部门靠前服务,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杭州又紧盯关键环节,做起了改革大文章——上线了“全市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全市所有的项目,拿地未开工、开工未新建、新建未投产等等问题,都能够在线监测。”杭州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这一平台共发出592次预警,每个预警都须在5天内落实,对全年抓项目、抓投资、抓产出都带来了巨大效益。

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让企业扎根杭州、勇闯天下。

对内,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力。2023年一开年,杭州发出22条总部经济新政。根据此前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的榜单,杭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仅次于“北上广深”。而杭州亮出“新打法”,雄心勃勃瞄准的是总部经济“真一线”。截至目前,杭州已认定首批468家总部企业,在杭规上成员企业就有1391家,2023年实现增加值占杭州GDP比重约30%。

对外,面对美元疯狂加息的困局,外资从全球不少地区出逃,杭州反其道而行之,看准了全球资金和实体重新匹配的机会。去年3月,也就是杭州启动“全球招商季”两个月后,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沙特阿美的全资子公司AOC,一次性支付246亿元,买下荣盛10%的股份,让杭州的总部企业,成为了世界资本“转场”中国实体经济的生动注脚。

图源视觉中国

“站上2万亿”之后

“站上2万亿”后,杭州一刻不歇。不久前的杭州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2024年作为“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这是杭州为在新台阶上积蓄力量给出的答案。

其实,一座座“万亿之城”的进阶,绝不是经济数据简单相加,背后是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的自我强化循环,对每一个“城中人”,以及区域经济和全国大局都有深远影响。

城市,就是“造梦工厂”,能让每个劳动者都在创造中获得该有的分配。

2023年,杭州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将再次接近40万人。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杭州对全国人口“引力”不断加大,连续多年位居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

年轻人到杭州,就为追梦而来。发达的数字经济,数量领跑全国的民营企业,让杭州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梦想之城。蓬勃兴起的城市经济中,杭州平均薪酬位居全国第四,人均存款位居全国第三,人均消费支出全国第一。而根据相关机构数据,杭州高收入家庭数,也仅次于北上广深,位居全国第五。

“人口越来越多,对城市治理方式、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明文彪说,在经济高速增长中,杭州补齐了地铁、快速路等民生短板。但大体量GDP,意味着更多元化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必须充分调动各个市场主体活力,还要照顾各色各样的需求和诉求,这要求治理模式要更富弹性、公共服务更优质均衡。

从城市角度出发,站上2万亿新起点后,杭州已然来到新竞速区间,需要解决增长动力的持续性问题。

前有标兵。继广州、重庆官宣晋级“3万亿之城”后,苏州正发起猛冲,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GDP迈上3万亿,并将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力,要形成4个万亿级。

对杭州来说,谈3万亿太早,但可以从趋势中窥探普遍性:当下,无论哪座城市,只有在“量质齐升”的情况下,才能继续维持蓬勃的发展势头。

“杭州的信心应该是充足的。”在秦诗立看来,越到高能级城市的竞争,经济形态的领先,比产业结构的领先更重要。杭州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三大高地,经济形态比大多城市都要领先一步,在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中,具有广阔想象力。

更有想象力的是浙江“万亿军团”。进行中的省两会消息显示,2023年,浙江GDP达82553亿元,突破8万亿元。在全省经济大盘中,除杭州这根“定海神针”,宁波已与省外的天津、南京处于同一档级,下一步是冲2万亿;温州、嘉兴、台州则将形成冲击万亿的“浙江集群”……

千磨万击还坚劲,这峰更看那峰高。攀峰,向下一个制高点进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3)
雨夜小清新 · 2024-01-24 10:00 · 浙江杭州回复2
杭州一直走的都是高质量发展之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为杭州点赞!
且看且听心声 · 2024-01-24 10:44 · 浙江杭州回复2
杭州的发展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有敢作敢为的干部队伍,有勇立潮头的浙江企业家,有勤劳踏实的浙里百姓,更有探索创新的学者专家~
桃花潭水深 · 2024-01-24 10:06 · 甘肃兰州回复2
有幸去过杭州,印象特别好。西湖很漂亮,城市建设也很好,去哪里都有地铁,而且斑马线还礼让行人!感觉那边的人都很勤快也很热情
蘑菇Mushroom · 2024-01-24 10:43 · 浙江杭州回复1
杭州的发展是全方面的,既有人间天堂的秀美韵味,也有高速发展的潮涌脉搏,更有数实融合的如火如荼
岁月如歌如期而至 · 2024-01-24 10:21 · 安徽合肥回复1
厉害了,大杭州!恭喜恭喜~过完年我要来杭州打工
潮客_24qwxy · 2024-01-24 10:40 · 浙江杭州回复1
长三角四兄弟发展都挺好的,安徽科创有一手~当然非常欢迎你来杭州工作、生活,来了就是自己人~😆
最新评论(47)
碧海潮生 · 2024-01-25 05:29 · 浙江杭州回复
打赢“亚运攻坚仗”,打胜“经济翻身仗”,“两万亿”来之不易,那是杭州全力“拼”出来的👍
驿站过客 · 2024-01-25 02:27 · 江苏回复
浙江地域小,资源少,唯有创新智慧,开发智能,拓展智造才能稳基求胜。
潮客_qu2mio · 2024-01-25 01:57 · 浙江丽水回复
城市漂亮环境好机会多。
潮客_w4d4dj杨柳 · 2024-01-25 01:01 · 浙江回复
新的制高点,我们只有按下“加速键”,吹响“冲锋号”,攀登不止,突破不断,才能永立顶峰。
洒水车 · 2024-01-24 23:22 · 浙江嘉兴回复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入更高的新阶段!
潮客_28k22o · 2024-01-24 23:20 · 浙江温州回复
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
潮客_wi3f54 · 2024-01-24 22:30 · 河北秦皇岛回复1
浙江的发展看杭州,杭州的发展,才能让所有的浙江人看到未来和希望,杭州必须高速发展,冲击4万亿,才能带动浙江省共同富裕。你相信浙江人从小到大没出过浙江,没到杭州旅游过吗?
金谷在海曙 · 2024-01-24 22:14 · 浙江杭州回复
希望之城,繁花似锦的城市,实力派之城
潮客_3kvabo · 2024-01-24 22:07 · 广西河池回复
杭州已是全国各地的发展的典范。
潮客_w4pn86 · 2024-01-24 21:53 · 浙江绍兴回复
杭州了不起的城市
潮客_wizdpm · 2024-01-24 21:47 · 浙江杭州回复
高质量发展!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