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张小泉的刀又断了,客服“嘴硬”不如“刀硬”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3-03-31 08:30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图文无关,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有消费者称,自己买的张小泉斩骨刀斩不了骨,刀砍到一半断裂差点飞出去,幸好人没受伤。这一事件再次引发网友热议。3月29日,张小泉官方账号在该条网帖下回复称,“给您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我们深感抱歉,售后已及时联系并进行了相关处理和服务。”据了解,上述消费者曝光的断裂斩骨刀是全钢的,有客服人员指出,“全钢的硬,但越坚硬的物品,韧性却不高。”

    距离去年7月“拍蒜断刀”事件过去仅8个月时间,张小泉的刀又断了。和一样的“刀断”同步上演的,还有一样的“嘴硬”。

    “拍蒜断刀”时,张小泉客服一句“菜刀不能/不建议拍蒜,否则会有断刀风险”,引爆舆论场,刷新了大多数国人的认知常识。现在“斩骨断刀”也是如此,按照客服说法,这把“斩骨刀”,不建议切砍猪腿骨,而且砍骨时还要注意角度才可能不会断裂。如果是这样,那还能称之为“砍骨刀”吗?大家基本的常识,也再一次被刷新。

    结合张小泉这两次“断刀”事件客服人员的反应,就能理解公众为什么会说“刀还没有客服的嘴硬”,也不怪公众会有“张小泉的刀到底能干啥”的质疑。但可以肯定的是,光靠客服“嘴硬”,赢不了市场,也赢不来广大消费者的心。“拍蒜断刀”事件后,张小泉净利润的下滑,就是铁的证明。客服“嘴硬”,不如产品“刀硬”。当然,这样的“刀硬”,并非指的是刀具硬度,而是产品质量。

    如果客服的相关说明,在售刀时,就告知过消费者,那此次张小泉“斩骨断刀”事件,确实很难用虚假宣传来定性,但这也不意味着,此事就没有问题。

    在公众的现实认知里,菜刀就可以拍蒜,斩骨刀就可以用来砍大骨头。当一个刀具的具体产品功能,和公众对刀具的生活常识和朴素期待相悖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安全隐患。以此次“斩骨断刀”为例,现在幸运的是,刀具砍断后,没有伤到人,可是不是每次都会如此幸运,容易断的“砍骨刀”,本身就是问题。菜刀拍蒜拍不断,砍骨刀砍骨砍不断,这是消费者对相关产品最基本的要求。

    总有人说,不同的刀具,有不同的功能分类和用途。刀具有具体的产品细分,也是正常的,但关键要看具体“如何细分”。

    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把刀具细分为水果刀、切片刀、斩骨刀。但如果是还要把斩骨刀,再细分成可以斩小骨的刀、斩大骨的刀,这是不是有些过于矫情了,也不符合普通大众正常生活中的刀具使用习惯。现实中,极少有人会因为斩骨头需求,买好几把不同的“斩骨刀”,一把“斩骨刀”,斩骨作用最大化,才是最广泛最真实的市场需求。

    “频频断刀”的背景之下,对于张小泉而言,破解方法就一条原则:相关刀具产品,要把公众生活常识和朴素期待,当成产品的底线,尽最大努力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把产品质量真正给提上来。而这一点,与老品牌能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擦亮“金字招牌”,进而迎来“新生”,息息相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张小泉上市获批!A股将迎来“刀剪第一股”
    中国刀剪第一股张小泉昨新股申购
    393岁张小泉上市开门红 首日最高涨幅逾460%
    时评|不能拍蒜的张小泉,不要拍断了消费者的信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