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的天气真可谓一天热过一天。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杭州各地纷纷开始“送清凉”,为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送上夏日关怀。
建德寿昌
“商圈补给站”为“奔跑者”送清凉
“夏天,我们送快递最怕中午这段,现在有了‘清凉驿站’,喝水休息都方便多了!”中通快递员小李在建德市寿昌镇红领商圈的“清凉补给站”里边取水边说道。近日,寿昌镇“红领商圈·自在寿昌”商圈党委立足“九项服务”载体,通过“共建商圈党组织”整合资源,借助“红色商铺”服务主阵地延伸触角,组织开展“红领相伴·清凉商圈”关爱行动,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构筑全天候防暑关爱网。
据了解,该行动通过“定点+流动”双轨服务模式,将位于商圈入口处的“红色商铺”变身“清凉驿站”,采用“党建+公益”模式,配备“爱心冰柜”休息区和应急药箱,由党员志愿者负责运营,全天候供应矿泉水、解暑姜茶和防暑药品,日均服务120余人次。
除了固定站点,商圈党委还组建了党员流动服务队,开展“送清凉到站点”行动。6月以来,该行动已为中通、申通等6个快递配送站送去矿泉水40余箱,为外卖骑手、环卫工人发放内含清凉油、冰袖、毛巾的“防暑随身包”200余份。“没想到连防晒冰袖都为我们准备了。”外卖骑手张师傅接过“清凉礼包”连声道谢。
“我们正在号召街区更多的商户、爱心人士都加入到‘清凉商圈’的行动中来,目前已募集矿泉水100余箱。”商圈党委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拓展“补给站”站点覆盖范围,联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商圈党建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拱墅朝晖
给奔波者的清凉慰藉
连日高温,拱墅区新市街 87 号 “富共享工坊・益乐驿站”成了户外工作者的 “避暑胜地”。顺丰小哥抱着沉甸甸的包裹冲进来时,额角的汗珠正顺着脸颊往下淌。接过志愿者递来的冰镇矿泉水,他仰头灌下大半瓶,脸上的疲态渐渐舒展:“这天气跑单,感觉鞋底都要化了,能在这儿喘口气、喝口凉的,真是救急!”
驿站的储物柜里,藿香正气水、肠炎宁等防暑药品整齐排列;冰柜里,矿泉水始终保持着沁人的冰凉。
在木桥社区食堂的后厨里,熬足了两小时的绿豆汤,被盛进一个个白瓷碗。市民虞爷爷端着碗,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大口,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月牙:“这绿豆汤熬得透,沙糯得很,舒坦!”一碗绿豆汤的分量不大,却像夏日里的小确幸,驱散了暑气,也把关爱熬进了时光里。
在朝晖街道的街巷里,爱心凉茶摊也如约而至。依旧是市民们熟悉的搪瓷大壶,及金银花、薄荷、甘草配出的经典配方。
纳凉的老奶奶提着保温壶来续茶,和摊主唠几句家常;快递车停在路边,骑手捧着茶杯站在树荫下,任清凉顺着喉咙往下淌……这一杯杯凉茶,成了夏日里最动人的街头风景。
临安高虹
13个爱心点位连成“清凉地图”
连日高温下,临安区高虹镇的街头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3个醒目的“爱心点位”分布在集镇主要街道,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冰饮和休憩服务,这是高虹镇第二年开展“‘镇’好有你 ‘街’力一夏”公益街区行动。
今年,高虹镇的爱心版图再次升级扩容。当地理发行业首次加入公益行列,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清凉关怀。在名逸美发店门口,新张贴的“爱心义剪”标识格外醒目。身为临安区新联会高虹分会成员的店铺负责人周进,正忙着为一位环卫大哥修剪头发。
据悉,该公益行动启动以来,参与商户数量较去年增长20%,服务对象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自2024年以来,高虹镇创新探索“政府搭台、商户联盟”的公益新模式。这项由辖区沿街商户自发组织的公益行动,以“街区互助”为核心理念,重点在高虹大街、德胜路等集镇核心区域铺开,创新打造了“1个实践主街区+多个服务站点”的立体化文明实践网络。
“大家都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集镇焕发崭新的风貌。”高虹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还将街区互助与文化养生相结合,不仅服务户外劳动者,还惠及“一老一小”群体,特别将每年的7、8月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集中活动月”。
萧山新街
“共享冰箱”上线
近日,萧山区新街街道清露都市点心店门口,“共享冰箱”上线,里面装满了矿泉水等饮品,免费供外卖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取用。
除了免费冷饮,店内还提供歇脚休息、饭菜加热、手机充电、避暑纳凉等多项便民服务,让奔忙在烈日下的劳动者能短暂停下脚步,享受一份清凉与关怀。
富阳富春
驿站成为清凉港湾
依托遍布辖区的“富春小哥驿站”,富阳区富春街道精准对接外卖骑手等群体的实际需求,策划组织了“党建引领暖驿站 夏日清凉润骑心”“暖‘新’驿站‘骑’乐融融”等特色活动。
富春街道还设立了“爱心冰柜”,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定期补充矿泉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组织志愿者提供免费茶水、休息座椅等贴心服务,让驿站成为外卖骑手歇脚纳凉的温馨港湾。
为将关爱落到实处,富春街道积极链接辖区资源,联合周边商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专属折扣福利,让他们在忙碌奔波之余能享受到更多实惠与便利。
上城湖滨
“小哥学堂”也有“纳凉网课”
“今天利用跑单间隙,听了一堂15分钟的情绪管理课,很受用,大热天跑单,心平气和、安全第一最重要!”饿了么骑手闫军笑着说。
7月3日,位于延安路257号的湖滨商圈产业社区迎来了一群身着各色工装的外卖骑手,“晴雨·小哥学堂”正式启动。
湖滨商圈产业社区党委书记朱江伟说:“产业社区通过走访外卖站点等方式摸排骑手需求,经历了长达2个月的筹备与打磨,最终形成了以聚焦骑手‘职业赋能+生活社趣+城市融入’三维需求的‘晴雨·小哥学堂’计划。考虑到夏天小哥们的避暑需求,产业社区还特别推出了‘纳凉网课’。”
此外,湖滨商圈产业社区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资源力量,联动辖区9个“尚小驿”站点、100余家沿线爱心商家(企业),共同构筑“高温奔跑有保障、社交兴趣有支持、技能提升有学堂”的全周期关怀关爱服务。
建德更楼
“17°凉友”公益搭子来了
近日,位于建德市更楼街道未来公园的爱心冰柜开始启用,为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送去清凉。
为保障冰柜物资持续稳定供应,建德市启动“17°凉友”公益搭子计划,由建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动本地企业向爱心冰柜率先捐水,同时发出倡议,一起寻找“公益搭子”,呼吁企业、青年创客、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参与爱心冰柜的爱心接力。
爱心冰柜周边还设有临时歇脚的空间,桌椅空调等齐备,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短暂休息纳凉的场所。
更楼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致敬城市建设者的一次清凉行动。随着建德城市南拓进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人来到城南新区参与城市建设。下一步,更楼街道将持续开展“17°凉友”公益搭子行动,助力建德城南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