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建设迎来关键节点 “定海号”盾构机掘进里程过半

    潮新闻 记者 沈晏 通讯员 周俊2025-06-05 03:00全网传播量16.5万
    00:00
    00:00
    01金塘海底隧道盾构施工过半,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026月5日,“定海号”盾构机掘进里程突破3135米,标志着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盾构施工完成过半,隧道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03项目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创新采用刀具磨损智能监测系统和不停机接管作业法,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管片拼装错台精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
    04“甬舟号”盾构机已成功穿越海堤,进入海域段掘进施工,两台盾构机计划于2026年年底实现高精度海底对接。
    05甬舟铁路是国家重大项目,建成后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对实现宁波舟山同城化发展,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建设团队庆祝掘进里程过半 由受访单位提供(下同)

    6月5日上午10时,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建设现场,随着“定海号”盾构机掘进里程突破3135米,标志着长6270米的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盾构施工完成过半,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成型海底隧道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西起宁波市北仑区,东至舟山市金塘镇,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是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隧道采用“定海号”“甬舟号”两台盾构机分别从舟山侧、宁波侧同时始发,相向掘进,穿越高水压及多种复杂地层后在海底实现精准对接。

    建设人员对盾构机进行检查

    金塘海底隧道穿越的地层为长距离硬岩、黏土、粉砂等多种地层组合,盾构区间硬岩和软硬不均地层占比近七成,最高强度达200兆帕,相当于在花岗岩中掘进,具有高强度、高水压、高精度、高风险等施工特点。自2024年10月22日“定海号”盾构机进入海域段施工以来,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建设管理单位沪杭客专公司会同中铁十一局项目建设团队接连攻克多项技术难关,为盾构掘进提供技术保障。

    建设工人管片拼装作业

    在穿越弱风化凝灰岩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中,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刀具磨损智能监测系统,依托刀盘振动频谱、扭矩波动等12维实时参数构建预警网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23次开仓换刀作业,更换刀具326把,开仓压力由初始的2.9巴增加至5.9巴,实现高水压地层盾构连续掘进零中断的技术突破。

    随着盾构掘进里程的增加,进排浆泵输送泥浆压力增大,需要增加中继泵提高泥浆输送效率,传统做法为停机后安装中继泵。项目团队创新探索出不停机接管作业法,中继泵安装工期缩短7天,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此外,项目团队创新推出“保头、固尾、控中间”的五步注浆法,并辅以综合控制理念,成功攻克大直径隧道容易出现的管片上浮现象,管片拼装错台精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隧道一次成型质量优良。

    管片吊装

    据悉,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宁波侧,“甬舟号”盾构机已于今年5月29日成功穿越海堤,由陆域段进入海域段掘进施工,标志着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全面进入“穿海之旅”。按照计划,“定海号”盾构机与“甬舟号”盾构机将在2026年年底实现高精度海底对接。

    线路走向示意图

    甬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的重大项目,线路西起宁波东站,经宁波市鄞州区、北仑区,通过新建海底隧道至舟山市金塘岛,通过新建跨海大桥至册子岛及舟山本岛,终至定海区白泉镇,线路全长76.4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一条以中长途旅游客流为主、兼顾舟山宁波之间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项目建成运营后,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长三角唯一不通高铁的地级市舟山市将接入全国铁路网,对实现宁波舟山同城化发展,加快两地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甬舟铁路建设项目迎来新节点:桃夭门公铁两用大桥全面进入主塔施工阶段
    甬舟铁路又“上新”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5号主塔突破15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