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江谭丨青年与老区,如何“双向奔赴”?

潮新闻 监制 范波 审核 邬敏 本期撰文谭主 吴承宇2025-04-19 05:20全网传播量12.2万
00:00
00:00
012025新时代浙江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丽水举办,350余位嘉宾参会,释放浙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信号。
02丽水提供300平免费创业空间、最高3000万科研补贴等38条新政,吸引青年科技人才,无人机领域领军者陈恳等受惠。
03丽水构建“引育留”全链条,通过“青年小店计划”等孵化超1000家小店,助力青年创业,吸引4.45万名青年成为“城市合伙人”。
04丽水推出“支持数字游民发展八条举措”,建成6个数字游民基地,吸引400多位数字青年,催生新业态。
052024年丽水新设经营主体5.53万户,4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六成,市场主体增长率稳步攀升,青年创新成重要驱动力。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4月15日,瓯江之畔的丽水国际会展中心内,一场春天的盛会,关乎青年。

2025新时代浙江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丽水举办,3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省内外青年企业家代表奔赴绿水青山。在全新的时代坐标点下,释放出浙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传达出对青年发展更友好、更关爱的“浙江浓度”。大会背后,老区与青年双向奔赴的“丽水故事”也正全新演绎。

会场内外的“青春风景”

“丽水机场通航后,这里将成为撬动浙西南文旅的黄金支点!”宁波天宸启桦董事长严天琛站在航站楼前,凝视玻璃幕墙上倒映的青山轮廓。他计划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入景宁畲族非遗馆,用AR还原采茶歌谣、虚拟数字人讲解文化,用“数字刻刀”雕琢文旅璞玉。 

丽水机场

会场内,政策推介环节的一组数据引发热议:丽水已构建半导体、精密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提供300平方米免费创业空间、最高3000万元科研补贴,38条人才新政如磁石般吸引青年目光。斩获“新锐浙商”称号的陈恳,作为无人机领域领军者坦言:“丽水的包容与产业链支持,让科技企业找到了扎根的土壤。”他的团队研发的低空智联网项目,已获400多项专利,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空中哨兵”。  

青年企业家站“C”位,新潮思想在对话,前沿科技在闪耀,青春活力在张扬。秀山丽水活力城,用一场盛大的对话,诠释着青年与城市关系:蓄势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质鲜明的创新型活力城市,全面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广大青年近悦远来、创新创业。

会场外,青年故事在秀山丽水活力城轮番发生。龙泉青瓷博物馆内,纳米釉料技术重塑传统工艺;古堰画乡景区旁,数字游民敲击键盘与千年通济堰流水声共鸣——传统与科技、生态与创新的交融,青年之城的独特基因不断显现。

青年与老区的“双向奔赴”

“让更多有趣的灵魂愿意在秀山丽水落脚,实现青年与老区‘双向奔赴’、让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促互进!”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丽水市委书记吴舜泽的发言掷地有声。这座城市的雄心,藏在108个“青年发展型单元”、65%的青年创业市场主体等数据里。

青年“择一城山水而栖”,城市因青年而兴,因青春而活。在建设现代化的时代新征程中,丽水把青年放在重要位置:青年之于丽水,是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动“两个先行”创新实践的新生代“挺进师”和中坚力量。

从“引育留”全链条到“五助”创业生态,丽水构建起青年成长的“热带雨林”。“青年小店计划”通过金融、导师、流量扶持,孵化超1000家小店。云和木玩直播基地的蓝刘浩,凭借“零成本入驻”政策,将竹制品直播间做到月销30万元;莲都“凤起·城西里”夜市里,500余名青年摊主从练摊起步,不少也已升级为实体店铺。

凤起·城西里

半导体产业链吸引青年科技人才聚集,卫健系统“百千博硕计划”培育312名高端医疗人才,职业教育长学制试点让47.83%的学生实现“校门连厂门”。青田博士常笑君的百合种植技术,带动农户年产值超千万元——这些“单项冠军”企业,正重塑丽水的产业版图。

文学的味道,也改变了大山。畲乡网络文学村成为全国优秀网络作家开放文学创作交流基地,培养网络文学创作人才,孵化优质网络文学IP,推动网络文学向网络影视、网游动漫转化。景宁网络文学众创空间与番茄小说、纵横文学等5家网文平台共建“作家基地”,吸引张莱、祖若蒙工作室等7家名家工作室入驻,为广大青年文艺青年打造山水间的“理想国”。

畲乡网络文学村

作为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丽水面临着山区发展的挑战,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征程中肩负重任,如何跳出山区,创新思维?丽水让年轻人服务年轻人,以年轻人吸引年轻人,用年轻人的方式成就年轻人,逐步打造自循环、自生长的发展生态。

奔赴的力量,跃动在一个个数据里。2024年,有4.45万名青年成为丽水的“城市合伙人”;在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行榜上,丽水排名跃升至第40位,提升幅度全国最大,活力无限的“青年之城”“创业之城”愿景正逐步实现。

面向青年发出的“山水请柬”

“衷心希望广大青年企业家以‘会’为媒,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合作中收获硕果,成为丽水‘发展合伙人’;热忱期待更多青年企业家将目光聚焦丽水,走进丽水、选择丽水、兴业丽水,将更多优质项目、科创资源投到丽水。”在本次大会上,吴舜泽向全国青年发出热情邀约。

这封来自老区的“山水请柬”面向青年,既有“硬核”政策,也有不乏“温情”举措。  

数字游民“新势力”。作为浙江最年轻的地级市(2000年撤地设市),丽水正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但“不卷落户、不拼补贴”,而是在去年底推出了门槛低、受众面广、干货多的“支持数字游民发展八条举措”,以务实的、轻量化的方式吸引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政策出台短短一个月,丽水建成了6个数字游民基地,吸引400多位“数字青年”把“工位”搬到山水间,松阳松庄村古民居、遂昌天工之城(湖山老街)等变身为数字游民社区,全国41支团队通过“青年丽水杯”运营赛入驻,催生疗愈经济、认养经济等新业态。  

理想艺站——莲都区首个打造的数字游民社区

创业套餐“强链接”。2024年,丽水有序推进大学生“双进双留”工作,推出大学生带薪实习岗位3728个,吸引133个城市577所高校2428名学生来丽实习,吸引超390支团队4219名学生来丽实践。推出“青年丽水”职业体验官专业实习岗位699个,组织333名毕业班大学生进企业开展3个月以上职业体验,助力人才留丽就业。95后蒋俊杰放弃深圳工作,回乡用电商振兴青瓷产业,年销400万元的“蛇年纳福礼”文创,让传统技艺焕发青春。 眼下,丽水1273套青年公寓入住率超70%,公积金贴息、2.49亿元住房公积金提取、10.4亿元创业贷款,为青年创造出一个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生态圈”。

高校毕业生参与丽水“双进双留”实践活动

山水与青春的无限可能

大会落幕,青年企业家带走的不只是合作意向,更有一份“与山水共生”的发展共识。2024年,丽水新设经营主体5.53万户,45岁以下青年扛起大旗,占比突破六成。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市市场主体增长率从2021年的4.94%稳步攀升至6.17%,每0.01个百分点的提升里,都跃动着青年创新的脉搏。

龙泉望瓯·陶溪川

从曾经的“青年远行”到如今的“归巢筑梦”,丽水的蜕变在于读懂青年的渴望:在龙泉望瓯·陶溪川,青瓷拉坯与电子音乐节同台狂欢;在刘祠堂背历史街区,63万次小红书搜索让古巷重生;在“低空智联网”实验室,无人机掠过群山,绘制智慧城市蓝图……  

正如2025新时代浙江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名参会者所言:“这里既有千年窑火的温度,也有数字时代的锐度。”当更多青年选择与丽水共成长,这场“山水与青春”的双向奔赴,终将成就一座城市的无限可能。  

监制丨范波

审核丨邬敏

本期撰文谭主 吴承宇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
xw_hz · 2025-04-19 14:57 · 浙江杭州回复
双向奔赴,发挥作用,建设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