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善城有“范”丨“村BA”,何以重塑乡村社交圈?

    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县委报道组 陈浩 共享联盟·嘉善 周辰佳 丁雯怡 倪丹雅2025-03-20 22:05全网传播量52.8万
    00:00
    00:00
    012025年3月20日,嘉善县农村文化礼堂“村BA”揭幕战开幕,标志着嘉善新一年的“村BA”赛季正式开始。赛事已成为全民参与的活动,推动乡村振兴、赛事经济和乡村文旅发展。
    02嘉善“村BA”赛事中,各参赛球队互赠特色“村礼”,涵盖农产品、非遗文创等,成为赛事固定环节,增强乡村文化交流和认同感。
    03嘉善“村BA”带动了赛事特色集市经济的兴起,为百姓提供就业创业机会,释放农村消费潜能,同时“体育+”概念的融入,让赛事玩法更加多元。
    04“村BA”成为嘉善乡村的一种社交新方式,年轻人、中老年人通过篮球赛事聚拢,新老居民因篮球结缘,赛事重塑乡村社交圈。
    05嘉善“村BA”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正探索举办长三角邀请赛,邀请周边地区队伍参赛,进一步推广篮球文化和促进区域交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哎,今年的‘村BA’,你报名了吗?” “我家小子今年也下场打比赛了。” “今年咱们村,不知道能不能拿冠军。” ……春日渐暖,又到了好“动一动”的时候,嘉善的乡村也“热”起来了。

    年轻人们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苦练球技;中年人讨论起自家孩子的球技来,难掩自豪;村里老人们热衷看球,组团包车、走村串“场”看比赛;爱打篮球的新居民也加入进来,有的当起村里领队,有的成了技术后援,人人围着一颗“小球”转。

    3月20日晚,2025年嘉善县农村文化礼堂“村BA”揭幕战暨永泉杯天凝镇第十届TBA男子篮球联赛火热开场。嘉善新一年的“村BA”赛季,正式打响。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作为新晋土味顶流,“村BA”在嘉善广袤的乡村,掀起了一场文化和体育的变革。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嘉善“村BA”从农村里走来,如今更是向下扎根,成为全城百姓人人参与的一项全民赛事。

    今年,再看嘉善“村BA”的赛场,我们发现,除了带动乡村振兴、赛事经济、乡村文旅发展外,这一独具魅力的百姓品牌赛事,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新变化。

    土一点,再土一点

    “一路走来,一路花开,开出万紫千红美好时代……”3月20日18时30分,天凝镇洪溪村文化礼堂里传出欢快的音乐声。13名舞蹈演员跑跳着聚集到了球场中央,她们身着银色亮片点缀的五彩短裙,瞬间抓住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作为东道主,洪溪村的明星啦啦队“辣妈宝贝”,送来暖场舞 《一路花开》,将赛场氛围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去年开场舞龙,今年热舞开场!”77岁的镇东村村民徐秋凤吃过晚饭就赶来现场,早早占了个前排座位,“哟,今年还有送‘村礼’环节呢,这熟悉的‘土味’,没变!”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我们闻声看去,只见球场上,天凝镇11个村的球队代表,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竹编筐,装的都是自家村里最有特色的“村礼”,土味十足。糕饼、肉粽、雪菜、番茄、大米……“村礼”品种类型涵盖农产品、非遗文创、村企产品、旅游产品等,十分丰富。如今,赛前各参赛球队互赠“村礼”,已成为嘉善“村BA”的固定环节。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嚁!”随着哨声响起,比赛开始,当晚对战的双方分别是嘉善县天凝镇南凝村和镇东村两支球队。球场上,有不少年轻身影。18岁的俞晰文是凝南村篮球队的新队员,从小就爱打篮球,63岁的父亲俞先良也曾是村队队员。“这孩子,从小就爱打篮球。”俞晰文在县城读书,当晚俞先良特地开车跑了趟县城,把儿子接来参赛。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凝南必胜!凝南加油!”“镇东村队男儿制霸球场!”球场上,两村队员们突破、防守、投篮,紧张对战;观赛席上,两村自带的“拉拉队”也分庭抗礼,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村的拉拉队,这次来了30个人呢!”“我们村有40多个!”随着比赛的深入,现场氛围愈发热烈。“这记投球太赞了!”62岁的洪溪村村民顾梅森带着单反穿梭在观众席间,寻找不同的角度记录球赛的精彩瞬间。“现在哪里有比赛我就去哪里。”顾梅森说,自从县里的“村BA”火起来后,他拍的球赛更多了,如今已经拍下了上千个视频和照片素材。

    漫步赛场,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啦啦队、球员,还是观众、解说员,甚至宣传员、记录员,都是来自当地的普通村民。大赛还开通了网络直播,屏幕那头,有更多的村民,正在通过网络观看这场“村BA”赛事直播。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土一点,再土一点。这种“土到根上”的生命力,正是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的底气和优势所在。2021年至今,嘉善已连续三年系统性举办全县“村BA”联赛。联赛以村社为组队单位,以本地户籍村民、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直系亲属户籍在本村的居民为参赛运动员。去年,嘉善县农村文化礼堂“村BA”男子篮球联赛,动员了全县113个村社代表队,1300余名村民运动员,展开了近300场比赛。

    “我们要让‘村BA’更加有土味!” 嘉善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王忠伟说,全民皆参与,人人有事干,这就是嘉善“村BA”向下扎根的目标。嘉善的“村BA”,就是要让农村百姓都能参与到赛事的各个环节中来,把百姓的活动,交到百姓手中。

    新一点,再新一点

    “村BA”,怎么更好玩?

    到“文明凝好”集市上,免费理个发,做个身体健康咨询,或者配个钥匙;再逛逛乡村土味集市,看比赛之余,买点农副产品和非遗美食;要想多点互动参与,有体育集市等着你,参与投篮游戏,现场就能领取篮球文创周边小礼品。

    随着嘉善“村BA”的举办,赛事特色集市经济也在当地悄然兴起,为老百姓提供就业创业机会,释放了农村消费潜能。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洪溪村文化礼堂的篮球馆里,比赛正酣,赛场外的各色主题集市上,热闹非凡。“一,二,三,球进啦!阿姨,您太厉害了!”体育集市上,村里的投篮高手云集,一块钉了9个篮筐的篮板前,57岁的洪溪村村民王翠华一口气连进三球,迎来了现场村民的一众叫好声。“咱们村里,高手多着呢!”王翠华笑着说,顺手领取了投篮奖品,一个印着天凝篮球文创标志的手持小风扇。

    乡土集市里,本地非遗美食梅花糕、蛋卷等特色小吃飘香诱人,还有本地产的大米、菜籽油、土鸡蛋、雪菜等新鲜的“土特产”,引来众多外地村民驻足。嘉善市民沈女士左手一碗双皮奶,右手提了一袋新鲜出炉的鸡蛋卷,正打算再买点梅花糕。“比赛看饿了,正好吃一口。”她笑着说。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村民买得欢,商家也乐开了花。戴西港村村民卜宇超的小摊前,聚起了带着孩子的家长。盲盒小礼品、钩针小挂件、彩珠手串等手工制品,极受孩子们欢迎。“开市才半小时,就卖出了十几件小商品了。” 卜宇超直呼,球赛人气足,连带他的小摊生意也变好了。

    去年,嘉善就尝试在“村BA”中融入“体育+”的概念,提出将乡村运营、主题集市、农村文化、特色产业、农旅融合等不同内容与“村BA”联赛有机融合,碰撞出更多“化学反应”。今年,“体育+”的玩法更多元了。

    比赛中场休息,15分钟。一个个互动小游戏,让在场观众玩得不亦乐乎。“上半场谁的得分最高?”“洪溪吕家五兄弟是谁?”一场篮球文化问答,引得不少村民观众抢答。还有蒙眼投篮、障碍物运球挑战等等游戏环节,只要赢得游戏,就能拿到篮球周边“文创”。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今年联赛的创新点,不止一处。往年,嘉善都会在各镇(街道)辖区内举办预选赛,各赛区选拔出前2名的“村BA”篮球队,组成晋级县级总决赛的18支队伍。“今年我们的总决赛队伍扩容了。”王忠伟说,今年除了预选赛选出的18支队伍外,去年获得冠军的村所在镇(街道),可多拿到1个晋级总决赛的村队名额。

    基层文化活动坚持姓“村”,不容易。守正创新,是要领。当传统与时尚融合,当本土文化体育资源得到了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被注入了新元素、赋予了时代色彩后,它势必将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也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熟一点,再熟一点

    在嘉善的乡村,“村BA”正在成为一种社交新方式。

    “十年没见,儿时的玩伴都成家立业了。”戴立是嘉善县罗星街道亭桥村人,原本村里有个老篮球场,是他和同龄伙伴的专属球场,大家一起打球,一起长大。2013年左右,亭桥村的几十户村民陆续拆迁,戴立位于农村的家也搬进了县城的商品房。

    没想到一场“村BA”,让29岁的戴立跟村里小伙伴们,重逢了。2022年,在杭州研究生毕业后,戴立留杭工作了两年,一次,听家里人说起县里要办“村BA”,本村的村民都能参加,他二话没说报了名。和伙伴们重逢组队后,大伙又恢复了每周打球的习惯,去年,戴立又在嘉兴市区找了工作,如今回县里找伙伴们打球更方便了。

    受访者本人供图

    重庆姑娘刘小燕也因为热爱篮球,与嘉善县魏塘街道虹桥村结下不解之缘。32岁的刘小燕2012年就来到嘉善工作,住在了虹桥村。学生时代就爱打篮球,还入选了校队。工作后,打篮球更成了她最大的爱好。她发现,村里有个室外篮球场,一下班,她抽空就回去球场上转转。

    “球打着打着,就熟悉了,现在,他们都叫我‘一姐’!” 在众多男球员中,刘小燕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过硬的球技,也赢得了村里篮球队和篮球爱好者们的肯定。一次,村里篮球队要参赛,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刘小燕,便自告奋勇承担了村队的报名工作。自此,她便成了村里的新领队。

    “你啊,就是咱们虹桥村的‘一姐’!”69岁的虹桥村村民黄兴林总是笑着调侃她,只要听说有比赛,黄兴林就会来找刘小燕打听,再叫上一种老朋友去现场看,要是赶上得去邻村或其他镇(街道),村民们还会自发包车,一同前往观赛。

    嘉善人对篮球,为何如此情有独钟?

    共享联盟·嘉善天凝 供图

    嘉善其实有着深远的农民篮球文化。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嘉善县洪溪村便建立了一支以集镇窑业工人为主体的农民篮球队;1972年,洪溪“吕家五兄弟”摇着五吨水泥船到上海闵行割草,与生产万吨级的自由锻造水压机的工厂厂队进行友谊赛,一举得胜。从此“五吨”胜“万吨”的传奇故事被广为传颂。20多年前,嘉善县各镇(街道)就已陆续启动了延续至今的篮球品牌赛事,篮球运动红火,几乎村村都有篮球场。篮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嘉善人的成长。

    如今,“村BA”正在重塑嘉善的乡村社交圈。

    在嘉善“村BA”的赛场上,年轻人在打球,中老年朋友在看球讨论球,新老居民也通过赛场聚拢起来,外地女婿也能上场比赛。“平时爸爸话不多,我们一讨论篮球,他就刹不住车。”比赛间隙,俞晰文偷偷告诉我们,自从他加入了村篮球队,和爸爸聊天的次数都变多了,两人时常讨论切磋球技。

    “村BA”成了一种媒介,越来越多的人,在嘉善因篮球结缘。“听说嘉善的‘村BA’特别火,今年我也要去看看。”30岁的江苏人黄宇超在嘉善工作,是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设计实验室的一名工程师,平时也爱打篮球。去年,他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篮球赛,还和当地镇村的篮球队切磋了一回。

    眼下,嘉善“村BA”的品牌效应还在扩大,立足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正探索举办一系列“村BA”的长三角邀请赛,邀请上海、江苏等周边队伍,一起来打球。

    嘉善“村BA”,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3)
    潮客_24qwzg · 2024-04-05 23:41 · 浙江杭州回复11
    昔日深山贫瘠地,今朝热门露营打卡点。年轻力量注入,激活乡村经济,赞!
    潮新闻小编 · 2024-04-06 01:48回复
    在乡村,拥抱无限可能,创造无数希望。期待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回到魂牵梦绕的地方,用初心改变乡村面貌,用青春激发新的跃升。
    史努比dog · 2024-04-06 01:44 · 浙江杭州回复10
    年轻人的创意和行动力是改变的关键!希望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
    潮新闻小编 · 2024-04-06 01:50回复
    脚踏实地、一路前行,这就是青春的力量,向上的源泉。
    心向光 · 2024-04-06 01:28 · 浙江湖州回复11
    鲍鑫的创业精神真厉害,要是我也有一半的勇气和决心就好了
    潮新闻小编 · 2024-04-06 01:44回复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也可以的,小编为你加油!
    最新评论(40)
    李昌明 · 2024-04-06 16:56 · 浙江杭州回复
    年轻人创业,值得学习。
    永康钱江水务王忠宝 · 2024-04-06 12:50 · 浙江金华回复
    思路决定出路,年轻人确是不一般
    潮客_夏天的风 · 2024-04-06 10:29 · 浙江杭州回复
    年轻人的创业故事,闯地出了一片天,点赞!
    潮客_wpz5ro · 2024-04-06 08:56 · 浙江杭州回复
    乡村振兴,为年轻人点赞
    尉建根 · 2024-04-06 03:01 · 浙江绍兴回复
    乡村振兴,年轻人功不可没
    潮客_wc8wdq · 2024-04-06 02:59 · 浙江台州回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风帆666 · 2024-04-06 02:57 · 浙江杭州回复
    振兴乡村,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
    潮客_qu2mio · 2024-04-06 02:13 · 浙江丽水回复
    创新,闯出了一片天地,值得学习。
    潮客_w44b8n · 2024-04-06 02:09 · 浙江金华回复
    为年轻人的干劲点赞。
    潮客_wdj53g · 2024-04-06 01:17 · 浙江台州回复
    山村需要年轻人
    潮客_q4sbhe · 2024-04-06 01:13 · 浙江杭州回复
    不仅环保了,还赚了钱,真是一举多得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左手时尚右手市场!海宁这场展会亮点纷呈
    首善南湖·深一度丨打造嘉兴城东地标,甪里未来健康城来啦
    前两个月,嘉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