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人文读本”改版升级了! 除了在“春风悦读”“文脉赓续”“有艺思”“晚潮”等栏目继续推荐好书好展好剧,联动名家名作,加强与用户互动之外,我们还重点打造了文艺评论版块。 文娱中心的记者编辑,会针对一周的文娱热点,自己跑现场后的种种感受,说说有感而发的心里话,拒绝大道理,多点小剧透。 说不准还能和你一起,种草文娱生活好物。 新年新论,从今天开始。
哪吒与AI,这两个关键词,热门到让人无可逃避。
媒体的报道、社交平台的传闻、饭局上的闲谈,让人觉得,一觉醒来就将面对全然不同的明天。
饺子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近一个月,它的票房数据,几乎一日一新。
回到2015年,当《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时,我们尚不能以“国漫崛起”来描摹这一个例。等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爆款,到今天《哪吒2》票房登顶,再去例数过去10年的闪光时刻——《姜子牙》《深海》《白蛇》《长安三万里》……“哪吒”不止一个,它们是中国动漫产业持续蓄力的必然。
可以说,《哪吒2》是全行业托举的国漫之光,而且,这种托举并不局限于过去的十年或者二十年。
导演饺子的成长经历中,其实有中国动画的发展史。这里不讲它的源头,只从46年前的那座高峰说起。
饺子爱看诸多“全系列”动画片,他在采访中第一个说出的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全系列”。其中,包括《哪吒闹海》。
1979年5月19日,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公映,它片长62分钟,融合京剧、年画、壁画等中国传统艺术,以简洁有力的表达,呈现闹海的始末。它也以优质的表现赢得彼时的“票房”——首周观影人次突破千万。
这部与饺子同龄的动画长片成为其灵感起点,《哪吒2》也不乏致敬之处。
《山水情》剧照
看过《哪吒闹海》的饺子,也一定看过画家卓鹤君的山水。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全系列”中,有一部制作于1988年的动画片《山水情》——少年与老人开启一段师生之谊,高山流水,那是知音之遇。这部动画片中的山水背景画,出于卓鹤君之手。
在今天的“人文读本”中,我们读到卓鹤君的“文脉”故事。笔墨之间,有这位中国画大家的传承、追求、创新,还有往昔岁月中值得铭记的故事,当然也有饺子在动画片中看到的山石、草木、云水,它们都有墨韵淋漓的源起。
13年前,钱江晚报推出《文脉——浙江文化名人访谈录》系列报道,今天,当我们讲出卓鹤君的故事,已有近百位浙江文化界各个领域的宗师级人物,跃出各自的专业范畴,出现在大众面前。
同样是2012年,“春风悦读”也在杭州开启,让阅读的春风吹到今天。
作为中宣部全民阅读优秀项目的“春风悦读”系列品牌,已进入第13届。今天,“卓越初评委联盟”阵容公布,“年度图书100”出炉,潮新闻读者枕边书人气TOP10票选开始。
一场大咖云集的颁奖活动,正在即将到来的阳春四月里等候。
无论是探访文脉,还是推广阅读,我们试图长久地倾听、记录、传播,同时等待有心人来一场文化共振。
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不吝于厚待后来人。
很多国漫的后起之秀,都从我们的动画经典中汲取营养,并进行创新,包括《哪吒2》——
其视觉设计,融合了水墨、剪纸等传统艺术元素,对龙宫、陈塘关等场景的呈现既保留了传统神话的韵味,又赋予了现代审美的新意;
在叙事方面,作为中国文化记忆中永恒的少年,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永远是挺进和抗争的姿态,《哪吒2》保留其精神内核,但赋予他困顿、挣扎,以及不断在认知的迷宫中寻找出口的努力,哪吒有了当下年轻人的气质,获得共鸣,并引发时代情绪共振。
当然,传承与创新,若无积累打底、信念启迪、技术加持,连空想都是件困难的事。
《哪吒2》的爆火,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的关注,那些特效中所使用的动作捕捉、流体模拟、粒子系统……不易听懂,没关系,只要你震撼于敖丙的龙鳞、妖兽的蜂拥,哪吒重生的炸裂,便见证了技术的进步。
而且,这些进步中,有浙江公司的参与。一场鼎内大战,是影片高潮,部分特效画面,来自西子湖畔。而且,这种参与从《哪吒1》就已开始。
宇树的机器人 企业供图
最近,人人热议“杭州六小龙”,“文化+科技”是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词。
我们由哪吒看动画制作技术的进步,进而笼罩于AI的铺面而至。科技已不再是冰冷的话题,而是参与到了我们每天的具体生活。
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向巨变?其实,他人已有的实践与自我正在进行的实践,可以给出答案。如果一个人汲取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形成明晰自我判断,只需乐观行路。
浙江大地,自万年上山开始,史诗不绝。山水之间,又有“小龙”潜游。
未来如海,各行各业各有各的闹法。而文化,将是一柄利器。
(电影海报、剧照来自豆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