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猛,32岁,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景区大队南山中队副中队长。
12月1日,一大早6点多,天才微亮,身着“荧光绿”TPTU制服的房猛就来到路面,守候在南山路玉皇山路口。
当天7点,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发枪。
房猛在杭州女马现场执勤 受访者供图
西湖是这个山东小伙选择来杭州的原因之一,“以前就觉得杭州是座很美的城市,很向往。”2016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后,房猛就选择从北京来到杭州,成了一名交警。
保障西湖景区道路的畅通,更成为了他当下的奋斗目标之一。
房猛所在的南山中队,主要负责管理西湖景区南线,包括雷峰塔、净寺、太子湾公园等游客聚集的景点。每逢假期和周末,都会有大量客流涌入,尤其是在太子湾郁金香花期的时候。
“景区周边的道路,条件有限,游客一多,一定会对道路通行产生影响。”这就对道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守在路上,就成了房猛的选择。
为了让有限的道路资源最大化利用,房猛和同事们走遍了南山路的每一个角落,结合流量特点、堵点节点分布等,研究制定每个路口的细致管理方案。
几乎每个假期和周末,都能在南山路玉皇山路口看到房猛的身影。
房猛 受访者供图
站在路口,他就能最直观感受交通运行状况,“我们可以随机应变,利用手势、哨音、交通锥等及时调整交通管控措施。”比如,靠近净寺有一段路是三车道,房猛就会利用交通锥调整双向的车道数,提高车流较大的一侧的通行效率。
今年春季旅游旺季,南山路部分路段启用“限量”管控措施,劝离不符合通行规定的车辆,也成了他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更好地执法,房猛觉得,法和理当然重要,但“情”不可忽视。
“其实很多都是对政策不了解的外地车辆,我们就需要耐心的和他们解释政策。”房猛常常和自驾的游客说,堵在路上更是堵在心里,不如换乘公交绿色出行,玩得开心最重要。“司机们能感受到你的确是为了他们好,那你讲的话他们都会听进去。”
房猛正在帮助求助的游客 受访者供图
除了日常接处警和疏导交通,房猛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回应群众的求助。
今年7月,正在执勤时房猛就遇到了一位突感身体不适、头晕难耐的老人家。通过询问,他得知老人想上厕所却无法走动,二话不说将老人抱起,帮助找到洗手间,最后又为老人一家联系出租车。
西湖在哪里、雷峰塔怎么走、去断桥坐几路车、附近哪里能停车、哪里比较好吃……因为曾经在情指中心工作过,房猛养成了记路的习惯,辖区及辖区周边的地图全部印在脑子里。
应对五花八门的问路游刃有余,房猛开玩笑说,“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西湖的人之一。”他还给读者们推荐了一处西湖边小众的景点——南屏山,“山不高,人也不多,很舒服。”
受访者供图
在房猛的身上,还常备着一个药箱,包括碘伏、酒精、创可贴、纱布等在内,里面都是他自己根据经验配备的药物和器械。比如考虑到游客还要继续出行,甚至有拍照的需求,房猛特意准备了用于创伤的喷雾,“碘伏涂着影响拍照,喷雾清爽多了。”
在日常工作中,房猛还制定了情绪管理、规范用语等课程,进一步带动了TPTU队员的执勤执法规范化,让“荧光绿”成为西湖的一抹亮色。
房猛说,“都说西湖没有围墙,我们就是守着游客心里的安全‘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