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时一年做400张,老巷藏着爷爷奶奶睡过的床,也藏着最后一位棕绷匠

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 阮西内 海报设计 付思彦2024-10-01 23:01全网传播量46.2万
00:00
00:00

棕绷床是什么?

30岁以下的你,是不是第一次听说这名字?

但如果看到实物,或许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爷爷奶奶睡过的床。

棕绷床曾大红大紫,江浙一带好多人家嫁女儿,总会在嫁妆中备上一张棕绷床,寓意和和睦睦。

现如今哪里还能找到棕绷?

杭州长板巷藏着一位匠人,69岁的庞宪宝,做棕绷做了50多年,他说自己是这条街上最后一个棕绷匠。

“闪亮的手艺人”(专题戳这里)最新一期,去听听棕绷匠和他经历的那些年。

老店卖起土特产,贴补家用

记者 阮西内 摄

庞宪宝的棕绷店位于长板巷12号,距离潮王路地铁站不远。这是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店,店铺的门面很显眼——一块白色招牌,几个红字“庞宪宝天台棕绷”苍劲有力。

很多人停下来,排起了长队,却是在询问店门口甜酒酿的价格。

甜酒酿是庞宪宝的妻子余阿姨自酿,除了甜酒酿,店里还卖土鸡蛋、土鸭蛋、土蜂蜜。

几张做好的棕绷床,靠墙摆放着。

余阿姨一边招呼着老客,一边和记者介绍起店里的情况——庞宪宝依旧在做棕绷,从去年年底开始,他把工作室搬回了天台老家的村子里;至于长板巷的店面,卖的是刚做好的棕绷,顺带做一点土特产生意,补贴家用。

69岁的庞宪宝往返杭州和天台,或是把做好的床垫运回,或是去客户家中上门量尺寸、安装,急急忙忙也乐此不彼。

来店里买土特产的老人,好多是老朋友。

最多时整条长板巷至少有8家棕绷店,现在就剩这么一家了。

最火的光景:一年做床400张

记者 阮西内 摄

庞宪宝是天台人,有个当棕绷匠的姐夫。16岁那年,他跟着姐夫来到杭州西湖边,拜师学艺。

在那个年代,棕绷匠是一个很热门的职业,庞宪宝当初的想法很单纯:“手艺人不仅挣得多,还很体面,好找老婆。”

上世纪70年代,他在城东凯旋路上开了一家棕绷店。和其他棕绷匠不一样,他的手艺不靠沿街叫卖,多是质量取胜,靠着熟人之间的相互推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别人叫我们上门做棕绷床,从挑选木材开始,再到编棕线、制作床,所有材料都是手工的,一张床卖6块钱,还发工资、上门管饭。”

后来,他又把棕绷店搬到了长板巷12号。

上世纪80年代是棕绷最火的时候,一张棕绷床可以卖到30到50元。

“一年做一两百张是常态,最多的一年,做了400多张棕绷床。”忙不过来,庞宪宝喊来街上其他几位棕绷匠一起来帮忙,还给他们发工钱。

随着席梦思和板床的流行,棕绷床逐渐没落。庞宪宝带过四五个徒弟,都做了一年,纷纷转行。

庞宪宝也动过转行的念头,但考虑许久还是放弃了:“转行意味着重头开始,那时我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在上学,我没得选,只能在这条路上继续坚守。”

不曾想,这一坚守又是30多年。

一周做一张床,能用好几十年

记者 阮西内 摄

制作棕绷床,是一门技术活,又是一门体力活,工序复杂,耗时又耗精力。最难的是编织和固定棕绳,稍有瑕疵都会把棕绳绷断,前功尽弃,因此需要特别专注。

这些年,随着年纪渐长,庞宪宝常觉吃力,但他也总有坚持的理由。

记者 阮西内 摄

这些理由中,有手艺人的骄傲,有对棕绷的热爱,还有对老客们无法割舍的牵挂。

尽管年轻人不太知道棕绷,庞宪宝的生意一直不错。

找他订做棕绷床的有,请他上门去修棕绷的也有。

这些顾客中,大多数是老年人,有回头客,也会回头客介绍的新客,还有从北京、重庆等地慕名找上门的。

有一位老客找他做了一张床,一连帮他介绍了十几个人过来。这种认可,常让庞宪宝心下感激。

说到现在整个杭州会做棕绷床的可能只有四五个,年纪也都一大把的时候,庞宪宝感概他总有做不动的那一天。

下一秒,面对工作室里的那些木材、棕绳,以及自己熟悉的工具,他马上又认真起来——制作一张棕绷床,工期需要一周,但这张床可以用上七八十年,“用我一周时间,换三代人的七八十年,很值得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4)
镇上的狐狸 · 2024-10-02 07:43 · 浙江嘉兴回复
一张棕绷床,磨砺过爷爷奶奶的爱情,也安稳过三代人的睡眠,坚守这门闪亮的手艺,既是对老底子行当的热爱,也是对老客们无法割舍的牵挂,更是对泛黄时光的眷恋与念想。
潮客_24qw4x · 2024-10-02 05:58 · 浙江杭州回复
传统工艺,希望能一直流传。
潮客_24qwx5 · 2024-10-02 05:28 · 浙江杭州回复
庞师傅的店,成了老杭州的记忆。
小雨cherry · 2024-10-02 05:13 · 浙江杭州回复
棕绷床的质量,真是没得说。
龙飞凤舞 · 2024-10-02 04:58 · 浙江杭州回复
老手艺人的坚守,让人感动。
潮客_24qw4w · 2024-10-02 04:48 · 浙江杭州回复
一周做一张床,能用几十年,值!
龙凤呈祥吉祥三宝 · 2024-10-02 04:27 · 上海回复
这样的传统手艺,真是宝贵财富。
潮客_fwwrg · 2024-10-02 04:27 · 浙江嘉兴回复
爷爷奶奶睡过的床,满满回忆。
潮客_2c8whp · 2024-10-02 04:27 · 浙江杭州回复
庞师傅的手艺真难得,希望传承下去。
潮客_6rdgos · 2024-10-02 02:06 · 浙江金华回复
一张棕绷床,一位老匠人,散发乡愁满满!
在下徐四郎请安 · 2024-10-02 01:55 · 浙江杭州回复
这床唤起了我的古早记忆,以前我家有一张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专题
专题|致敬时光匠人,全城寻闪亮的手艺人
相关新闻
“刀磨得这么好的,全杭州没几个”,东清巷杜继坤的粉丝为啥那么多
外婆留下的碗哪能修,父亲惦记的修面哪里有,全城寻“闪亮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