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9月25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新华社浙江分社指导,中共嘉兴市委主办的2024“红船论坛”在嘉兴开幕。
本次论坛汇聚党政部门、学术界、媒体、智库、民间各界代表及海外专家等20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对浙江二十年来发挥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会上还发布了“中国(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指数”。指数显示,在全面领先型城市中,嘉兴、湖州两个非GDP万亿级城市表现突出。同时,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兴在城乡共富方面表现突出,多项指标排名第一。
几个嘉兴普通人,讲述了一个个小幸福
“在我们嘉兴坐公交,再远的路,刷卡都只要一元,一路已分不清城市和乡村的界限。”会上,作为嘉兴首批城乡公交驾驶员,嘉兴市国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员工庄正新分享了自己与嘉兴101路公交的故事。
庄正新。 主办方供图
嘉兴101路公交,被誉为“开往春天的幸福班车”。
从最初的中巴车到后来的大客车,再到现在的新能源车,从过去车上满是进城的农民,到现在坐着公交去乡村旅游的城里人,庄正新真切感受着嘉兴城乡发展的脉搏。
2008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2009年,实现城市公交、城乡公交票价一体化;2021年,基本实现全市域公交一体化。
带领村民集中力量发展集农业、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这是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陆荣杰带来的乡村高质量发展故事。
从杭城“大厂”辞职回乡,成为海宁“新农人”,通过“园艺+互联网”的模式,打造了高效绿色的C2B新农业生态,这是浙江塔莎园艺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天云带来的绿色共富故事……
2023年,嘉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000亿元关口,达到7062.5亿元;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43元,居全国336个城市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1.53:1,全省最低,“统筹城乡看嘉兴”成为嘉兴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浙江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嘉兴的发展正是浙江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一大缩影。
2023年,浙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0329元、40957元,分别连续23年和39年领跑全国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降至1.96,连续11年呈缩小态势。
纵观全省,浙江正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开创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新局面。
“50年前,我在嘉兴红船边拍下了结婚照;50年后,我又带着儿子、孙子来到红船边留影。”会上,专家李君如以一段小故事开场,讲述了自己与嘉兴以及浙江的渊源。数十年时光,他深切感受到了浙江的沧桑巨变,也对城乡融合发展有了更具象化的体验。
李君如认为,接下来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时,既要有“制度建设”自觉意识,又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另有专家则提出,要走农业农村率先突破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逐渐形成以能人创业为先导、进而带动大众创业的共创机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