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下新的店面,新店和老店分批装修,对接下半年的供货商……夏季店休的“周记炒货”提早开始忙碌。
几乎是无缝连接,在奔波和忙碌中,下半年的炒货旺季又要开始了。
再过几天,店主周召宽和大女儿周婷婷就要去临安收山核桃了。到了9月中旬,周老板还要赶去河北迁西收板栗……
夹城巷7号、周记炒货、栗子券,三个关键词拼凑出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炒货店与杭州这座城的情愫。
笑称自己是“炒二代”的周婷婷开始思考并立下目标。“我们要把这家店,这块招牌,一直做下去。”
“周记炒货”送了十年的栗子券还会再送吗?新店又会开在哪里?
父女俩的笑容融在一起,想法碰撞,这家我们长期关注的宝藏小店此刻焕新。
此前,我们已经关注4家宝藏小店直面挑战的“焕新”故事。(【专题】小店焕新,它们身上有哪些宝藏点)
往年市民排队买栗子。受访者供图
栗子券会一直送下去
今年的糖炒栗子会很好吃
夏天是炒货店的淡季,买炒货的人少,板栗、核桃、瓜子等也都还没收获。
端午节前后,卖光所有的炒货后,店里就会把柜子等一并收拾起来。店铺则短暂地租给卖水果的摊贩,摊贩把西瓜、葡萄、桃子等夏日水果,往地上一堆一放,就这么开始卖了。由于店租会比一般店面便宜,水果卖得也便宜些,来买的市民不少。
8月中旬,水果摊贩撤摊后,周召宽一家就忙碌起来了。
“今年打算把整个店都重新整修一下,柜子要新做一批,灯也要换,想把店布置得更温馨点。”站在自家招牌下,周召宽跟潮新闻记者讲述自己的想法。
“周记炒货”夹城巷店装修现场。徐灿宇/摄
除了这家一直被很多杭州人记住的老店之外,这个夏天在建国北路与凤起路交叉口的双牛大厦边,“周记炒货”一家新店也完成了装修。
“等下周我们去临安收完山核桃回来,店就要开门了。”周老板说,等山核桃开炒,糖炒栗子也就不远了。
炒制山核桃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9月份,周召宽的行程很赶。
月初去临安收山核桃,预计要待两周。然后再去迁西收板栗,来回也要一周。再就是回来炒山核桃、炒板栗了。
“今年山核桃的产量不好,估计要涨价。不过,迁西板栗是大年,量大,品质也很好。”周召宽今年打算去迁西收50万斤新鲜板栗。
至于大家关心的栗子券,周召宽很明确地说,“会继续送,预计还是送8万斤。”他说,给老年人送栗子券这件事会一直做下去,而且新店也会送。
如果算账,糖炒栗子这一项,“周记炒货”实在赚不到钱。即便如此,一家人对送栗子券的意见高度一致:要送!
“前几年,一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他不认得家人,也记不住回家的路,但总记得要来买半斤栗子。”周婷婷说,这可能就是坚持送栗子的意义。
2023年11月,连续多年送出栗子券的周召宽被授予“杭州好人”称号。
老周把这份荣誉看得很重。
“是这座城市给我的荣誉。”
“炒二代”准备管理新店
接棒历程是学习,也是创新
和爸爸的沉稳不同,周婷婷热情活泼。
她主动向家里提出,想去试着管理新店。
谈起新店,婷婷眼里放光。这个夏天,她已经把建国北路与凤起路交叉口那一带逛了遍。
附近有多少个小区?新店距离地铁口要走几分钟?路怎么走最近?以及附近有多少家同行炒货店?这个年轻人都摸清了。
周婷婷说,做这些功课不是为了去抢同行的生意,而是要让自己快速了解那一带,在销售策略和备货方案上可以提前考虑。
受访者供图
“和老店相比,新店更靠近市中心,客户群体也从社区居民,变成居民、白领上班族和学生等。”她说,想让每类人群都能在店里找到喜欢吃的炒货。
在种类上,她打算做一些年轻人喜爱的,比如芥末花生、麻辣瓜子之类。
对于管理新店,周婷婷踌躇满志,但也难免忐忑。“就怕新手上路会出错。”
周婷婷近照。徐灿宇/摄
不过,周召宽对女儿去管新店挺放心。
“她从小就在店里长大,上大学之后就开始处理店里的很多事了,工商手续啊,税务手续啊,这些我们都不懂的,全靠她一点点学,一点点琢磨出来。”爸爸其实早已看到女儿的潜力。
“我终于也要做店长了,我跟我爸说,要给我涨工资。”婷婷笑嘻嘻地说。
真心待人,认真做事,这是她眼里开好一家店的诀窍。
“我会朝着目标去的。”她说。
未来,婷婷打算把炒货卖到网上去,开启糖炒栗子全城配送服务。“但不管再怎么变,我们的口味肯定不会,对待客人的态度不变。”
受访者供图
亲历政务服务提速
“宝藏小店”折射出的时代印记
“新店开张的很多手续都只需要在线上就能完成,线下办理也很顺畅。”周婷婷特别提到了小店在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方面的获得感。
很多人认为小店能开好,取决于店主的决策、产品的优劣以及购买人群,却常常忽略了政府服务和营商环境的存在。
周婷婷说,七八年前她帮店里办一些证照还需要背着双肩包,带上十几页的材料,还不一定能办好。随着“最多跑一次”“浙里办”等便民的政务服务推出,小店经营变得更容易了。“不用丢下生意跑东跑西,很方便。”
另一方面,从新冠疫情开始到现在,杭州推出很多有助于营商环境发展的政策,实实在在帮助小店。
受访者供图
“周记炒货”就享受到了房租减免,员工社保减免以及过节留杭的补贴。
“让我们小店降本就是在给我增效益,有时候补贴的钱可能不多,但让我们开店的心里感到暖暖的。”周婷婷说,惠企小店的政策有不了解的地方去询问,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帮助和指导。
对于杭州来说,“周记炒货”带来的是烟火气和炒货香。对于“周记炒货”来说,三十多年间能在杭州扎根,并成为一家宝藏小店,也是一种幸运。
就像周召宽和周婷婷共同的愿望那样,希望“周记炒货”能够成为这座城里的小小印记。
“我相信未来会更好。”周婷婷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