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摆摊惨败,潮新闻记者在武林夜市的“最后一战”,成绩单刚刚揭晓

潮新闻 记者 方力 童静波 施雄风2024-07-14 11:56全网传播量26.1万
00:00
00:00

7月13日周六晚,雨水按下暂停键。杭州武林路上人潮涌动。

两次摆摊惨败(专题报道戳这里)的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再次打包货品,请来小伙伴助阵,来到这里“最后一搏”。

我们最后的战绩现在和所有人报告:4个半小时卖出34条手链,营业额突破千元。

小伙伴们都尽了全力,最后吃到夜市爆款芋圆作为劳动的犒赏。

更大的奖赏来自成就感——

纯手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褒奖。两次血亏,吸取教训,终于成功的价值感弥足珍贵。

记者 董旭明 摄

刚布置好摊位,就有顾客上门 

7月13日雨水一大早就打卡,淅淅沥沥持续到下午,好在傍晚时分雨停了。

傍晚5点半,武林路已一派热闹。

记者 方力 摄

前一天,记者提前踩点。武林夜市的管理方很给力,给我们提供了武林路和龙游路入口处一个黄金摊位,人流非常密集。

为了不辜负这份“厚待”,我们准备了时下最火的各种水晶款手机链,还拿出了非常重工的“萌粒款”吸引客户。

除此之外,我们还特邀了一位口才了得的同事助力,希望这一次一炮而红。 

管理方协助布置摊位,当质感的淡蓝色绒布一铺,头顶两盏白炽灯一打,氛围感瞬时拉满,手机链也显得更加精致和闪耀。

我们刚刚展陈好一部分手机链,就有顾客上门了。

记者 方力 摄

“好闪好漂亮,价格也良心。”一位年轻小姐姐果断拿下其中一款萌粒手机链和波西米亚羽毛款手机链,2串共计105元。

如此好的开场让我们忍不住击掌庆祝。

没一会儿,第三条链子火速被秒,而此前两次出摊总共不过3单。这下我们信心大增,赶忙将所有手机链全部铺陈好,迎接一波又一波顾客的目光。

记者 方力 摄

有外地游客下单,当作来自杭州的礼物送给老家的女儿

我们3人自动分成2组进行销售接待,节奏快得超乎意料,最主打的款式几乎一扫而空。由于太过繁忙,我们原计划在现场制作的互动环节,根本没有时间开展。

记者 董旭明 摄

暮色四起,武林路上愈加熙熙攘攘。不少游客在印有“烟火武林匠心夜市”的青绿色墙面前拍照打卡。

我们的手机链小摊也融入了这人间烟火。

“好看的手机链都是纯手工制作,每一款都是独一无二,来看一看选一选。”根据摆摊大咖的指点,这一次我们大胆吆喝。

对特别纠结的客户保持耐心,有位小姐姐在摊位上徘徊了近半小时,试了几乎所有的款式,最后成功帮助她确认了第一眼心动的那款。

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来杭州旅行的小情侣,买了2串40元,用现金进行了支付。这也是当晚我们唯一一单现金收入。

还有一对外地夫妇几乎看得眼花缭乱,最后选了一条粉嘟嘟的可爱款,打算送给女儿,作为一份别致的来自杭州的礼物。

晚上九点半,天空飘起雨丝,本场最大一笔客单量诞生了:200元!两串挎包长链加上三串手机链,两位结伴的小姐姐挑选良久,全部收入囊中,除了买给自己的,也作为礼物送给其他小伙伴。

两个小姐姐品味很好,得知我们是体验摆摊,马上和我们加了微信,期待后面有更加闪耀独特的款式出炉。

记者 董旭明 摄

四个半小时营业额破千元,腰酸腿疼都值了

晚上九点半,夜色浓郁。我们隔壁大排长队的爆火芋圆摊位售卖一空。

人潮渐渐散去,一个小伙子收拾好物料拉上推车走了。

“我们团队7个人每天只能做这些量,每天都卖光。”小哥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们在网上有两百万粉丝,主打直播卖货,线下则是为了回馈粉丝。而我们对面的小酒吧摊位,年轻人们正坐在天幕下品尝着现调鸡尾酒,夏日夜晚的松弛感拉满了。

站立了4个小时的我们已经腰酸腿疼,不过依然打算坚持到最后。

晚上十点战况出炉:当晚流水收入共计935元,总共卖出32串,23单,最便宜的10元,最贵的65元。再加上我们发布朋友圈后收到的两笔线上订单,总营业额突破1000元。

相比前两次出摊的惨淡,这一次可谓爆发式丰收。

记者 董旭明 摄

再细算账本,扣除售价70%左右的成本,毛利大概300元左右,这是在不计入同地段不菲的日均摊位费前提之下,以及我们投入的人力。

这样来看,其实利润率不算高。我们的手链材料费本身较高,零售定价略低,平均在30元左右,还有纯纯的十元福利款。如果是正常的市场出摊,应该要控制材料成本起码在40%以内,这样加上摊位费,才能保证有30%的利润。

最资深的摊主,也从用心的小白起步

武林夜市的负责人叶连忠全程都在观摩我们练摊,他评价,“像是长期的摊主在这里充满热情、用心地经营”。

他说,规范的夜市,黄金的摊位,这些前提条件满足,可以让摆摊事半功倍。武林夜市近400家摊位,平常客流量一天有6-8万人,周末可以达到10万人,节假日15万人以上。

记者 董旭明 摄

“在这个卧虎藏龙的摆摊江湖里,几乎每一个摊主都有自己的独门生存之道,否则就会被淘汰。最资深的摊主已经摆了十多年,但最初也都是和你们一样,从小白起步的。”叶连忠说。

比如做编绳的摊主刘小庆,在这里做手工11年了,她培养的几个徒弟也在这里自立门户了。“我以前在工厂上班,一开始摆摊不停试错,从只编一些几十块钱的低端产品一步步发展,随着顾客的品味和眼光提高,也促使我增进技艺,不断探索,生意也越来越稳定,现在我的重工款手绳一条可以卖六七百元钱,追随者和老客非常多,他们说我比珠宝店的手艺还要好。”刘小庆留着利落的短发,是武林夜市的工匠之一。

记者 方力 摄

另一位书法摊位的匠人方超,白天一对一教人写书法,晚上摆摊卖书法小扇、书签,一坚持也很多年了。对他们来说,摆摊和手艺相辅相成,已经成为一个长久拼搏的事业。

“小吃流量很大,但我更看好文创、手工产品的长久生命力。” 叶连忠说,现在年轻人越来越看重参与式消费、体验式消费、沉浸式消费,武林夜市也像是一个流量景点,这里不止有体验购物,更多的是慢下脚步,拍个照打个卡,留下杭州的城市记忆。

记者摆摊的黄金位置在武林夜市2.0区块,这里的市集吸纳了100多位原创品牌,经常做品牌快闪的潮流活动,因此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

我们的三次练摊,从低谷到高峰,从失败到成功,尽管时间只持续了短短一周,但这7天的亲历和感受都很丰富,摆摊这件事,是生存也是热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24)
思念抑制不住 · 2024-07-15 09:59 · 浙江杭州回复
虽然累,但看到成果,一切都值了。
潮客_qrmhbc · 2024-07-15 09:49 · 浙江杭州回复
每次进步都是新的起点,从零到千,你们做到了。
潮客_24qwxz · 2024-07-15 09:14 · 浙江杭州回复
摆摊不易,但你们的热情与耐心让人点赞。
潮客_24qwx5 · 2024-07-15 09:08 · 浙江杭州回复
从新手到熟手,每一步都不易。只要用心,平凡也能闪耀。
潮客_3razh2 · 2024-07-15 09:03 · 浙江杭州回复
成本控制是门学问,你们的实战经验值得分享。
潮客_dsbth5 · 2024-07-15 09:03 · 浙江杭州回复
看到游客把你们的手工链当作杭州的记忆,瞬间感动了。小小的摊位,大大的心意,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春意渐浓 · 2024-07-15 08:52 · 浙江杭州回复
杭州的夜市真是人间烟火气的缩影,每一分钱都是努力的见证,加油!
潮客_z3a7h2 · 2024-07-15 08:44 · 浙江金华回复
用心做事总会得到回报,恭喜你们终于在武林夜市大放异彩,纯手工的魅力无法抵挡。
可口可真乐 · 2024-07-15 00:03 · 浙江湖州回复
摆摊不易,生活不易
潮客_wzet75 · 2024-07-14 22:54 · 浙江绍兴回复
体验生活的不易,加油
潮客_wx7nqm · 2024-07-14 22:51 · 浙江杭州回复
拷摊不是那么客易的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