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美日印澳发声明:5年内将向印太投资500亿美元

    上观新闻 张全2022-05-24 11:30全网传播量3.9万
    00:00
    00:00

    24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首脑会谈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举行。会议重申建立“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目标,力争今后5年向印太投资约500亿美元发展基础设施,并推出“印太海洋领域感知伙伴关系”等倡议。

    分析认为,此次会议是在俄乌冲突持续、美国开展大国竞争的双重背景下召开的。与各方加强政策协调、扩充“四方机制”合作内涵、配合“印太战略”制华,成为拜登政府当务之急。会议不出所料,仍有操弄涉华议题的色彩,美国的战略用心值得警惕。

    同印度“沟通搭桥”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于2007年成立后曾沉寂了很长时间。2017年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这一机制再次重启,针对中国的成分不言自明。

    近几年,“四方安全对话”在机制化道路上步步推进。先是2020年四国时隔13年首次举行联合军演,接着又于去年在华盛顿召开首次线下首脑会谈。而今天,第二次线下首脑会谈如约而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对美国总统拜登而言,在对俄乌冲突倾注几个月注意力后,终于可以借此次会议强化新的经济和军事伙伴关系,应对崛起的中国。

    综合舆论分析,此次会议有以下几个关注点:

    首先,这是俄乌冲突背景下的一次会议。由于印度与俄罗斯存在能源、军事等利益纽带,未加入西方对俄谴责行列,美国如何同印度“沟通搭桥”,确保“四方机制”的政策协调顺畅,成为首要看点。

    根据公开活动的报道,东道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会议伊始谴责了俄罗斯,表示不应允许类似事件发生在印太。拜登同样在开场白中谴责俄方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历史上的黑暗时刻”,并重申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新当选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将延续澳方外交路线。而印度总理莫迪则对俄乌战事只字未提,仅仅强调“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高级研究员辰己由纪表示,“四方机制”发展至今,各方都意识到涉及硬性安全问题时,机制并未充分发挥潜力。因此,此次会议如何强化这一机制,使其在某些政策协调领域保持可行性和稳健性,尤其确保印度在这些领域的持续参与,成为一个重点。

    除印度之外,拜登政策协调的另一个重点国家是澳大利亚。该国刚刚经历大选,新总理阿尔巴尼斯周一宣誓就职后火速赶赴日本参会,足见对“四方机制”的重视。拜登借机送上关切,还不忘调侃一把:舟车劳顿,睡着也无妨。

    阿尔巴尼斯在发言中指出,澳大利亚新政府的优先事项将与“四方机制”议程保持一致。他主要谈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关切,并未言及中国。分析认为,眼下中澳关系仍然艰难,中国与所罗门群岛达成安全协议后,更让澳大利亚警觉。美国或趁机发动外交攻势,拉近与澳大利亚新政府的关系。

    “印太战略”能否做实?

    其次,此次会议也恰逢拜登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推进“印太战略”之际。“四方机制”如何配合美国的整体战略,在涉华问题上如何做文章,牵动舆论视线。

    从联合声明以及公布的会议成果中,不难看出些许端倪:

    第一,四国重申建立“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目标,力争今后5年向印太地区投资约500亿美元发展基础设施,并确认将支援面临债务问题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推出“印太海洋领域感知伙伴关系”倡议,更快地为四国及其区域伙伴提供关于地区水域实时情况的清晰影像。

    第三,将继续向该地区提供疫苗,并支持一项1亿美元的设施助力印度的卫生保健部门。

    第四,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奖学金计划、卫星数据共享、加强区域供应链、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网络安全能力等。其中,会议发布的《关键技术供应链原则共同声明》将推动四国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

    英国广播公司(BBC)等舆论认为,虽然四国领导人可能不直接提及中国,但中国议题无疑是贯穿会议的核心。

    例如,在基建方面加大投入,隐含了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图;联合声明中写入新冠疫苗合作,同样是针对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的中国;海事倡议既是瞄准中国庞大的捕捞船队,又涉及影像和情报共享,将对地区安全产生潜在影响;至于四国发挥科技优势在尖端技术、制药等产业链领域的合作,早已被表述为对华竞争的“关键战场”。

    分析认为,拜登此次亚洲之行的重要目的依然是“拉圈子”和做实“印太战略”,因此不遗余力推动“四方安全对话”,一方面强化与盟友、伙伴的关系,一方面将议题涵盖安全、外交及经济等更广泛的领域。不过,它的效果以及美国资源投入的意愿仍是未知之数。

    《印度快报》指出,“四方机制”雄心勃勃的计划早已有之,但过去一年推进倡议的难度更为明显,进展甚微。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副主任迈克尔·库格尔曼说,“四方机制”尚未将韩国吸收为一员,也没有吸收东盟成员成为“四方+”。这是因为上述国家,乃至参与“四方机制”的国家都与中国有大量贸易往来,它们努力避免与北京发生任何直接对抗。要让更多参与方成为制衡中国的主要力量,“四方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外交部23日指出,亚太成功的密码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对抗。亚太应该成为和平发展的高地,而不是地缘政治的角斗场。企图把亚太阵营化、北约化、冷战化的各种阴谋都不可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