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据贝壳公告截图
5月5日,贝壳(NYSE:BEKE)发布公告称,拟将其A类普通股以介绍形式于港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同时继续在纽交所保持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值得注意的是,贝壳本次回港采用的是“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方式,这也是首支采取这种方式回港的中概股。
此次贝壳回港主板上市,不发售新股及募集资金,待港交所最终批准后,预计将于5月11日开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2423”。
以介绍上市方式于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贝壳此次回港采用的是“介绍上市+双重主要上市”方式,不涉及新股融资。贝壳认为,申请以介绍上市方式进行双重主要上市属合适且有利,使其能够分享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及香港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投资者基础带来的裨益。此前贝壳已于2020年8月13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BEKE”,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金融律师董毅智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介绍上市(way of introduction)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而双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是指同一家公司在两个证券交易所同时挂牌,且同时满足两地对上市公司的各项监管要求,目前在A股、港股同时挂牌的众多“A+H”公司就是典型的双重主要上市案例。介绍上市与双重主要上市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与一般IPO相比,介绍上市的规则适用主要体现在募资、股份成分以及融资限制上。安信证券表示,“介绍上市”的优点是速度快、没有承销环节,再融资价格根据上市后定价。“介绍上市”相较于首次公开招股上市,已有一定数量的公众投资者,且不涉及集资,在另一地区的交易所已有完备的上市记录,审批上市的过程会比较快,审批口径相对比较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其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入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的认定名单。根据规定,若是连续3年不能满足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要求,将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另外,天目新闻记者发现,近一年来,贝壳的美股股价一路走低,自2021年起,市场便传出贝壳回港上市的计划。
图据贝壳股价截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在SEC的监管压力之下,中概股需要找到一个新的资本市场。相比之下,港股就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贝壳在港股进行双重主要上市,可以缓解美国相关监管政策所带来的风险。
前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与传统IPO不同,介绍上市是已发行证券的企业申请上市所采用的方式,上市初期不发行新股亦不筹集新资金,上市6个月后再融资,介绍形式不涉及新股融资,适合现金流充裕的企业。
在公告中可以看到,截至2021年底,贝壳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和短期投资总计561亿元。
此外,招股书还披露了贝壳最新股权架构,其中彭永东持股4.8%,单一刚持股2.7%,腾讯持股10.8%。
中概股回流风潮已至
在此之前,今年3月10日,蔚来汽车(NYSE:NIO/09866.HK)也曾以介绍上市方式回港二次上市,4月22日,知乎(02390.HK/ZH.US)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上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4月,一些中概股公司已经以介绍上市方式回港二次上市或者双重主要上市方式。目前来看,采取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股公司仍为数不多,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行业。
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两个市场均为主要上市地,即使在一个交易所摘牌也不影响在另一交易所的上市地位,更能保护股东利益,未来可能进入港股通。
董毅智告诉记者,从政策上来说,港股的双重主要上市有着更严格的监管需求,因为其更类似于IPO,而如果仅仅是作为二次上市,因为在海外已经有监管存在,香港联交所会采取更为宽松的监管模式,且有多项豁免和优待政策。例如二次上市允许上市公司保留现行VIE结构及不同投票权架构,但需满足一定要求(已上市板块、已上市时间和市值规模等),同时为符合条件且想要回中国市场融资的公司提供办法指引。
董毅智认为,从介绍上市的特点来看,其在一定时间内摒弃了融资需求,快速上市的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完成上市公司的重大重组,也因此在具体交易安排中会涉及到所发行债券的转让、担保事项的变更等问题,此前也有特殊案例采取了部分私有化后再介绍上市,体现了较强的便捷性和时间效益。从目前中概股回归的情况来看,介绍上市或将成为上市公司短期无融资需求情况下重组安排的备选方案。
“考虑到未来稀释地缘政治风险的因素,想必会有更多中概股公司回港上市,而介绍上市也会被更多公司考虑。”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但上市方式不是最重要的,利润增幅是不是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才是根本的因素。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