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据央视新闻,并编译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3月2日,欧盟官方公报显示,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
而在此之前,据新华社消息,美国等西方国家26日发布联合声明,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支付系统之外,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措施,以防其配置国际储备削弱制裁措施造成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董昀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动用SWIFT制裁是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的“核武级”金融制裁选项,预计将对俄相关跨境金融交易产生重大影响。
SWIFT制裁也将冲击自身
图据SWIFT官网
在SWIFT官网可以看到,作为一家全球性同业合作组织,SWIFT总部位于比利时,是世界领先的安全金融报文传送服务机构。
SWIFT为社群提供报文传送平台和通信标准,并在连接、集成、身份识别、数据分析和合规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SWIFT的报文传送平台、产品和服务对接了全球超过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跨境大额支付交易要依赖SWIFT系统。
SWIFT虽然强调了其“作为合作组织的中立和全球性特质”,但也逐渐被西方国家用作经济制裁的手段之一。根据中金公司的研报,伊朗在2012年被剔除SWIFT系统后,就陷入“金融孤立”状态,并由此带来“经济孤立”的冲击,伊朗人均GDP在2012年达到7928美元之后,目前已降至3115美元,降幅接近70%。
此前,欧盟各成员国对于是否采用SWIFT意见不一。据央视新闻,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曾在2月25日表示,是否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网络之外的讨论仍在继续。某些欧盟成员国对彻底将俄罗斯排除出这一系统持保留意见,因此这一讨论还将继续,欧洲央行接下来也将就这项议题进行评估。
董昀认为,欧盟之前的犹豫也有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将导致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一些经济活动没办法正常开展,而欧洲的能源供应高度依赖俄罗斯,同时俄罗斯也是世界上大宗商品的重要供应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把俄罗斯排除在世界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对西方国家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不赞成用制裁手段解决问题,更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实践早已证明,制裁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不仅造成经济上“双输”或“多输”这个局面,还会干扰影响政治解决的进程。
CIPS会迎来新机会吗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宣布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支付系统之外后,有声音认为这将是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机会,真是如此吗?
图据CIPS官网
所谓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IPS),是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类支付系统。该系统于2012年4月开始建设,截至2021年末,CIPS系统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CIPS系统共运行250个工作日,累计处理支付业务334.2万笔,同比增长51.6%;金额79.6万亿元,同比增长75.8%。
“CIPS不能完全与SWIFT划等号,不是相互替代关系,而是相互合作关系。”董昀表示,CIPS是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的另一半,即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系统。CIPS这样的资金账户系统,主要负责资金流动,而相应的信息流——报文传输部分,可以走CIPS内部系统,也可以在机构之间用SWIFT来传输。
据董昀介绍,在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SWIFT属于支付指令报文体系,提供信息网络进行通讯并交换标准化金融报文。剔除SWIFT的银行依然可以用传统的交易方式或者其他报文系统来替代,尽管效率低、成本高,但交易仍能进行。而中国的CIPS包括了报文系统,并在报文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现行SWIFT报文的转换要求,便于跨境业务直通处理,但需要与SWIFT连接才能完成国际支付清算业务。
“虽然CIPS不能完全替代SWIFT,但仍然是一个扩大认可度与使用度的机会。”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金融律师董毅智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另外借助“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的机会,也可以促使各国银行逐步加入该系统。
“目前,世界各国进行经贸往来仍然需要以美元作为中介,这是不可避免的。”董昀表示,“俄乌冲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测窗口,使我们认识到了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从中长期来看,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着眼未来的战略性举措。随着CIPS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也能得到很好地维护。”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