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发酵中。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表示,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紧张关系加剧,全球化肥供应可能出现短缺。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均为化肥生产大国。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国,世界第二大钾肥出口国,磷肥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是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依赖俄罗斯供应天然气的乌克兰化肥工业将陷入危机之中。2月16日起,乌克兰停止了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矿物肥料的铁路运输,进一步加剧全球钾肥供应紧张局面。
2月23日,A股钾肥相关上市公司表现强势,富邦股份涨停(19.96%),浙农股份涨停(10%),三孚股份上涨5.27%,东方铁塔上涨3.42%,亚钾国际上涨1.86%,盐湖股份上涨1.64%。
国内生产企业将充分受益
钾肥是农业种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肥料。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钾肥价格一路上涨不断创新高,近期也维持高位。
业内预计,正值春耕,国内现货市场紧俏,国产库存量相对较低,供不应求,后市预计氯化钾行情高位盘整。
近期,国内钾肥市场主流成交价格上行至4000-4100元/吨左右,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装卸工人进行钾肥装载作业。图源:新华社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有钾肥业务的企业有望迎来风口。多家券商研报表示,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各国对于粮食生产的关注度提升,加上钾肥供应格局发生变化,以氯化钾为代表的钾肥价格已经结束逾10年的低迷行情,开始步入上行通道,生产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
据了解,全球钾盐资源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东欧。根据权威数据,全球目前可开采钾盐储量超过37亿吨,其中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是世界钾盐储量的前三位,分别占据全球钾盐储量的30%、20%和16%,合计高达66%。中国的钾盐储量3.5亿吨,排名世界第4位,占全球钾盐资源储量的9%,主要分布在青海和新疆。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氯化钾表观消费量为1315.5万吨,国内产量为581.5万吨,进口量达756.6万吨。进口依赖度高,钾肥价格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强。
钾肥业务有望量价齐升
国内氯化钾供给端高度集中,主要生产企业有盐湖股份、藏格矿业、亚钾国际、东方铁塔等,其中盐湖股份产量为全国第一。
坐拥“钾、锂”双赛道的盐湖股份,近期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预计净利润为38.8亿元至48.8亿元。业绩增长原因为,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502万吨,销量约465万吨;碳酸锂产量约2.27万吨,销量约1.92万吨。
盐湖股份拥有察尔汗盐湖诸多盐矿的开采权。图源:新华社
对于近期俄乌冲突是否造成钾肥供应短缺,记者联系了盐湖股份,该公司表示,相关事件公司也在密切关注,具体影响尚不掌握。
据隆众快讯消息,2月份盐湖股份出厂吨价为3500元,到站价格为3900元。2月份价格相较1月份调涨每吨410元。这个报价已触达2008年水平,这也意味着14年后,氯化钾再次迎来历史级行情。
近日,亚钾国际公告称,公司与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2022春耕保供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多产品达成合作意向,打通产业链,提高春耕保供效率。
根据亚钾国际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8.3亿元-9.3亿元,同比增长1292%-1460%;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3.19亿元,同比增长4690%-6878%。
报告期内,公司钾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上升,主要原因为公司围绕经营发展战略的调整,聚焦钾肥核心业务,优化销售策略,同时国际钾肥价格上涨,钾肥产品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
东方铁塔此前表示,中长期而言,考虑到公司产能扩张(力争2022年底产能规模将实现翻倍),叠加氯化钾价格高位运行,未来钾肥业务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