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卡里有钱也不行!新一轮银行“清卡行动”升级 教你如何处理“睡眠卡”

    天目新闻 记者 徐光2022-01-07 13:17全网传播量6.8万
    00:00
    00:00

    新年伊始,为加强账户管理,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新一轮银行“清卡行动”再次升级。

    近日,记者发现包括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宣布对“睡眠账户”或“超量账户”进行清理。对于清理依据,各家银行在公告中提到,主要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1.83亿张,人均持有银行卡数量6.5张。不过,很多人表示,原先因为被推销办理了不少银行卡,现在连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卡在哪了。

    卡里有钱也不行?

    银行升级清理“睡眠账户”

    “睡眠账户”是指长期没有发生收、支活动的账户。不同的是,各家银行对于时间期限的规定有所不一样。

    微信图片_20220107195802.jpg

    平安银行1月4日发布的公告指出,将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连续3年以上(含3年)未发生存现、取现、转账、消费等主动交易,且累计账户余额为等值人民币10元(含)以下的个人银行账户(包括I、II、III类银行结算账户及个人外币账户)纳入“睡眠户”的管理,“睡眠户”将被限制非柜面金融服务。清理时间为2022年1月14日至2022年1月31日。

    工商银行将于2022年1月11日起对“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逐步实施账户功能调整。通告显示,截至2022年1月10日,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客户主动交易,活期账户余额低于10元,未签订信用卡、个人贷款还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协议的账户,将被纳入调整范围。

    记者发现,相比较去年对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清理,此轮“睡眠账户”清理范围有所扩大。之前账户余额为0的账户会被归于“睡眠账户”,而此次活期账户余额低于10元也有可能被纳入“睡眠账户”。

    而另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抚顺银行则将“睡眠账户”年限缩短至两年,规定连续两年以上未发生收付活动,账户余额10元以下,未欠该行债务,无该行个人贷款还款、大额存单、理财和缴纳税费签约关系的个人银行账户将纳入清理范围。

    与此同时,还有银行开始清理“超量账户”。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银行应当对同一存款人开户数量较多的情况进行摸排清理。

    此次工商银行就对“一人多户”的个人账户展开排查清理,规定同一客户名下持有4个以上I类个人结算账户,且未在该行营业网点对使用多个账户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说明,也将纳入排查范围逐步实施账户功能调整。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1214_ed08c8d3bfa24f618f936bdf621a40ea.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资料配图 图源视觉中国

    卡太多不记得了!

    如何处理名下的“睡眠卡”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办理银行卡时间过长,一些持卡人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名下有几张银行卡,对银行卡账户状态也无法清除了解。

    在工商银行某网点,工作人员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对于个人名下有多少张银行卡,具体账户状态如何,持卡人可以带着本人身份证件前往网点自助柜台查询。

    “如果有些卡决定不要了,可以将里面的余额转出,在自助柜台就能直接销户。”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属于“睡眠账户”,但又想保留,可以在银行规定日期前完成一笔动账交易,即视为激活账户,就不会被限制账户交易功能。

    此外,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依托云闪付app开通了“一键查卡”服务,支持持卡人查询自己在多家银行名下银行卡开立及使用状况等信息,方便持卡人查询自己长期未使用的银行卡并及时销户,强化自身银行卡管理。首批参与云闪付“一键查卡”试点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14家商业银行。日前该功能率先向上海、云南地区用户开放试用。

    据记者了解,为保障持卡人的权益免受影响,一般银行都会给持卡人预留10-20天的时间,进行账户清理。同时在将银行卡设为“睡眠”状态清理前,银行都会通过预留的手机号,以短信方式通知到个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更换了手机号,收不到银行的短信通知,就需要主动进行查询处理,不然到了规定时间将会被统一清理。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卡长期“沉睡”,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用户应定期梳理个人名下账户及资产状况,养成查账记账的良好习惯,及时注销多余账户以避免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