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网易LOFTER官方微博发布了“致广大创作者的一封道歉信”,就此前上线的AI绘画功能向创作者致歉。并且,引发争议的相关功能已于3月8日下线,LOFTER承诺从未将用户的作品数据用于AI训练。
致歉信部分截图 据网易LOFTER官方微博
这场持续多日的闹剧,起源于LOFTER平台在3月初上线的一款名为“老福鸽画画机”的AI画作生成器。用户打开“老福鸽画画机”,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在短时间内生成一张AI绘画作品。该内测版功能一经上线,就遭到平台众多创作者的抵制,不惜删除作品甚至注销账户来表达愤怒。
如果放在别的平台,这样的AI工具或许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但LOFTER的定位是广大创作者分享内容的原创社区,如果AI绘画作品能轻易获得曝光,被推荐到用户首页,那么就会损害原创画师的利益。
更令创作者担心的,是LOFTER可能将平台内的原创作品用于数据分析,训练AI模型。这也就意味着,AI生成的作品将会带着创作者的痕迹,而创作者本人可能毫不知情。
创作者发文抵制AI绘画 截图自LOFTER
AI绘画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该如何界定?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娱乐法律事务部秘书长陈光文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需属于人类的智力成果。因此从传统著作权法意义上来讲,AI无法成为作者,AI直接生成的图片也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但在实践中存在争议。
“有法院认为,AI创作的‘作品’不仅仅是AI基于数据运算自动生成,还充分肯定了AI程序制作者在数据输入、触发条件设定、模板和风格等方面的安排与选择对AI产品的影响,据此认定程序制作者享有其著作权。”陈光文表示。
目前,LOFTER已下架这一功能,并多次声明“老福鸽画画机”的训练数据集来自开源数据,未使用LOFTER用户的作品。但在平台“反AI作画”的话题标签里,用户依然在发声,表示平台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最喜欢的几位老师(画师)全退了。”
还有用户发文呼吁离开平台的画师回归,但在相关讨论话题里,支持画师转战其他平台的声音占据上风。这一波,LOFTER输惨了。
用户呼吁画师回归 截图自LOFTER
在16日的道歉信里,LOFTER表示,已于3月10日上线了创作者保护计划,禁止AI内容作为原创作品发布,加强对AI内容识别和反馈处理。希望此次AI绘画作品的争议,能给包括LOFTER在内的众多平台在创作者权益保护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