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沪宁沿江高铁”正式定名 今年长三角出行还有啥期待?

    潮新闻 记者 陈薇2023-03-14 11:20全网传播量30.9万
    00:00
    00:00

    3月13日,据国铁集团消息,明确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线路名称为沪宁沿江高速铁路,简称沪宁沿江高铁。沿线车站名称为南京南、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

    作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沪宁沿江高速铁路也是沪宁通道的第二条城际铁路,主要承担沿线与沪宁间的城际客流。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曾几何时,铁路是制约江苏发展的弱项和短板,近年来这个经济大省奋起直追,“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并开通一批高铁,高铁里程排名由全国第14名一跃进入全国前三。

    作为国内首条由省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城际铁路,它的开通对浙江人的出行有何影响?“苏大强”背后在下一盘什么棋?过去一年,从浙西到皖南,从苏北到皖北,“轨道上的长三角”成绩亮眼,2023年我们又能有哪些期待?

    微信图片_20230314171815.jpg

    “苏大强”补短板

    沪宁沿江高速铁路是长三角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新建正线全长278.53公里,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线路西起南京南站,途经南京江宁区、秦淮区,镇江句容市,常州金坛、武进、经开区,无锡江阴市,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市,终至太仓站,新建句容、金坛、武进、江阴等车站。

    潮新闻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备受关注的沪宁沿江高速铁路目前建设发起冲刺,正处于全线铺轨阶段,计划8月具备通车条件。这条铁路的建设,将推动沿线句容、金坛、江阴、张家港、常熟等地加快融入长三角一小时高铁圈,对于进一步缩短苏南经济发达县市与上海、南京的时空距离,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促进南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它的开通运营对浙江人的出行会有影响吗?有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届时浙江人可以乘坐高铁直达沪宁沿江高铁各站,去苏南等地出行时间、车次选择也会更多。”

    一条条高铁,不仅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而且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事实上,沪宁沿江高速铁路的建设,只是近年来江苏铁路建设加速奔跑的一个缩影。

    “谈到江苏交通,绕不开水运和高速公路,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高铁发展慢了,是一个明显短板。”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蒋昭乙感慨。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十三五”期间,江苏铁路建设就全面加速,并进入自主谋划阶段。在此期间先后建成并开通一批高铁,高铁里程排名由全国第14名一跃进入全国前三。

    “‘十三五’是江苏铁路高质量建设、跨越式发展、颠覆性巨变的五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铁路办主任陆永泉说,“苏北突破、苏中提升、苏南优化”齐头并进,多条铁路先后建成开通,全省高铁初步成网,“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

    据新华日报报道,目前江苏全省在建铁路1282公里,“轨道上的江苏”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此外,“苏大强”还定下了小目标:到2025年,全省铁路总里程将达到5200公里,其中高铁3000公里,覆盖所有设区市和90%县级以上节点,实现省会南京与各设区市1.5小时通达、与长三角中心城市1小时通达。

    微信图片_20230314171858.jpg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提速

    除了江苏,整个长三角在铁路建设展现出蓬勃活力。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织线成网、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铁路版图,让“通达”“迅速”成为长三角通勤的鲜明特征。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6704.4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除舟山外,长三角所有地级市已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记者查询12306官网看到,从杭州出发,到上海、南京、合肥等多个长三角中心城市,1至2个小时左右均可以快速通达,其他大部分城市可以实现三小时内到达。也就是说,未来买上一张高铁票,能够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当天打个来回也不是难事,有望像“坐公交”一样方便。

    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将以加快城际、市域铁路建设为重点,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长三角铁路计划开通沪宁沿江高速铁路、杭昌高铁黄昌段(安徽段)、金华至宁波铁路、宁波铁路枢纽庄桥至宁波段三四线、合肥派河港物流基地这5个项目;计划开工杭州萧山机场联络线、北仑支线复线等5个项目;续建22个项目。

    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也明确,加快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造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沪渝蓉、沪乍杭、沪通、沪苏湖等铁路建设,形成“五向十二线”干线铁路通道,更好融入国家铁路网;全力推进上海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加强市域铁路与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衔接,推进嘉闵线北延伸、上海示范区线、金山至平湖线等项目建设;推进既有铁路线站资源改造利用,挖掘现有普速铁路富余运力服务市域出行。最终实现近沪地区1小时、上海大都市圈1.5小时、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

    “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加速奔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