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至,暑气渐止,如果西湖会“说话”,会用哪些声音来总结夏天?近日,杭州西湖景区推出数字声音CD《夏时幽赏》,采集了数百种来自西湖湖畔、群山林间的自然声音进行编曲制作,让网友足不出户也能通过听觉云游西湖夏日。
图源:一源开物工作室
这张声音CD的创意缘起,来自四百多年前的明代。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杭州,他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将杭州周围最可赏心的事物,诸如孤山探梅、堤桥夜宿、六和听潮、雪夜煨芋,一一道来,编写成《四时幽赏录》。
古书为针,声音为线。如今,西湖景区从《四时幽赏录》中取意,以“四时西子”为主题,线上邀请大家共同开启这条认识西湖、探秘杭州的自然之径。
西湖声音数字CD计划每个季节制作发行一张主题CD。此次首发的夏季主题CD名为《夏时幽赏》,由一源开物工作室出品,浙广传媒联合策划,与自然声音采集艺术家声谷、编曲艺术家力轩及国内顶级视觉团队其卡通动画共同打造,插画师潘可还绘制了《夏时幽赏》主题声音地图,通过视听联觉效应,带你探寻这些声音在西湖的具体坐标。
绘图:一源开物工作室
以《夏时幽赏》为例,分《莲见》《夏雨》《山幽》《坐月》四个乐章,每个乐章对应一种夏日场景,声音采集地点有西湖的茅家埠、曲院风荷、乌龟潭、云栖竹径、九溪烟树、花港观鱼、六和塔、紫来洞等。
在40℃的高温下,团队奔走在西湖湖畔和群山中,早起捕捉鸳鸯叫声,夜幕降临后录制夏日的雨声,采集了数百种自然声音,编制出四首不同场景和个性的乐曲,带你沉浸到西湖夏日的声音世界里。
《莲见》描绘的是西湖夏日的荷花。乐曲描述了清晨湖上采莲的清新场景,曲中有摇橹船的声音、鸳鸯清亮的叫声、凉亭内晨练的老杭州人在吹奏的乐曲声……这些声音交织成西湖夏日的晨曲。
《夏雨》描述的是西湖夏日的雷雨。乐曲采集了九溪理安寺前的雷雨及曲院风荷中突如其来的雨。雨落在江南的瓦片、青石板、寺院的屋檐、棕榈叶上……后半部分引入杭州古琴演奏家陆海的经典琴音,琴音在紫来洞内奏响,与自然融为一体。
摄影师:李孟远
《山幽》描述的是西湖的曲径通幽处,溪水潺潺间。乐曲采集了徒步山间的自然声音,包含六和塔的风声、知了叫声、九溪的瀑布声……当山顶清脆的风铃声奏响,此刻眺望钱塘江最惬意。
最后一首《坐月》,描述的是西湖的夏夜。乐曲采集了泉水声、蛙鸣、蛐蛐声、烹茶声等自然声音,山间的瀑布下最凉快,夜晚的瀑布声最动听,蛙鸣声、蛐蛐声开始隐约出现。自然之音外,还有尺八传承人朱子用琴音梦回南宋,与月同鸣。
摄影师:李孟远
目前,《夏时幽赏》数字CD声音藏品已开通线上预购渠道,分五款产品。其中,《四时西子·夏时幽赏》系列数字声音CD商用版权品首期发售50份,适合在自有商业场景如酒店、茶馆、冥想馆等空间使用的收藏者。《莲见》《夏雨》《山幽》《坐月》每款各发行4000份,收藏者可以加入在地声游声音俱乐部,参与后续的声音共创活动及线上线下声音主题分享会。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