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写《繁花》的金宇澄,办了个有很多房子、女人和马的画展

    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张瑾华2023-02-24 06:19全网传播量2189
    00:00
    00:00

    这个周末,离春天的感觉更近了。如果你嫌去北京赶一场书展太远,那么坐一个小时高铁去上海吧。在上海莫干山路50号,金宇澄的一个画展正在艺博画廊展出。就是那个写《繁花》的作家金宇澄。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金宇澄的另一个身份,是画家金宇澄。这个名为“错影”的画展2月7日开始展出,将持续到3月5日。

    昨天,我特地从杭州坐上高铁,赶去看了这个画展。

    到了莫干山路,艺术和创意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艺博画廊就是“M50”园区的其中一个艺术空间。

    关于这个画展,正式介绍是这样的——

    中国著名作家金宇澄先生此次带来三十余件丙烯、版画作品。展览由上海艺博画廊和摩克设计公司联合主办,作家小宝撰文。金宇澄经典小说《繁花》得获“茅盾文学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等诸多荣誉,很难想象的是,他为这部小说自绘20幅插图的过程,对“图”产生了极大兴趣;近年来,他将更多的温情、想象、浪漫、幽默留给了绘画,在上海、苏杭、台湾、新加坡等多地举办个人展,而本次《错影》是最特别的美术个展,他能以小说的发想,游荡于视觉叙述的世界里,语言停止,画面开始吟唱,立意奇特,景象悠远,画风忧伤。《错影》为著名作家小宝命名,错影之错,有影像的缤纷错落,有关联的重叠交错,更希冀激发别出心裁的观赏错觉。

    画展9.jpg

    这一天下午,金宇澄在艺博画廊接待了好几拨来看他画展的朋友们。刚陪我们看完几十幅展出的画,马上又来了一位导演,还有艺术界的人士。他说,前一天,他刚陪电影演员陈冲来看了画展。陈冲在《上海文学》杂志上有个专栏,也是他的作者。

    金宇澄说,他画画差不多是十年的时间了,他没有专门去学过,就是自己琢磨,一笔笔地画出来。说起来,“画家金宇澄”的出世还是跟《繁花》有关。他亲笔画了《繁花》里的很多插图,一开始是为了让读者能明白上海房子、弄堂、室内的结构和家居方式,结果画得停不下来了。慢慢地,他越来越喜欢画画了。

    “错影”的错字,或许可以理解为金宇澄对自己的画的一个说法:“我所有画的,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来看看金宇澄画的“不存在的东西”吧——

    金宇澄画展1.jpg

    画展现场

    画展2.jpg

    画中悬浮的房子,跟金宇澄的少年记忆有关。他上学的时候,每天要经过画中的这幢房子。现在,他把它这样地画了出来。

    画展10.jpg

    画中房子,金宇澄说,是从外白渡桥边的一幢老楼俯瞰下去看到的上海的房子们。可是,画中的女人的手呢?这又是什么隐喻呢?这幅画正面是这样的——

    画展8.jpg

    女人的手、房子、屋顶。屋顶上仿佛有积雪。不一般的黑白调。

    画展7.jpg

    关于这两幅画,我们讨论了很久,因为对比中发现了很多的细节。轮子、飞鸟,江。船。窗里,窗外。书和唱机。这让放在两幅画中间的“斑马纹”椅子增加了意味,顿时觉得绘画和装置融为了一体。金爷的好几幅画,都是这样的灰度。你看呢?

    画展6.jpg

    这幅画我也很喜欢。想到了马蒂斯?毕加索?缠绕?看画的时候,如果你的视觉焦点不一样,你看到的构图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在某些时刻,看到的是女性的躯体进入了一张椅子。我真的是看走眼了吗?

    画展5.jpg

    马躺在浴缸里,它受伤了吗?外面是都市

    画展4.jpg

    金宇澄画的马和女人

    “金老师你属马吗?”

    “我不属马。”

    “但我发现你真的很喜欢画马”。

    “你画的马上的女人真是美。”

    “你说童话也好,说神话也好,有那么个意思。”

    一说画马,金宇澄津津乐道。他给我们讲他画的马身上的花纹,是从敦煌壁画里来的灵感。原来古人就开始给马身画纹饰啦。

    他说,上面这幅城市公寓房子里的浴缸中的马和女人,我把女人画得特别母性的感觉,这是关于受伤和抚慰的一幅画。

    还有的画中,马就在上海的大街上蹓跶,跟百货公司、广告画等这些时尚都市细节融在一起。

    金宇澄说,本来,路就叫马路,就是给马等动物走的嘛。

    画展14.jpg

    这幅画可能会被误读

    这幅画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疫情时期,因为画中的女人们戴着口罩。她们乘船要去哪里?可是金宇澄说,“其实这幅画我是疫情前画的,是在2018年。”

    画展3.jpg

    假如让你来命名,你会如何命名这幅画?

    这幅抽象画,金宇澄画了快三个月,如果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叫“世界”也蛮恰当的。在这幅画里,每一根线条有来处,有去处。它们盘根错节,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流动中的,变化中的。金宇澄在跟我们讲这幅画的时候,会忽然感叹:有些朋友十年不见,再见时还是仿佛没有离开过。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失散了,不来往了。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很有意思的。

    这样一幅画,是时间的堆积,是人的堆积,是关系的堆积,是记忆和情感的堆积。这幅画里,每一种色彩都像是一重叙事,所有的色彩,构成了双声部的,繁复交缠的流动的叙事。这幅画是不是也有点像小说《繁花》?

    看完了所有的画后,金爷问我,你最喜欢哪幅画?我想了想,大概有五六幅是我非常喜欢的,有感觉的,但我真的说不出最喜欢哪一幅。金宇澄是作家、编辑家,从事文学生涯好几十年,等到他动手画画时,他应该是一个特别讲究画的意味的人,他的很多画会让人看上很久,因为你会想象这些细节背后的故事。

    真的,金宇澄的画,也会自己跳出来讲故事。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看画人,有些画我看到了更多的意象,比如踩着轮滑的女人,我会忽然想到目前正火的女性主义者上野千鹤子所说的:女性主义就是自由。金爷也说了,他想表达的是女性的独立,可以不被定义,自娱自乐,自己选择。我隐约看到,金宇澄也是一位温情的“女性主义者”?

    有些画会引起内心的触动,比如金宇澄画的向日葵地,以及隐在葵花花朵中的一张张脸,那有关他在北大荒的青春记忆,令人想到那个不算遥远的特殊年代,那时代的男男女女,以及人性。有些画,则是现实的隐喻。

    看完了大大小小的30多幅画,金宇澄说,最大的那幅画也是他在家里画的。还有一些画他并没有拿出来展览。

    离开的路上我在想,从文学到绘画艺术,金宇澄的跨界是完全的自发行为。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文人画,现在也有很多作家热爱书法,同时成为书法家的,只是金宇澄的画跟古典的文人画完全不同,他是上海的水土之上肆意生长出来的,带着海派的味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新形式上的当代“文人画”呢?

    画展11.png

    《错影》展览前言    

    文/ 小宝

    缘起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艺博画廊,一瓶“二茅”已经喝得涓滴不剩。画廊主人赵建平红着脸对金宇澄说,金老师,讲定了,带上你的画,来艺博玩玩。于是 ,2023年新年伊始,《错影》画展在艺博正式开幕。

    《错影》成于三人。这三个人初看似乎特别地八字不合。赵建平,由金融家而画廊主人,原则坚定,官威犹在,非常坚持艺博画廊的专业贞节;金宇澄,著名小说家,《繁花》收官后,中年变法,以绘画自娱娱人,颐养性情,从来没有想过侵门踏户、去画坛另谋身份;第三位重要的参与人,摩克设计的袁宗磊,天才勃发创意迭出,但身份是摩登都市精致生活的设计师,不算画圈规则的专家。他要为整个展览定妆。

    古怪的聚合最后成就皆大欢喜的联欢,因为各方怀抱一个基本共识:例外。

    赵建平想例外地展示画圈之外各界精英的视觉表达,《错影》可能只是第一个这种类型的展览。画廊的专业,在作品的原创力量,无关作者的身份。他还遥想外科医生的钢笔画、企业家的水彩、工程师的摄影……金宇澄想例外地用画面公布小说家的发想,在视觉叙述的世界里,旁添一页文学性的故事……袁宗磊想例外地使用高级装裱布置的手段,凸显艺术的高贵品质,提升它在生活世界的位置……

    例外即错位。《错影》之错,不只是影像的缤纷错落,还有关系的交错,更愿意激发别出心裁的观赏错觉。金宇澄即兴引诵陆游的《釵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上海、上海故事是金宇澄的创作中心。金宇澄有两副笔墨,一副用于小说,一副用于绘事。

    他写《繁花》,自然写实。上海地处冲击平原,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淤泥,淤泥以上也不尽是平坦的马路,曾经有鹅卵石硌脚的“弹格路”。《繁花》故事,大多是淤泥和鹅卵石的故事,偶见繁花,也是淤泥中长起来的花。它不干净,有杂质,有毛边,不是单纯的美丽故事。作者足够成熟,成熟到不必讨好读者的小资情怀。

    金宇澄将温情、想象、浪漫、幽默留给了绘画。他的上海视野在绘画中完全展开:建筑、街区、行道树、客厅、阳台、衣架、餐具、衣服、花瓶、乐器……他处理上海的物相有点像爱德华.霍普下笔纽约,一切似乎很熟悉,但你找不到确切地址,找不到相应物事。金宇澄是小说家,画面里没有霍普的人物,他用小说家的想象加持,点醒这些影像的生机和趣味:一双从天而降的玉手把高楼揽入怀中,闯进浴室睡在浴缸的小马,衣服袖口伸出两只手拨弹乐器,椅座上粗腿缠绕……

    金宇澄的绘画从插图起步。现在的独立画作也可以视为一页又一页的插图,每个人都能填入自己的上海故事。

    用大字眼概括,金宇澄的写作,是严峻的自然主义;金宇澄的画作,是哀伤的都会浪漫主义。这两者并不对立。就像《错影》画展展出的双拼版画《花瓶》,一幅画画了半只花瓶,第二幅画画了另外半只花瓶,合在一起就是第三幅画,一只完整的花瓶。两个半圆对接,金宇澄的第三幅画就是他的上海。

    小说家将创作延伸到画作,金宇澄只是后来者。十分凑巧,2022年,德语作家卡夫卡首次在英语世界出版了他的画集,在以色利国家图书中心举办画展。和金宇澄第一部英文画册即将出版及《错影》画展遥相映照。卡夫卡说,无论叙述外部世界还是表达内心生活,所有语言都是糟糕的翻译,艺术也一样。

    即便我们同意卡夫卡的悲观说法,还是能够补充一句:在这些近似值里,人们依然可以抵近真实,发现美丽。

    画展13.png

    《错影》展厅现场,左起袁宗磊、小宝、赵建平、金宇澄

    金宇澄

    编辑、小说家,长篇小说《繁花》荣膺各大奖项。2017起在汉源书店、上图、朵云轩、朵云书店、虹桥艺术中心、杭州良渚,杭图、苏州诚品、苏州过云楼、台北纪州庵文学森林、新加坡艺术之家等处举办个人美术展。

    绘画作品集Jin Yucheng : Stories & Scenes(《金宇澄:细节与现场》)将由英国 艺术出版公司ACC ART BOOKS出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文化故事|他让3000年前的青铜器动漫起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