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孟祭典二月二,你知道孟子今年要过几个生日吗

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李蔚2023-02-20 08:48全网传播量3138
00:00
00:00

这几天,网上有一个梗,#农历二月生的今年能过3次生日#,这么算起来,亚圣孟子能过几个生日,也许比我们生在二月的还要多?

明天,2023年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一年一度的祭孟大典在南孟故里诸暨市应店街镇十二都村依古礼举行。

祭孟,有一北一南,北在山东邹城,现属山东济宁市;南在浙江诸暨,是孟子后裔南支的繁衍聚居地。

古时,祭孟一年有四,春秋二祭(元宵、中秋),再加上诞辰、忌辰。

如今的南孟大祭,祭的是孟子的诞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南孟祭典(资料图片)

南边有个生日,北边有个生日

“邹鲁圣地”邹城的孟子诞辰祭祀大典定在农历四月初二,足足比南孟认定的孟子诞辰迟了俩月。为什么会这样?

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另一说约公元前385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

孟子像

《孟子世家谱》里有记载:“孟子讳轲,周威烈王四年鲁共公五年四月二日巳酉,孟子生。”

当时,是战国时期,用的历法是周历。而如今,我们用的农历,即夏历。周历与农历(夏历)的区别在于,农历以一月为正月,为一年之始;而周历以十一月为正月,也就是说,周历比农历前推了两月。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孟子世家谱》中,后来在孟子诞辰的记载中都加注“今之二月二日”。

农历二月初二,这是孟子的生日认定最普遍的一个说法。

不过,北孟早先也是在农历二月初二祭孟的,但结合如今同祭孟子孟母,并举办中华母亲文化节,所以就依周历定在了四月初二。

农历四月初二,于是就成了北孟认定的孟子生日。

闰二月又多过一个生日

都说兔子尾巴长不了,不过,今年的癸卯兔年却是一只长尾巴的兔子,癸卯兔年足足有384天,长到连下一年的立春也一起打包进了。

长出的这一段,变成了癸卯兔年的“闰二月”,也就是说,兔年有两个二月:2月20日是农历二月的开始,3月22日是闰二月的开始,两个农历“二月”共计59天。

要解释这个,数学不太好的人请略过。

我们的先人,依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农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

后来,又有了公历,依照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整圈算下来,大概算下来要365天。

把农历和公历放在一起比一比,误差有个10多天,怎么办?

先人就想了一个办法,每当轮过两三个阴历平年,就在某个季节加一个月,加塞进去的这个月就是闰月,

闰月也是要轮的,轮到闰二月并不常见,上一次是2004年(甲申年),下一次是2042年(壬戌年)。

所以,农历二月生的,今年就可以过两个农历生日,这里面当然包括孟子了。

如果孟子活在当下,这几天会不会也高兴地在朋友圈转发#今年的生日多得过不过来#。

南孟何来,跟赵构大有关系

在南孟故里进行的祭孟大典,每年都定在诸暨市应店街镇十二都村。

上午10时,身着宋代传统服饰的祭官们缓步而入。香烟袅袅中,敬太牢(三牲),颂祝文,10位分别代表十世代的孟子后裔依古礼,传五谷,传儒学,传家训,传家谱,传金帛。

南孟祭礼(资料图片)

南孟祭礼(资料图片)

很多人会问,南孟一支,从何溯起?

孟子后裔南支的考证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宋史》中有载,“哲宗昭兹圣献孟皇后……”这位孟皇后原本挺不起眼的,曾二度被废,后出宫居住。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南侵,掳徽、钦二帝而去,但凡有位号的嫔妃都被押送到北方,反而是被废黜的孟氏,不在名册之列,因祸得福而留下。

孟皇后

作为高宗赵构的大伯母,孟太后两次把赵构推上皇位,高宗感激得视其为生母。

因靖康之祸,孟氏一族被推上历史舞台。孟氏也满门忠烈,人才辈出,南宋朝廷特别推恩孟氏,南孟一族被五世封王,尊荣无比。

其中,一路护驾赵构、孟太后至江南的孟忠厚,就是南孟的始祖。

孟忠厚是孟太后的侄子,孟子第47代孙。在南宋朝廷里,他作为外戚,有过不少高品阶的虚职,也当过有实权的官,逝后一世清名留史册。

相传孟忠厚生有七子,其中幼子孟德载文武双全,面对金兵犯境,屡有良策,且身先士卒。他凭累累军功,封爵诸暨,传承了南孟的香火,子孙繁衍于夫概里(今诸暨应店街镇十二都一带)。

自1147年定居,近900年时间里,孟忠厚一支在此繁衍子孙,聚族而居。孟姓是目前应店街镇第一大姓,人数在两万以上,孟姓人口如此集中,全国罕见。

丽水、义乌、无锡孟姓都是从十二都流寓过去的。现在,浙江绍兴、杭州、诸暨、嘉兴和江苏无锡、吴县、武进等地的孟姓人氏,大部分都是孟忠厚的后裔。

2013年,《暨阳孟氏宗谱》重修圆谱,总计103卷,诉说着历史上诸暨十二都区域2万余名孟氏后裔的故事。

诸暨亚圣庙

北孟南孟共话一堂

在十二都村,这里的村民,都为自己是南孟后人而骄傲。

“天惶惶,地泱泱,母教子,大文章……”孟子小学的学生们都会朗诵《孟母教子经》,字正腔圆。

从南宋开始,十二都塾学“二月二”开学,新入学的学生要拜孟子像、行开笔礼,让他们在孩提时代就通过古风习习、庄重肃穆的仪式中,触摸中国文化的根脉,体验优秀传统的传承。

而如今,每年二月二,祭孟大典进行的同时,一公里外的孟子小学里,操场上正弥漫着浓浓的饭菜香味。

露天公米饭

临时搭建的露天灶台正在烹煮着“露天公米饭”。这“吃百家饭,和百家菜”是南孟数百年的相传,菜饭由同学们各自从家里带来,主食和配料都有,米、猪肉、青菜、萝卜、葱……

今年,祭孟大典还迎来了一支北孟的同宗。在依古礼结束的祭礼大典后,山东邹城与浙江诸暨将签约“文化共建”协议书,双方代表共同开启“弘扬儒家文化,传承孟子思想”大型书轴。

在邹鲁礼仪乐团演奏的礼乐声, 孟子故里与南孟故里完成牵手仪式。

有意思的是,南孟北孟后裔用的辈字,都能对得起来,不止如此,孟子后裔所用的辈字还能跟孔子后裔、颜子后裔、曾子后裔对起来。因为孔、孟、颜、曾,这四位圣人的宗族合用的是一套辈字,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官方认定的四个圣人后裔宗族。

最后,一套壁画石雕在南孟庙内揭幕,共包括扶宋图、南迁图、迎柩图、御金图、抚民图等五幅,讲述了从孟皇后到孟忠厚,再到孟德载的南孟溯源故事,从中也体现了南孟一族的家训、家规、家风,而这种勤劳刚毅、崇学清廉、仁善和谐的文化精神也将一代代薪传下去。

【服务区】

2016年,“南孟祭礼”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2月21日,“非遗集市”——2023 诸暨市“非遗助力共同富裕”活动也将走进南孟故里。

非遗项目有: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诸暨年糕制作技艺、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紫阆黄公糕制作技艺、西施团圆饼烹饪技艺、传统女红、竹编、根雕、麻糍制作技艺。

其他传统项目有:乃金宋韵文创、金石传拓、露天饭、应店街蒸糕、璜山糖秧、糖画糖葫芦。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