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国家级生态荣誉+1,这次是台州大陈岛

    潮新闻 共享联盟·台州 葛佳宁2025-06-09 02:17全网传播量2.4万
    00:00
    00:00
    016月8日,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台州大陈岛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台州市第三度获此国家级荣誉的工程。
    02大陈岛创新采用“陆海统筹+精准修复”模式,修复砂质岸线908米等,同步构建栈桥等生态设施,实现生态与亲海性双赢,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03大陈岛将垦荒精神融入生态保护,打造“红色教育路线+绿色廊道”双功能空间,70多种鸟类及梅花鹿等在此繁衍生息。
    04大陈岛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渔村文化深度融合,形成“生态保护—旅游开发—资金反哺”良性循环,年游客量从不足10万跃升至百万级。
    05大陈岛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超60%,海水优良水质比例达65.6%,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国家级美丽海湾。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6月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上,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发布了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其中,台州大陈岛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台州市继2023年临海白沙湾、2024年玉环项目后,第三度斩获此项国家级生态荣誉的标杆工程。

    作为台州湾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核心项目,大陈岛创新采用“陆海统筹+精准修复”模式,实施系统性生态手术——修复砂质岸线908米,加固危岩岸线2500米,建成滨海生态廊道3900米,植被恢复面积达96.32公顷。项目同步构建栈桥、观景平台等生态设施,实现“功能性修复”与“亲海性提升”双赢。

    同时,大陈岛通过海陆生态系统联动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还将垦荒精神融入生态保护,打造红色教育生态廊道,形成“红色教育路线+绿色廊道”双功能空间,实现生态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目前,有70多种鸟类及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在岛上繁衍生息。

    在文化方面,大陈岛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渔村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资源价值转换,形成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资金反哺”的良性循环。眼下,岛内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实现全年游客量飞跃式增长,年游客量从不足10万跃升至百万级,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如今,大陈岛面貌焕然一新,沙滩、岛体和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得以良好改善,森林覆盖率超60%,海水优良水质比例达到65.6%,并在2024年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国家级美丽海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