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仍在升级,一波尚未平息,新一轮贸易制裁又来势汹汹。
近日,七国集团(G7)及欧盟又出重拳,宣布将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增加进口商品关税、禁止部分商品进出口等措施。这些贸易制裁旨在从世界经济中孤立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
取消“最惠国待遇”,这一手段“杀伤力”多大?新一轮的贸易制裁,对俄罗斯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影响几何?为此,记者专访了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陆菁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韬璇。
图源:新华社
产品出口面临更高关税
对俄罗斯影响有限
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俄罗斯采取新的制裁措施,将与七国集团共同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此外,其他贸易制裁政策还包括:美国将增加从俄进口商品的关税、禁止从俄罗斯进口酒类和海鲜产品,包括伏特加以及鱼子酱等、禁止向俄出口高级手表、服装等奢侈品。
这一决议需要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才能生效,而一旦决议生效,俄罗斯将成为第三个没有美国“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其他两国是朝鲜和古巴。
欧盟紧随其后,在3月14日宣布对俄罗斯采取新一轮的制裁,包括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禁止欧盟企业投资俄罗斯油气行业、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奢侈品和高级汽车,禁止俄罗斯钢铁出口至欧盟等。此外,日本政府也表示敲定了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的方针。
什么是“最惠国待遇”?陆菁介绍,“最惠国待遇”是国际贸易关系中非常常用的一项制度,也可称为“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对于俄罗斯而言,取消‘最惠国待遇’意味着进口国能够对其商品征收比之对WTO其他成员国更高的关税。”陆菁认为,对于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单纯的取消“最惠国待遇”影响有限。俄罗斯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等,在世界各国的税率基本为零,部分农产品、渔业产品关税上升水平极也为有限。
产品出口面临着更高税率,为何俄罗斯无需过度担忧?王韬璇分析,经过了多年冷战和西方阵营的经济制裁,尤其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国内经济相对独立,产业链高度本土化,与世界经济产业链网络联系较为薄弱。
从出口结构来看,以2019年为例,俄罗斯出口产品中燃料和矿产品比例高达59.1%(主要是各类原油)、农产品占8%,工业制成品进为19.9%;俄罗斯的主要出口目的国中欧盟(占四成以上)、中国(13.4%)、白俄罗斯(5.1%)、土耳其(5%)、韩国(3.8%),世界其它各国31.4%。俄罗斯的农产品出口中,小麦是最大宗产品,其次是葵花籽/棉花籽油、大麦、巧克力等。
换句话说,若只是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对俄的杀伤力并不强。陆菁举了个例子,以日本进口俄罗斯螃蟹为例,关税将从4%提高到6%,但螃蟹的贸易量非常有限;而在日本进口中占比超一半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等的基本税率为零,即便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也不会征收关税。除非日本对俄罗斯商品加征关税或者征收特别关税。
图源:新华社
推高制造业成本
贸易制裁存在“反噬效应”
在全球命运共同体中,贸易制裁掀起的风浪,波及的往往不止一方。美国为首的G7成员国,在一轮又一轮的贸易制裁中,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陆菁看来,美国、欧盟及G7其他国家取消俄罗斯最惠国待遇等贸易制裁手段会影响俄罗斯经济,但对自身也存在巨大的“反噬效应”。
目前来看,俄美之间贸易量并不大,2019年贸易额仅为280亿美元,美国对俄罗斯出口占俄罗斯总进口的5.4%;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是矿物燃料、贵金属、矿石、钢铁、化肥等产品。2020年美国最惠国关税(MFN)税率为3.4%(简单算术平均关税税率);2019年税率仅为2(贸易量加权关税税率)。
而美国严厉的制裁手段,无疑会反作用于美国市场。陆菁表示,如果失去“最惠国待遇”,俄罗斯商品进入美国将无法适用于“最惠国关税税率”而面临相对更高的进口关税税率,若是美国增加关税,税率则有可能超过30%。
“关对原材料征收高额关税,将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高美国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影响美国企业收益。对于酒类与海鲜这类消费品征收高额关税,则有可能使得美国消费者减少消费,当然对俄罗斯也存在负向影响。”陆菁说。
相比之下,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更为紧密。地理位置决定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更频繁,经济联系更为密切,情况也更为复杂。
王韬璇介绍,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欧贸易额占欧盟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欧盟主要从俄罗斯购入原油、矿石等产品,对俄罗斯采取制裁行动将直接导致欧盟油价上升,进而对欧盟的工业与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对初级产品的进口限制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王韬璇说,大宗资源型产品的贸易限制将推高全球通货膨胀,特别是欧盟、日本等高度依赖对俄资源型产品、农产品等原料进口的国家,其对俄罗斯的贸易限制,将沿本国产业链扩散,进而影响本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欧盟对俄罗斯出口则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若俄罗斯实施贸易反制措施,欧盟企业在俄罗斯的市场或将被其他国家取代。
取消“最惠国待遇”重锤已落,未来欧盟会采取怎样的贸易策略?陆菁认为,基于自身与俄罗斯的垂直性互补的经济关联,欧盟等国将会审慎采取关税手段,并不会轻易跟随美国采取实质性限制自身急需原料和能源的进口。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