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高调宣布了“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造车。自那时起,小米汽车将落户哪里,与谁合作,诸多猜想众说纷纭。
不过,近期小米的一系列动作,似乎猜想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众多城市抛橄榄枝 到底在哪造车?
在小米刚官宣造车时,大家最关心的是,小米会在哪里实现“造车梦”。有人说,小米或将汽车研发基地设立在北京,也有人说会设在武汉、上海等地。
近日,在小米集团官网更新了大量有关自动驾驶领域的各类职位招聘,造车计划露出了些许端倪。从官网信息来看,此次招聘的工种包括自动驾驶数据平台、高精地图、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车载基础架构等共20个岗位。并且招聘启示前,都加上了“急”字。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此次招聘自动驾驶人才的地点为北京,这与选址北京的猜想不谋而合。
招聘岗位截图
关于城市选择,来自雷军家乡的呼声也很高。雷军是湖北仙桃人,曾在武汉大学读书。在雷军召开发布会后,就有武汉网友给政府部门留言,希望小米到武汉造车,呼吁政府能够采取积极行动。随后武汉也表示,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争取合作可能性。
武汉是中国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不仅拥有老牌车企东风汽车,比亚迪、上汽通用也都在武汉设厂,造车实力可想而知。此外,小米第二总部已经落户武汉光谷,双方有合作基础,未来将汽车研发基地也落地武汉,配合当地雄厚的产能和配套设施,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此外,考虑到小米的产品定位是“智能电动汽车”,还有一些别的可能性。前阵子,西安、芜湖等热门意向城市也纷纷抛出橄榄枝,列举投资政策和产业优势。西安市投资合作局表态,西安拥有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持续紧密对接“小米造车”项目。拥有奇瑞总部的芜湖,也表示将争取小米汽车入驻芜湖。
押注“自动驾驶” 究竟和谁合作?
从招聘信息看,小米已选好赛道,押注“自动驾驶”,但要背水一战,光靠招揽人才还远远不够。
目前看来,小米在自动驾驶方面涉猎不深,基础不如其他造车新势力。百度深耕多年的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已经迎来量产;华为也在今年上海车展秀出了自动驾驶技术。截至去年,小米有超过800件汽车相关专利,不过,专利大多为“车辆速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汽车鸣笛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车载蓝牙播报方法和装置”等,这些汽车驾驶的“边缘”专利,与自动驾驶还有很大的距离。
最近,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足以见得对造车的紧迫感。6月8日,小米和高瓴、美团共同领投了激光雷达头部厂商禾赛科技超3亿美元的D轮融资;6月3日,小米参与了智能驾驶技术及产品供应商纵目科技1.9亿美元的D轮投资,这是小米官宣造车后首次在汽车领域进行投资。
记者从企查查获悉,纵目科技在2013年成立于上海,是国内发展较快的自动驾驶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及产品供应商。目前,纵目科技已经形成了从基础研发到量产应用的全栈技术和配套供货能力,业务板块涵盖智能驾驶系统、智慧城市产品及服务以及大功率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产品。
当然,虽然技术上才刚刚起步,但小米的优势是雄厚的资金力量。据悉,小米在造车方面的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在小米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表示:“我们有什么,我们有钱,1080亿现金,有一万多人的研发团队,有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还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说实话,还有我们亏得起。”
虽然风声四起,小米尚未官宣任何造车的新动作。在小米汽车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