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找暑期工遭黑中介连环套 记者暗访:上岗前先交钱,再被层层“转手”

潮新闻 记者 朱高祥 吴越 实习生 马彩霞 汤琦轩 陈雨昕2025-08-05 23:36全网传播量116.4万
00:00
00:00
01暑期大学生找暑期工频遭黑中介套路,如被“倒卖”、要求造假、交各种费用等。例如6月27日,许愿等人在招聘平台看到高薪招聘信息,到现场后却被要求去其他地方并缴费,最终放弃;成资身份证被收走,还被要求造假信息,假流水被识破后未进厂。
02记者暗访中介公司,发现其发布诱人岗位信息,面试时却以各种理由要求交费。7月16日,记者按要求前往面试,填写个人信息并交费后前往厂区,却因年龄等问题被拒,返回面试地点发现人去楼空,中介仍称可安排其他厂区。
03暑期工中介市场监管存在滞后性,相关法律法规虽对职业中介机构有规定,但不良中介仍长期靠手段牟利。浙江贝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缪易称,中介收取应聘者财产不退还等行为触犯法律,若诈骗可能触犯刑法。
04针对大学生暑期工乱象,专家建议多主体共同监管。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全兴提到,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通知整治中介乱象,建议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正规信息,网信部门约束平台,学校进行普法教育。
05大学生暑期工被黑中介骗钱后,应立即收集备份关键材料,固定证据,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涉嫌诈骗则及时报案。缪易律师提醒大学生要采取这些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从河南来的大学生陈阳(化名)原本觉得,既然给中介交了钱,那就应该能在浙江找到一份暑期工。但现实是,他被“倒卖”好几手后,却依旧没有着落,只能无奈地离开。

当下正值暑期,像陈阳这样在某些中介事先设计好的“套路”里奔波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要工作先交钱”“交了钱再被转卖”“辗转几日仍被工厂拒之门外”……抱着“反正拿我们没办法”心理的不良中介们,正极力盘剥着大学生口袋里本就不多的生活费。而在利益驱使下,招聘网站上各种名目的“暑期工中介”也趁机大肆涌现。

被黑中介盯上的大学生都遭遇了什么?这些中介都有着哪些套路?潮新闻记者跟踪多日,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大学生找“暑期工岗位”

中介收钱后却将其层层“转手”

6月27日,来自郑州的许愿(化名)和朋友在招聘平台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嘉兴小风扇包装280元/天,包吃包住,月薪7500元至9000元,面试地点在位于嘉兴海宁的文海北路某中心。

可乘坐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这里之后,中介在现场突然改口称“这里的厂都招满了,你们要是想进厂,只能去桐庐”。

若前往桐庐,则需按中介的要求缴纳340元费用,其中包含260元车费、50元报名费和30元证件照费。就在许愿犹豫时,同行者悄悄提醒许愿:“桐庐那家已经停招了,去了也是滞留。”最终,许愿放弃了。

相比之下,从福建赶来的成资(化名)则没那么“幸运”。一到该中心的面试现场,她的身份证就被中介收走。“接待我们的中介让我们在简历表上造假,明明是本科学历,却要填初中毕业。”成资对记者说,中介还专门建群,教她们下载假的学信网、个人所得税及社保等软件收集伪造信息,“他们说这样才能顺利通过厂区面试。”

成资与中介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

随后,中介以进厂和发放工资为由,不仅帮成资和她的朋友伪造了假流水,还为她们办理了杭州的电话卡和银行的工资卡。

本以为走完这整套流程就能进厂工作,但成资之后被告知,厂区实际位于桐庐,与最初告知的工作地点并不一致。

中介提供的造假网站。受访者供图

到了桐庐之后,他的假流水证明被工厂面试的工作人员当场识破,同行的人基本上也都被工厂拒绝。直到第二天怎么都联系不上中介,成资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正在上大一的陈阳同样被看似高薪的暑期工作吸引,当他抵达文海北路某中心时,也被通知“本地厂区满员,需转至苏州”。

在交完480元费用后,他乘坐大巴抵达的地点并非原先约定的苏州,而是宁波宁海。在这里,他们被转给了另一个中介,并被告知薪资从一开始的18元/小时降为15元/小时,同时还要求再缴纳140元费用(其中包括40元住宿费,100元进厂押金)。

“有一些人当时已经没钱了,但是中介态度却十分恶劣,说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反正钱要交上来。”陈阳回忆。

当天夜里9点多,带他们乘坐大巴的负责人来到宾馆告诉陈阳,余姚有一个物流分拣厂,一天220元,包吃住。于是陈阳和朋友决定在夜里12点左右前往余姚,“因为他不给我们身份证,但如果去其他厂区,就能拿回身份证,所以我们一块去了余姚。”

到达余姚后,陈阳和朋友也并没有顺利进厂。他们又遇到了新的厂区负责人,薪资待遇再次变卦:日薪从220元降为208元,工作时间却从最先承诺的11小时延长到13个小时。凌晨四点,他们在宿舍楼道等待所谓的负责人下班安排工作。

“他跟我们说,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回家,要么留下。”陈阳气愤地说,“当天夜里我们在楼道过了一晚,却还被索要50元的宿舍管理费。”

打包票、变话术、交“小钱”……

记者暗访体验中介的种种“圈钱套路”

7月16日,根据读者爆料与前期调查,潮新闻记者选择了一家被多人投诉的中介公司进行调查。

在招聘平台上,这家中介公司发布的某大厂“电子组装包装”岗位信息格外诱人:月薪7000-8000元,有五险一金,可带薪休年假,有年终奖金,还包吃包住。

主动联系后,中介让记者在第二日上午9时至12时前往文海北路某中心进行面试,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用提前交钱,愿意干就包进”。

次日上午10时,记者如约抵达文海北路某中心,之后跟随中介乘电梯到达六楼的面试间——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人潮涌动,前来应聘的多是20岁左右青涩的学生大厅堆满行李箱

文海北路某中心外不断到来的面试者。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根据中介要求,记者在一张表格上填下包含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信息等在内的个人信息。两名工作人员还以查验征信为理由,拿着手机反复扫描记者面部。

随后,当记者踏入面试间时,面试官便直接抛来一句话:“原先联系的厂子进不去了,要查流水。”

等待面试的大学生们。潮新闻 实习记者 汤琦轩 摄

对方解释称,工厂政策一天一个样,“学生工岗位现在已经饱和了,没法安排,我给你们说说其他厂区的情况,另一个厂区那边主要生产苹果旗下的电子产品零配件,像手机、电脑、iPad这些,一个月综合薪资约6500元。厂区在杭州与昆山交界的经济开发区。”

记者以不想离开杭州市为由,询问是否有更近的工厂。中介人员随即回复道:“杭州这边也能安排,就在海宁,离这7公里,就是工资会稍低些。但进厂前要交100元名额费,用来锁定岗位,另外,厂牌、饭卡、门禁卡和床上四件套的押金是230元,总共330元。”

为一探究竟,记者决定“入套”,按照对方要求扫码付款后前往厂区。

正在工厂外等候的应聘者。潮新闻 实习记者 马彩霞 摄

记者来到厂区门口时,已近中午时分。厂区外的草坪上,不少年轻的应聘者拖着行李席地而坐,在近40度的烈日炙烤下,几乎每个人都满脸通红、大汗淋漓。

人群里,有在姐姐的陪同下来应聘的河南大一学生,有带着两个16岁的朋友来应聘的18岁河南少年,还有陪双胞胎女儿来面试的四川父母……这些奔着不同企业而来的人,经文海北路某中心里的中介面试一绕,最终竟都聚在了这家工厂门外。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面试时都交过钱,有交100元的,也有交280元的。

在烈日下等待近半小时,记者已觉头晕目眩,工厂对接人才撑着伞慢悠悠走出来。“点到名字的把身份证给我,不满23周岁的今天都进不去。”此话一出,门外的应聘者顿时炸开了锅:“中介不是这么说的!”对接人却见怪不怪地一脸漠然:“你们回去找中介,是他们发布错信息了。”

工厂与中介说法不一,记者与其他人决定返回文海北路某中心,当面跟中介讨说法。可当记者再次抵达面试地点时,眼前却是人去楼空的景象,面试间内只留下三个中介“独守空巢”。

公司面试间外前后对比。潮新闻 实习记者 陈雨昕 摄

“我们是中介公司,他们是个人中介,他们给我们送人之后从我们拿介绍费。”这三名中介说,那些个人中介明天还来不来,他们也不知道,“不过,这个厂进不去也无妨,明天我们可以安排你们去江苏昆山的电子厂。”

“万一到了江苏,对方也要求年龄在23周岁以上,该怎么办?”记者如此询问,没想到中介仍有应对的办法,声称可以通过办假流水帮记者进厂。记者进一步询问办假流水的流程,一名中介透露需交60元的手续费,随后被一旁的另一位中介打断:“不要和他们说这么多!”

“以后再也不来这里找工作了”

专家:监管存在滞后性

记者离开涉事的文海北路某中心时,楼道里瘫坐了四个满脸倦容的女孩,她们说自己被中介扣下50块钱不给退,不知如何是好,看来只能认栽了。

当记者准备和她们多聊几句时,房间内的中介立马出来催促记者赶紧离开,不要逗留。记者采访的多位暑期大学生,都在被骗之后,一脸失望地离开了,“以后再也不来这里找工作了。”

对此,浙江贝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缪易告诉记者,目前暑期工中介市场存在的乱象诸多,从监管角度看,虽有相关法律法规,但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相对不足,这使得监管在应对暑期工这一特殊群体、季节性强且短期用工特点突出的市场时,存在一定滞后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设立、经营活动规范等作出过详细规定,如中介机构不得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等,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公平有序的就业市场环境,暑期工中介市场也在此范畴内。

但实际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相关不良中介就仗着“收钱不多,也介绍厂子了,不敢来找我们事儿”等理由,长期靠这种手段牟利。即便主管部门介入,他们也有恃无恐。

缪易表示,中介收取应聘者财产不退还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若中介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钱财,可能触犯刑法。

“如果中介的诈骗行为达到数额较大及以上,且行为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及罚金等刑罚。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也可以要求中介承担退款、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缪易表示。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全兴向记者提到,今年人社部、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的《关于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对现在人力资源市场中介乱象的整治提出了明确要求,还规定了纠正惩戒的重点,包括劳务派遣违法行为、非法职业中介活动、以职业中介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以及其他突出违法违规问题。

针对大学生暑期工乱象,王全兴教授建议,需要由多主体共同监管以降低风险,“从防范角度出发,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机构应当发挥作用,为暑期工提供正规的、真实的招聘信息服务,如果公共服务到位了,可以减小黑中介的空间,上当受骗的机会就会减少。”

另外,王全兴还认为,平台规范上,网信部门要约束平台行为,要建立一个多部门协同监管的平台。另外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普及就业招聘知识与受骗案例,提高学生防骗意识。

缪易律师提醒,当大学生暑期工发现自己被黑中介骗钱后,首先需要立即收集并备份关键材料,快速固定核心证据;并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遇到无资质中介可向人社部门举报,倘若涉嫌诈骗则需及时报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2)
潮客_2rq2dk · 2025-08-06 01:44 · 浙江宁波回复7
学生出来找工作,本身就很不容易,这些黑中介太可恶了
潮新闻小编 · 2025-08-06 01:55回复
期待多部门专项整治“亮剑”,既打击非法中介,也倒逼招聘平台清理虚假信息,让暑期工市场回归公平与安全
潮客_2rq2dk · 2025-08-06 01:45 · 浙江宁波回复11
真心建议大家找正规渠道,别被高薪冲昏头
潮新闻小编 · 2025-08-06 04:21回复
同学们都来看看,记得避坑!
最新评论(33)
轩轩再启航 · 2025-08-06 12:22 · 浙江null回复
加强平台与市场监管,从源头打击黑中介产业!学生是被骗的第一受害者,城市印象同样深受其害!做好防骗普法教育,更加教会学生收集证据,以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天亮去看流星雨 · 2025-08-06 10:06 · 浙江嘉兴回复
此等中介委实可憎,未及觅得职业,便已痛宰钱财。
荷塘月色123 · 2025-08-06 09:06 · 浙江宁波回复
可怕,初入社会的孩子多个心眼吧。
潮客_wdmcxe曹洪林2010 · 2025-08-06 08:57 · 浙江嘉兴回复
现在招工中介,找工作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上当受骗,那些黑中介相关部门要介入严历打击。
湖州兵哥 · 2025-08-06 07:15 · 浙江湖州回复
大学生不容易,切实要做好保护!
潮客_qmpw8o · 2025-08-06 06:10 · 浙江杭州回复
加强监管,从严打击,维护权益,提高防骗意识。
潮客_w4c4u2 · 2025-08-06 05:39 · 浙江丽水回复
依法严惩,黑中介太可恶了,大学生找工作不容易
潮客_gx4tog · 2025-08-06 05:24 · 浙江宁波回复
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潮客_25wys7 · 2025-08-06 04:36 · 浙江温州回复
这些中介真的十分可恶,还没找到工作先狠狠敲一笔。
潮客_6rdgos · 2025-08-06 04:14 · 浙江金华回复
谴责非法中介
潮客_4zszo8 · 2025-08-06 03:39 · 浙江杭州回复
建议政府部门多管下BOSS直聘和小红书上的招工发布信息,好多都是假的,是骗子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