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中学生便秘问题登上热搜!消化科医生提醒,这可不光是肠道的事

    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 蒋升 通讯员 辛宣2025-06-13 23:29全网传播量15.5万
    00:00
    00:00
    01近年来中学生功能性便秘增多,与饮食结构、运动、环境、学习压力等有关。
    02长期“打断”便意易导致功能性便秘,青少年更易受影响。
    03焦虑情绪倾向的学生功能性便秘患病率更高。
    04刘英超教授通过益气养阴、增液润肠方案成功治疗高三男生便秘。
    05解决便秘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运动和定时排便。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便秘的中学生和被忽视的如厕自由#登上热搜,使人们对这常见问题又多了一份关注。

    图源:微博截图

    “以往,儿童青少年并不是便秘的主要人群,但近年来,我们所接诊的存在功能性便秘的中学生已越来越多。”浙中医大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小而强“老年便秘”临床创新团队负责人刘英超教授介绍,便秘年轻化现象不仅与饮食结构、运动、过往病史等有关,也与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有密切联系。

    人的肠道就像24小时工作的传送带,一般情况下,每天能使1.5米长的食糜完成消化之旅。

    “但排便不只是肠道的事,其实大脑才是幕后总指挥。”刘英超解释,排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行为,整个生理过程包括“直肠充盈—产生便意—括约肌协调—排出”,若反复“中断”或“压抑”便意,不仅会带来相应不适,这套机制也可能慢慢变得“不灵”。

    此外,对现代人而言,有时即使便意来袭,也身不由己,“憋一会再去”是常态。刘英超提醒,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神经和行为系统还没有成熟,长期“打断”便意,非常容易陷入“感觉不到—不排便—进一步敏感性下降”的恶性循环,继而发展为功能性便秘。

    图源:图虫

    此外,据相关调查显示,有焦虑性情绪倾向的学生功能性便秘患病率显著高于无焦虑性情绪倾向的学生。

    “紧张、担忧、恐惧或持续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都可能造成结肠蠕动失常或痉挛性收缩,进而导致便秘。”今年高考前,刘英超就接诊了一位高三男孩小管(化名)。

    小管自述,随着学业压力不断增大,排便就成了难题,常好几天才上一次“大号”,“平时胃口一般,总感觉独自不舒服,睡觉也不踏实。”

    经检查,身高1米78的小管体重仅61公斤,刘英超发现其面色萎黄中透出淡淡的颧红,舌体瘦小、色红,舌苔少而干燥,如同失水的土地;腹部按之柔软无痛,却能听到肠鸣辘辘。

    “他属于典型的气阴两虚体质。”刘英超说,一方面气虚,简单来说就是肠道缺乏“推动力”;另一方面阴虚,肠道津液不足,导致体内废物难以下行。针对小管的情况,刘英超为其制定了“益气养阴、增液润肠”的治疗方案。

    经一段时间的调理,困扰小管多年的便秘问题彻底消失,不仅肚子不胀了,口干和夜咳也明显改善。如今,以最佳状态面对高考的小管已身心“通畅”地迈向人生新阶段。

    很多人在遭遇便秘后往往会选择借助“外力”,如服药或使用开塞露等,但作为消化内科医生,刘英超想说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如不少年轻朋友常沉浸于“炸鸡配奶茶,炒货当零食”的快乐,却忽略了大量摄入这些高脂肪低纤维的组合,就好比给肠道喂“水泥”;有人每天开车通勤,一下班就躺在床上刷视频,运动步数不过千,肠道肌肉得不到锻炼,运输速度自然堪比蜗牛……

    “饭后靠墙站5分钟,睡前顺时针揉腹100下,这些方法能唤醒沉睡的肠道肌肉。”刘英超提到,除多补充膳食纤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外,也可试试“大笑疗法”,不妨看会脱口秀,笑声产生的腹部震动有利于肠道蠕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