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义乌商人吕成均以恒心办恒业:卖秤23年,称出了什么?

    人民日报 记者 刘军国2025-06-11 23:50全网传播量4.4万
    00:00
    00:00
    01吕成均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超澜进出口有限公司23年,专注电子秤销售。
    022024年,其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的店铺销售电子秤达150万台,店铺面积800多平米,通过不断创新推出新品,满足市场需求。
    03吕成均坚持质量溯源,自2006年起在每款秤上标注摊位号,树立诚信口碑,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04通过传统销售、展会销售和电商销售三结合,吕成均销售额稳步增长,其中展会销售占三成,受益于义乌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训。
    05吕成均设立7家海外代理,女儿及企业家朋友的孩子也选择到义乌发展,体现了对义乌及中国经济的信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鸟瞰义乌国际商贸城  新华社发(何锦程摄)

    企业发展过程中时不时遇到一些波折,是常态;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是规律。问题和困难面前,如何坚定信心、波澜不惊,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考验。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吕成均和他的超澜进出口有限公司名称一样,面对前段时间一些国际客户“撤单”,内心始终从容淡定、波澜不惊,“超越波澜,相持之时尤需沉得住气。”

    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走进吕成均位于五楼的店铺,宛如走进一家电子秤展览馆:2000多款电子秤,分门别类整齐排列。这个店铺有800多平方米。另一家二楼的店铺位于黄金位置,28平方米,2024年销售电子秤150万台。店里,海内外客商进进出出,一如往常。

    吕成均是诸暨市陈宅镇湖田村人,16岁初中毕业就摆摊,后来在家乡卖菜,到杭州卖童车,赴云南卖服装,2002年来到义乌。

    初到义乌,并非一帆风顺。袜子、灯泡、羽毛球……吕成均卖过很多东西,直到无意中听老乡说了句“前天给土耳其客商出了一个货柜的电子秤”,从此生意再没离开过秤。

    “谁让我名字中有个‘均’字呢?这也算‘名中注定’!”

    卖秤23年,成长为义乌国际商贸城最大的衡器商铺,喜欢学习、每晚复盘的吕成均称出了什么?

    ——称出了创新的力量。

    “很多人说义乌小商品薄利多销,我卖秤多销,利却不薄。”吕成均卖起关子,“靠什么?瞄准市场痛点搞创新。这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吕成均眼中,所有客户都是“市场传感器”。“老板,这种秤太贵了”“这种秤太大了,占地儿”“这种秤我这边不好卖”……每天早上打开手机,吕成均都能收到几条类似的留言。平均每个月推出四五款新品,是他对这些留言最好的回应。

    过去,一些星级酒店的秤,有的品质一般、功能性差,有的外观与酒店整体档次不匹配,有的因为电池更换不及时影响客人使用……摸准了市场痛点,吕成均立马着手研发自发电人体秤——高颜值、高品质,无须安装电池,具备自发电功能。

    这款自发电人体秤2024年投入市场,当年销售额超100万元,今年销售持续向好。吕成均说:“电子秤并非日常消费的必需品,仅义乌国际商贸城卖秤的就有七八十家,我更要卖稀缺、卖差异,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卖出科技感,最好卖出情怀。比如,吸引客户给老人买孝心秤,那就增值了。”

    ——称出了诚信的分量。

    “14192”,自2006年起,这串数字和商标一起,标注在吕成均售出的每一款秤上。

    “这是我商铺的摊位号,以便质量溯源。那时与外商沟通不便,语言不通,也没有视频聊天,标上摊位号,方便他们找上门来。”吕成均说,这么做,一是对质量有信心,二是给客户传递信心,“人无信不立。我们坚持长期主义,以恒心办恒业,不做一锤子买卖。”

    一传十、十传百,吕成均的口碑越来越好,朋友圈越来越大,产品卖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老客户稳住基本盘,新朋友带来增长点,让他有信心在波浪中站稳。

    ——称出了“两只手”协同发力的能量。

    似乎又回到了青年时代,吕成均再度当起“行商”——不同的是,这次走出国门开拓新兴市场。他跟随义乌的“品牌出海”计划,赴马来西亚等国参展。如今,吕成均的销售额中,传统销售占五成,展会销售占三成,电商占二成。“义乌国际商贸城电商培训对我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吕成均说。义乌2024年培训跨境电商人才4.8万人次。

    在吕成均看来,有效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有为政府的“有形之手”始终在协同发力——这是义乌市场长盛不衰的密码。吕成均说,义乌是跟全球做生意,不断开拓新市场、打开新天地。目前,吕成均已设立7家海外代理。

    ——还称出了信心的重量。

    “我大女儿回国后选择到义乌发展,周围不少企业家朋友的孩子也回到义乌接班。”吕成均坦言,“如果大家没信心的话,决不会这么做。这是对义乌的信心,更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商户是义乌市场最宝贵的资源。“很多人都在市场摸爬滚打二三十年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经历起起伏伏,是千锤百炼磨出来的,生命力顽强着呢。”吕成均耳闻目睹,“大家从容不迫,期待着风雨过后见彩虹。”

    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漫步义乌国际商贸城,信心写在吕成均和7.5万家商户的脸上——信心在当下,更在未来。

    (原标题《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商户吕成均以恒心办恒业 卖秤23年,称出了什么?》)

    相关新闻
    义乌小商品城商户“走播带货” 拓展市场
    义乌小商品公益培训跨境实战课 解码TikTok东南亚市场新机遇
    小红书落地义乌,小商品“种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