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声丨百万元的外骨骼机器人买不起,千元级的你会买吗?

    潮新闻 执笔 张苗 通讯员 卢昕2025-05-02 23:00全网传播量99.1万
    00:00
    00:00
    0115秒售罄!2599元外骨骼设备受追捧,程天科技推出的“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成功抢占市场。该设备模仿人体肌腱机制,助力穿戴者节省20%体力,满足初老及偏瘫患者需求。
    02程天科技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全国1000余家机构使用,累计超65.8万人次。此次推出的消费级版本,无需电池驱动,降低了售价与使用门槛,满足庞大康复市场需求。
    03中国每年新增180万偏瘫患者,共2000万偏瘫群体。康复治疗师与床位缺口明显,家用外骨骼助行器成为解决之道。程天科技正加大生产,以满足订单需求。
    04博灵脑机推出“脑机接口上肢康复外骨骼”,让偏瘫患者能自主完成动作。该设备通过手环传感器捕捉肌肉电信号,协助做出准确动作,将于5月上旬投入市场。
    05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预计达68亿美元,医疗康复领域占比超50%。中国政策支持外骨骼机器人发展,企业推动技术下放,满足家用需求,市场热烈回应。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15秒卖光!几周前,一款2599元的外骨骼设备刚上架网店就抢购一空。这款来自程天科技的产品,就是两年前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帮助下半身瘫痪的阿富汗轮椅篮球运动员站立的“下肢外骨骼步行康复器”的家用版。

    2599元的“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 程天科技供图

    从“机甲风”转变为“居家风”,外骨骼机器人的“进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站在人机共生的门槛上,外骨骼机器人正快速走进大众生活,它距离成为人类突破身体限制的新“器官”还有多久?

    2599元的一个外骨骼设备,为啥被抢购一空

    一款千元级别的外骨骼设备,为什么被抢购一空?在程天科技,记者穿戴上了它感受一番。

    这款设备的名字叫“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穿戴起来很方便,将腰拖、腿托分别卡在腰部、腿部,就算完成了。它的重量不到2.5公斤,在腰托、腿托的支撑下,穿戴后的体感比实际重量要轻不少。

    在往前行走的时候,记者感受到腿托在推着我向前走,走起路来相当省力,有一种“健步如飞”的感觉。

    “它的助力能帮你节省穿戴者节省20%的体力,相当于抵消两大瓶可乐的重量。”程天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设计师颜海告诉记者,“因为它模仿人体肌腱的弹性储能机制。”这款外骨骼器械设计了基于齿轮齿条结合弹性体特殊结构,为什么戴上它走路感觉省力?因为当使用者足部触地时,动力单元可捕获行走中浪费的动能并转化为势能储存,而当使用者抬腿时,动力单元自动释放储存能量,提供屈髋助力。

    穿戴上“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的使用者 程天科技供图

    哪些人在抢购它?“现在,我们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各个渠道的消费者咨询,问下一批产品什么时候上线。”颜海说,有人为初老后行动不便的自己购买,有人为家中的偏瘫患者购买。

    程天科技有3张外骨骼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而全国一共只有16张此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之前,我们的产品在医院、康复助残机构使用,价格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主要为偏瘫、弱能老人、脑瘫儿童等病人服务。”颜海介绍道,程天科技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全国1000余家机构使用,累计使用超65.8万人次。

    这些医用版外骨骼机器人科技感十足,就像科幻电影照进了现实,可即便它们的个头比传统的外骨骼康复器械要小得多,容易穿戴使用,但高昂的价格让普通人难以承受。

    怎么让在家中的偏瘫病人、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起到康复训练效果?外骨骼机器人的小型化、消费级化,是必经之路。

    “这次推出的外骨骼助行器,就是我们将技术下放的一款产品。”在颜海看来,助行器采用的是不靠电池驱动的无源版本,仅靠机械结构和材料特性带来支撑力,这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也可以驾驭,当然,不是用电池,也让机器的重量、售价都降低了。

    抢购的消费热情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需求市场。

    在中国,医疗康复需求更为巨大。

    以导致偏瘫比例最高的脑卒中(中风)为例,每年中国新发脑卒中450万例,这其中将新增180万偏瘫患者,而目前国内共有2000万偏瘫患者。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残疾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而通过积极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重新获得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概率为90%。同时,根据市场研究机构KPMG的调研数据,中国市场康复治疗师的人员占比为3.6/10万,相较于国际标准的50人差距明显,而中国康复医疗服务市场床位缺口为45万张。

    这意味着有大量的偏瘫患者,缺少足够的康复医疗帮助。如何让他们在家中科学康复,是一个能帮助上千万人的大事情。

    目前,程天科技的工厂正在加大马力生产新一批的千元级外骨骼助行器,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订单需求,“千元级外骨骼走进家庭,将有效推动具身智能外骨骼机器人从‘医疗器械’向‘人体机能延伸’进化,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理念的同时,进一步释放更广阔的商业想象力。”颜海说。

    另外,来自于程天科技,比助行器规格更大,更具有“机器人”外形的设备,也将在几个月后推向市场,“它是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即将在五一假期期间于长城景区商用,3季度批量上市面向个人。”颜海告诉记者,这是装备电池的有源机器人,售价预计在在1万元以内。

    偏瘫10多年的人,是怎么练起哑铃的?

    帮助老人、病人行走的消费级下肢外骨骼已经出现了,对于上肢行动不便的人群,这样的产品还远吗?

    今年36岁的钟方翔期待着这样的产品正式上市,几个月前,已中风偏瘫12年的他作为志愿者尝试了这样的外骨骼设备,“我读大二时突发中风,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搬动过桌子了,用了它之后,我不仅能自己打扫卫生,甚至还能用举哑铃锻炼手臂力量。”

    钟方翔正在利用外骨骼举起哑铃 采访对象供图

    钟方翔尝试的外骨骼设备,来自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这款名为“脑机接口上肢康复外骨骼”的设备,造型像是机械战士的手臂,它的功能也与电影中的场景类似——让穿戴者完成过去因力量不足做不到的事情。

    “它能让偏瘫患者‘如臂使指’,靠的是贴在手臂上的这手环传感器。”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许科帝说,偏瘫患者的肌肉系统并没有损伤,只是身体的指令传输系统出了问题,而手环传感器能捕捉到微弱的肌肉电信号,“当使用者产生自主运动的意图时,神经信号采集手环可以排除干扰,识别患者的动作意图,通过类似‘外骨骼’的外部控制设备,协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动作。”

    这套外骨骼的穿戴同样方便,不到2分钟的时间,钟方翔就能独立完成穿戴,不需要家属或护工的帮助。“我每天使用两个多小时,康复训练就成了我的日常生活。”每台设备都能记录并存储患者的使用数据。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和数据的积累,系统会不断优化校准,使设备更加贴合钟方翔的需求。

    脑机接口上肢康复外骨骼 博灵脑机供图

    这款外骨骼设备,同样来自于公司的“技术下放”。

    专注于中风偏瘫人群康复训练与生活辅助器具设计开发应用的博灵脑机,专注于脑机融合的智能康复技术,通过提取脑电波的信号,解读出患者的需求,再由外骨骼器械做出相应的动作,过去的产品同样是被医院、康复助残机构购买的医用版,在便利性与价格上,普通病人很难将其作为家用产品。

    “作为消费级产品,对脑电波的提取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需要戴脑电帽,如果戴歪了,信号质量就不够稳定。”许科帝告诉记者,而肌肉电信号是脑电的放大器,在不需要医护人员帮助的情况下,偏瘫患者靠自己就能保证信号的接收与康复训练的效果。

    今年5月上旬,这款家用版上肢外骨骼设备也将投入市场,受益人群包括但不限于脑卒中、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

    从医疗器械到家用辅具,科技的意义具象化了

    市场研究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将预计达68亿美元。医疗康复领域占比超50%,工业领域增速最快。

    随着人们康复与养老意识的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康复需求市场包含近百亿元的B端市场和万亿元级别的C端市场,为外骨骼产品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加快人工智能、脑科学、虚拟现实、可穿戴等新技术在健康促进类康复辅助器具中的集成应用。2023年1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其中也明确提到了对发展外骨骼机器人的支持。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外骨骼机器人水平,已从过去的‘跟跑’,发展到如今已能‘并跑’。”浙江省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处处长刘献明说。

    外骨骼机器人拥有一个大市场,而对它需求度最高的人群,是那些行动不便、急需康复训练的偏瘫患者们,他们的需求应该被首先看见。

    来自杭州的企业共同推动外骨骼机器人从“医疗器械”向“家用辅具”转型,当外骨骼机器人从百万级拉至千元级之后,市场给出了热烈回应。

    在外骨骼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的浙江,监管部门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推进相关产品能服务更多消费者。

    “我们也看到针对偏瘫患者、残疾人康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是作为家用医疗器械,该如何审批?注册法规要如何适应这样的新技术带来的新需求?”在刘献明看来,与医用版外骨骼机器人不同,家用版医疗康复类外骨骼机器人使用没有专业人士帮助指导,带来各种安全性、有效性等问题,“该如何迎合市场和产业需求,监管部门该如何确定注册审批标准?相信很快会有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1)
    潮客_wi8c6d · 2023-03-01 21:00回复
    好好读读
    1乐逍遥 · 2023-03-01 02:39 · 浙江金华回复
    是的
    真如铁 · 2023-03-01 01:55回复
    鸡汤还是毒药,谨慎辨别
    无心之竹 · 2023-03-01 00:23 · 浙江丽水回复
    😀
    潮客_a7ag8o · 2023-02-28 23:02回复
    太棒了太棒了
    历史贝多芬 · 2023-02-28 22:57 · 浙江杭州回复
    学习价值投资的方法
    流动的光阴 · 2023-02-28 14:32回复
    品读
    鞑子陈蛮子 · 2023-02-28 13:58 · 浙江杭州回复
    品读之后,也会变富吗🤣
    潮客_w4dgnn · 2023-02-28 13:48回复
    做好价值投资
    lulu向前走 · 2023-02-28 10:36回复
    先收藏了!
    灿烂千阳 · 2023-02-28 10:08 · 浙江杭州回复
    股神的话还是要听的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潮声丨14%的00后听不懂!“最难懂方言”如何焕发新生?
    潮声丨全国首座水獭科普馆,藏着浙江的生态复兴密码
    潮声丨网友投喂的“菌王”,成了中科院研究员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