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仿冒DeepSeek的手机木马病毒被捕获 相关部门提示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庆滨2025-02-17 05:12全网传播量354.3万
    00:00
    00:00
    01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现仿冒DeepSeek的安卓平台手机木马病毒,主要针对金融盗窃和隐私窃取。
    02该木马通过诱导用户点击“更新”按钮安装恶意程序,具备拦截短信、窃取通讯录等功能,且阻止用户卸载。
    03网络犯罪分子利用仿冒DeepSeek的文件(如“DeepSeek.exe”)传播病毒,预计未来仿冒AI应用的木马将持续增加。
    04防范措施包括仅通过官方渠道下载App,保持安全软件更新,谨慎处理非主动发起的安装请求。
    05如遇无法卸载的App,应立即备份数据并进行安全检测,同时关注社交媒体和金融软件的异常登录或操作信息。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在我国境内捕获发现仿冒DeepSeek官方App的安卓平台手机木马病毒

    △相关病毒样本信息
    用户一旦点击运行仿冒App,该App会提示用户“需要应用程序更新”,并诱导用户点击“更新”按钮。用户点击后,会提示安装所谓的“新版”DeepSeek应用程序,实际上是包含恶意代码的子安装包,并会诱导用户授予其后台运行和使用无障碍服务的权限。

    同时,该恶意App还包含拦截用户短信、窃取通讯录、窃取手机应用程序列表等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恶意功能和阻止用户卸载的恶意行为。经分析,该恶意App为金融盗窃类手机木马病毒的新变种。网络犯罪分子很可能将该恶意App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诱使用户从非官方渠道安装仿冒DeepSeek的手机木马,从而对用户的个人隐私和经济利益构成较大威胁。

    除仿冒DeepSeek安卓客户端的“DeepSeek.apk”之外,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还发现了多个文件名为“DeepSeek.exe”“DeepSeek.msi”和“DeepSeek.dmg”的病毒样本文件,由于DeepSeek目前尚未针对Windows平台和MacOS平台推出官方客户端程序,因此相关文件均为仿冒程序。由此可见,网络犯罪分子已经将仿冒DeepSeek作为传播病毒木马程序的新手法。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包括仿冒DeepSeek在内的各种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病毒木马将持续增加。

    针对该款手机木马病毒,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以下防范措施

    • 不要从短信、社交媒体软件、网盘等非官方渠道传播的网络链接或二维码下载App,仅通过DeepSeek官方网站或正规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安装相应App。

    • 保持手机预装的安全保护功能或第三方手机安全软件处于实时开启状态,并保持手机操作系统和安全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

    • 在手机使用过程中,谨慎处理非用户主动发起的App安装请求,一旦发现App在安装过程中发起对设备管理器、后台运行和使用无障碍功能等权限请求,应一律予以拒绝。

    • 如遭遇安装后无法正常卸载的App程序,应立即备份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照片、聊天记录和文档文件等重要数据,在手机生产商售后服务人员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手机进行安全检测和恢复。同时密切关注本人的社交媒体类软件和金融类软件是否具有异常登录信息或异常操作信息,以及亲友是否收到由本人手机号或社交媒体软件发送的异常信息,一旦出现上述相关情况,应及时联系相关软件供应商和亲友说明有关情况。

    • 警惕和防范针对流行App软件的电信网络诈骗话术,如“由于XXX软件官方网站服务异常,请通过以下链接下载官方应用程序”“由于XXX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需要用户重新授予后台运行和无障碍功能权限”等,避免被网络犯罪分子诱导。

    • 对已下载的可疑文件,可访问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进行上传检测。

    最新评论(22)
    潮客_q7usuo · 2025-03-22 10:51 · 浙江杭州回复
    我也觉得这个案例中的画已经能算是一幅作品了,因为后期人为的因素占比还是非常高的。
    东湖小马 · 2025-03-22 10:34 · 浙江杭州回复
    AI再强大亦需人力驾驭,创作者才是灵魂所在,机器仅为辅助之器!
    寒江雪 · 2025-03-22 02:04 · 浙江宁波回复1
    当今使用 AI 工具创作渐成趋势,若作品投入了独创性智力,应受法律保护,既能鼓励创新,又能明确权益边界,合理的法律保护,有助于激发创作者利用 AI 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作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潮客_e6abhr · 2025-03-22 01:59 · 浙江杭州回复
    点赞法院判决,保护创作者权益!不然以后谁还愿意花心思创作呀?
    潮人潮语 · 2025-03-22 01:40 · 浙江杭州回复
    法律与时俱进真重要啊,不然这些新问题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为法官点赞!
    浪子回头金不换呗 · 2025-03-22 01:40 · 浙江杭州回复
    这个案子判得太好了,AI虽厉害,但人的创意才是核心,工具归工具!
    灵魂画手 · 2025-03-22 01:39 · 浙江嘉兴回复
    如果AI生成都能随便用,那艺术家还怎么活?
    潮客_嘉陵江 · 2025-03-22 01:30 · 四川南充回复
    依法行政,执法公平。
    潮客_a3s8hw · 2025-03-22 01:29 · 海南海口回复
    没有独创性的内容确实难算作品
    潮客_2bz7he · 2025-03-22 01:20 · 浙江杭州回复
    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创作过程,那AI生成的东西岂不是很容易被侵权?好险这次有法可依!
    潮客轻舞飞扬 · 2025-03-22 01:10 · 广西南宁回复
    AI再牛也需要人来操作,真正的创作者才是关键,机器永远只是辅助工具!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微信安全中心:有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大范围传播木马病毒
    支付1元,账户秒空!一跨国犯罪团伙利用木马盗刷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