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专家解读重磅信号

    潮新闻 记者 何泠瑶2024-03-05 06:39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今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一个重磅的开放举措: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每年两会,众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稳外资。而在今年,外资出现波动、国际形势尤为多变之下,如何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开放的力度,是亟待破题的要事。

    图源:新华社

    专家:制造业市场将更加开放

    其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并不是第一次提出。

    去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就提出,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抓紧出台政策,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仅两个月之后,在全国两会期间,这个举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本次报告还提出,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及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自2017年以来,中国连续5年修订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分别压减至31条和27条,在种业、汽车船舶和飞机制造、证券、银行、保险、职业培训等众多行业、领域取消或放宽了外资股比限制。

    “这一系列举措,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外开放的积极态度和坚定决心,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市场将更加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同时也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告诉潮新闻记者。

    在朱克力看来,这一措施将让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更加便捷,能够享受与国内企业同等的待遇和机会,从而将进一步激发外资企业的投资热情,促进外资在华的稳定增长。

    同时,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将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此外,全面取消限制措施还将促进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多种迹象表明,稳外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期,中央密集召开一系列高规格会议,各方面部署和落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也在传递积极的信号。

    2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外商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在扩大市场准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

    2月,2024年全国外资工作会议暨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会议指出,2023年全国商务系统持续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力度,保持引资规模及其占全球跨境直接投资份额总体稳定,推动引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引资来源地结构不断多元,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

    “这些举措,也表明中国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信心,愿意通过更加激烈的竞争来提升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长期来看,这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记者。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规模仍处历史高位。

    “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下降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及各国引资竞争加剧的影响。”柏文喜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新设立的外资企业数量却增长了39.7%,显示出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和持续投资的意愿。

    图源:新华社

    代表委员热议“稳外资”

    两会现场,有多位代表委员都谈到了对外开放,为稳定外资发展献计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一直在关注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重大议题。在她看来,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仍然很强,她认为,要想赢得中国市场,外资企业也需要不断练好内功。

    蒋颖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吸收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提升,法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涉外法律法规在制定和执行层面仍然存在一致性不够、可预期性不够、协同性不够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跨境数据流动问题亟待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仍然存在。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表示,尽管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连续多年保持高位,但整体存量与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并不匹配。引入外资和对外投资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

    赵柏基建议,在进一步吸引及稳定外资方面,首先继续发挥好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以及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对外资研发中心的支持政策,鼓励外商来华投资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针对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前沿技术、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的联合研发。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建议,加强建设外商投资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外资成为释放中国经济巨大潜能的核心助力。

    “稳外资盘必以营商环境为关键,营商环境建设必以法治化为核心。”李民斌建议,要落实平等保护、全面保护的要求,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此外,可考虑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统一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让广大外国投资者能够及时掌握政策立法动态、实时统计数据,获得政策解读,以及参与调研反馈。

    朱克力表示,除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外,还可以在多个方面发力。首先,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是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为外资企业创造更加稳定、开放、透明和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其次,加强对外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可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降低税收负担,帮助外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从而增强其在华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也是稳外资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化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推动中国制造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总的来看,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还需要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以及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朱克力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安徽为什么再次开展出海行动
    外交部: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