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文字失语症”背后是深度思考能力在弱化

潮新闻 评论员 刘晓庆2024-02-28 11:30全网传播量13.9万
00:00
00:00

(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词穷”窘境。图源:视觉中国)

世间风物千千万,一句“绝了”走遍天;话到嘴边说不出,支支吾吾半天扔下一句“哎呀,懂的都懂”;“形容......的词语”,搜索引擎里记录了自己的“挣扎”;看完一篇美文顿觉收获满满,赶忙复制文中某句话聊表评论......一提笔就忘字,一张嘴就词穷,这种“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的窘境,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

2月27日,“年轻人为何词穷”这一话题登上热搜,就在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也揭示了,超半数受访青年自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所下降。其实,这不仅是部分年轻人面临的窘境,互联网浸润下的当代网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文字失语”“表达失语”的问题。一如笔者正眉头紧锁,敲出一行字又飞速删除时,另一位资深前辈恰来吐槽“我很多时候都要依靠百度”,宛如一次“文字失语”的现场展示。

为何会陷入“词穷”窘境?是因为“输入”不够吗?实则恰恰相反,“词”不仅不“穷”,反而异常丰富。在“手机不离身”的当下,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已成事实,虽然这极大地便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也潜移默化地重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言语表达,为之提供了一条好玩又好用的“表达捷径”。当简单一句缩略语就能道尽心中百转千回,字斟句酌反而显得有点儿“吃力不讨好”;当一个表情包就能回应多种对话,词库越来越少、表情包越攒越多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些网络表达中蕴藏的智慧,毕竟短短数字,却能应付各类场合,发明者肯定是动了脑筋又洞悉人性的。只是,习惯了轻便化、同质化、碎片化的表达后,更要警惕它对我们表达欲和思考能力的削弱。

英国著名小说家奥威尔曾说过,败坏思想的捷径是败坏语言。虽然“败坏”一词可能有些言重,但不可否认的是,语言和文字是思考的外显结果,而表达的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思考的进一步深入。所谓“文字失语”,失去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我们辨析概念、搭建逻辑之后进行深度思考、系统思考的能力。“喧嚣”热词后的我们,开得了玩笑、玩得了梗,但需要严肃表达或是个性表达时,我们也不能真的就此“失语”,否则错过的会是一个意蕴万千、美妙绝伦的文字世界,与此同时,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可能也会“隐身”至难以表达的沉默角落里。

要避免有口难言、词不达意,显然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找回语言审美和自我表达的意义,并克服惰性地加以练习。在豆瓣上有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38万余人聚集其中交流阅读、思考的感悟,做着遣词造句的练习,“该怎么形容这美丽的落日”“如何描述灯火倒映在江面”......一群离开校园已久的人,重新做起了学生时代的例行“功课”,对抗着“语言趋向贫瘠”的困境。步入节奏迅即的现代社会,倒不是说日常表达都需要“咬文嚼字”,但在心中有所触动时,能确切、生动地表达出心中所想,文字直白或是精美又何妨,说者能言说自我、听者能产生共鸣,这才是更为可贵的结果。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玩得了梗、读得了书、说得清话、明得了理的人,别让“文字失语”扼杀了我们的表达欲和思考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3)
潮客_24qw4d · 2024-02-28 11:50 · 浙江杭州回复
这个问题蛮有意思的,其实东西方都有,比如现在不少外国的孩子在表达激动的情感时,只会说一个词cool,或者so cool,多了就不会了
汽水Soda · 2024-02-28 12:08 · 浙江杭州回复
想想也是啊,国内的评论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说歌曲好听,不是一个“酷”,就是两个“给力”,再就是一句“泰裤辣”完事儿,说不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别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了😩😩😩
华丽转身的燕尾裙 · 2024-02-28 12:04 · 浙江杭州回复
在AI技术的裹挟下,或许“文字失语症”无法逆转,未来脑机合一,碳基和硅基融合,人类的表达“退化”成脑电波、一道道指令,华丽的辞藻将荡然无存.....
芙蓉露 · 2024-02-28 12:14 · 浙江杭州回复
其实倒也不必要有多么华丽,只要在心中有所触动时,能确切、生动地表达出心中所想即可,至于未来的事情,交给时间即可,该思索的,应该是当下的失语与词穷吧!
轩轩再启航 · 2024-02-28 12:35 · 浙江杭州回复
互联网的发展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的便捷却产生了“文字失语症”。生活的美好需要表达,生活的美好在于深度思考。我们应该回归自己语言表达的初衷,找回语言审美和自我表达最简单的方式,语言是推动社会发展,传递深刻思想最简单的方式
潮新闻小编 · 2024-02-28 12:41回复
回归语言的初衷,找回表达的方式,推动情感、促进交流、传递思想、引领潮流.....或许这些文字的初心与内涵亟需被更多地重拾与思考吧!
最新评论(33)
潮客_wjkx8j · 2024-02-29 00:08 · 浙江宁波回复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玩得了梗、读得了书、说得清话、明得了理的人,别让“文字失语”扼杀了我们的表达欲和思考力
花落Flow · 2024-02-28 14:23 · 浙江杭州回复
满屏的表情包,千篇一律的梗,个性和深度表达何时回归?
潮客_wj336j · 2024-02-28 13:37 · 浙江衢州回复
不思考,只用表情,只会变笨
潮客_3ai6hy · 2024-02-28 13:37 · 浙江杭州回复
表达欲和思考力别被扼杀,要勇敢说出内心的声音
潮客_z3a7h2 · 2024-02-28 13:36 · 浙江金华回复
想象力丰富的人才能玩得转文字游戏,加油
酒吞往事 · 2024-02-28 13:36 · 浙江杭州回复
看到“文字失语”,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文盲
潮客_24qwx7 · 2024-02-28 13:36 · 浙江杭州回复
有意思,以后要多练习遣词造句,别让自己“失语”啦
潮客_24qwx2 · 2024-02-28 13:35 · 浙江杭州回复
要玩得了梗、说得清话,还得多动动脑筋,别被表情包埋没啦
顾久 · 2024-02-28 13:35 · 浙江金华回复
碎片化信息确实让人懒得思考,要多读书多练笔啊
思念抑制不住 · 2024-02-28 13:34 · 浙江杭州回复
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有点想加入“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了!
青春小跑车 · 2024-02-28 13:34 · 浙江杭州回复
这下终于知道为啥我总是“支支吾吾”了,原来是文字失语惹的祸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