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发车。(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 供图)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作为新丝路上的“颜值担当”,开通十年时间的“义新欧”中欧班列献上了一份厚礼——10年间,从第1列到第8701列,从第1条线路到第19条,辐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今年10月10日,班列累计发送货物16.6万标箱,同比增长18%。
一条新丝路横亘亚欧,将这片大陆紧紧联系在一起。谋篇布局始于十年前。2013年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也正是在这一年,首趟直达中亚五国的国际货运班列从义乌启程。十年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义新欧”中欧班列先后开通了西班牙、俄罗斯、土耳其等19条运行线路,实现中欧班列北向(俄罗斯)、中线(欧盟)、南向(跨里海)以及东南亚方向的欧亚大陆全覆盖。这盘棋下出了一番新天地,下出了浙江经济增长的强大助力。
“义新欧”带火了一座城。义乌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高地,“一带一路”重要支点。这十年,一列列“义新欧”中欧班列翻越山河,驰骋于欧亚大陆,往来于共建国家之间,带去义乌市场的210万种商品,带回100多个国家的10万种商品,汇聚于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十年努力换来的是更广大的市场更宽阔的空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成为义乌走向全球的目的地。今年1至7月,义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合计1196.4亿元,同比增长18.9%,占同期义乌进出口总额的37%。
奔腾的列车是最忠实的记录者,见证了义乌如何抓住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一跃而上。义乌的十年跨越式发展正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活力体现,生动诠释了共建“一带一路”由中国倡议到国际实践的路径和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建设热情。
“义新欧”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的产业升级。这十年通过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众多浙江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舞台。
这是一条机遇之路。一直以来,浙江企业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从最开始的一般加工品到现在的光伏、风电机组等新能源设备,高科技产品;从单纯的产品到“产品+服务”,贸易在升级、信任在升级,产业也在升级。新丝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也为浙江企业提供了展示技术实力的广阔舞台。而浙江企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成为当地发展的强大助力。
大道同行。布局“一带一路”、深耕“一带一路”、发展“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浙企的新亮点新名片。
回望历史,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商旅驼队,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观念的碰撞、文化的互鉴。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语言、艺术和新技术交流的大动脉。在这条贸易路线上,商人们不仅交换商品,还交换着彼此的信任和友谊,更学会了相互包容,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和冲突。大家各取所需,互通有无,迎来了共同的繁荣。
而今天,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再次为参与共建的国家和地区带来发展的红利。
一千多年前的长安万商云集、车水马龙,“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千年丝路越古今,今天的义乌,各种文化大融合,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不同语言的人们融洽相处,彼此依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融合扩大了义乌这座城市的底蕴,推进了城市国际化的进程。而这一幕正在更多的城市上演。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共建“一带一路”背后,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共同繁荣的愿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