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梗,和酱香拿铁、海底捞地摊一起火了起来,这就是“恩格尔系数拉满”。不难理解,社交媒体中被追捧的话题,不是逛就是吃,吃吃喝喝花得钱多了,恩格尔系数能低吗?
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调侃背后,能看出啥门道?吃吃喝喝里,到底有怎样的消费动能?
今年4月,商务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市场活力也随之逐步恢复。
从数据与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烟火气回归: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中,全国餐饮收入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所有数据中增速最高,而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和烟酒类目也有相对不错的增速。
餐饮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可见这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
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市场活力逐步恢复(图源:视觉中国)
在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肖亮看来,“恩格尔系数拉满”的调侃,反映了作为经济学统计指标的恩格尔系数,在衡量物质高度富裕社会的生活状况时面临的局限性,消费结构差异、地域消费文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都会对恩格尔系数带来影响。
特别是当前社群分类分层和消费分级分化的趋势下,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人群有着差异很大的消费习惯,用恩格尔系数考察不同的人群,不能准确反映他们的生活质量。“面临着房贷车贷压力、承担家庭责任的中年人,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可能比年轻人低,但并不意味着恩格尔系数更高的年轻人生活质量低于中年人。”肖亮认为。
而近期刷屏的酱香拿铁、海底捞地摊,恰恰反映消费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消费者,慢慢退位给了年轻人。”肖亮说,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带着明显的猎奇心理、从众心理和社交心理。
酱香拿铁在社交平台“出圈”(图源:小红书)
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跨界联名往往能激发年轻消费群体的好奇心,从众心理和社交心理又推动社交网络上品牌联名产品信息和行为扩散加速,形成了极具话题效应的快速巨量传播,“出圈”也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联名品牌往往还能让年轻消费者享受到平时受经济能力限制较少接触的一些高端品牌产品或服务,产生高性价比心理效应,能让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的年轻人通过联名品牌产品消费获得自我情感安慰。
就在本周,浙江省中医院推出酸梅汤、灵隐寺推出奶茶也吸引无数人视线,分别登上了微博热搜。
微博热搜截图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24亿元,增长7.6%,生活品质类消费市场较快增长,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持续恢复,限额以上单位餐饮业营业额增长7.5%。
数字的背后,是消费供给、消费场景的创新,以及政策扶持。
比如,今年6月,浙江省商务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指出,浙江将通过三年的持续努力,建设省级夜间经济样板(特色)城市30个、省级高品质步行街30条、省级特色商业街(区)50条;商业街区、步行街、综合体等都是重点改造提升的对象,同时注重培育当地特色品牌、老字号品牌,也少不了数字化消费场景的建设。
此外,杭州市商务局甚至联合高德地图APP上线“杭州夜间经济消费电子地图”,在星光大道、湖滨步行街等100多处夜间经济消费点位发放定向打车消费券,预计累计发放达到千万元,持续刺激杭州夜经济繁荣。
杭城生活品质类消费市场快速增长,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持续恢复(图源:视觉中国)
夜晚透露着一座城市最真实的魅力。今年6月底发布的《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通过夜经济发展情况将top100城市主要分为三个梯队。其中,杭州荣登第一梯队,宁波和温州位列第二梯队。浙江的夜经济实力在全国处于前列水准。
“除了场景创新、消费补贴、消费金融等中短期促消费政策外,最终对消费需求、消费能力的激发,还需要靠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肖亮说,今年开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分别提高了1000元,这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让普通人在收入提高上有直观感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