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州河坊街被曝肉脯店宰客续:潮新闻现场直击联合执法

    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 实习生 冯前2023-08-16 08:37全网传播量10.4万
    00:00
    00:00

    8月15日,潮新闻曝光了杭州知名景点河坊街上部分商家存在欺客、宰客的情况(详见《杭州河坊街上一张肉脯有多贵?景区回应:已关注,后续将邀请潮新闻一起执法》)。

    该景点所在的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方第一时间回应潮新闻记者,表示针对大众反映的问题,景区已针对河坊街上的重点商户,会同多部门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项联合整治行动,并邀请潮新闻记者一同参加执法、监督。

    15日下午,潮新闻记者再次来到河坊街,现场直击联合执法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816161719.jpg

    8月15日下午的河坊街。冯前 摄

    未明码标价、虚假宣传、消防安全

    河坊街上有商户被查出多种问题

    当天下午4点,小雨淅沥,但河坊街上游人如织。此时正是街区最热闹的时候。

    “我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执法,也是对商户最有威慑力。”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站是一家名为“西湖秘境”的卖场。该卖场与记者曝光的“初见白娘子”“无相城”一样,都将自己包装成“免费参观”的“网红打卡点”,为销售引流。

    来到“西湖秘境”门口,潮新闻记者看见现场已拉起了警戒线,执法队员正在清场:“我们正在开展例行检查,游客请在半个小时后再来。”

    “这家店我们前两天也来过,发现该商家存在开展不正当有奖销售,已经按照规定进行了立案查处,还有未经许可销售冬奥会特许商品的情况,也对涉案商品进行现场封存。”清波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告诉潮新闻记者,在此次联合执法中,执法队员再次发现了问题。

    “你看这些手工串珠,就没有明码标价。”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指着店门口的一处销售串珠的工艺品摊位说。他告诉潮新闻记者,商场销售的商品,除标明价格外,还须注明材质、产地、规格、收费标准等关键信息,而该摊位除注明串珠5元一颗外,其他信息皆为空白。“这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常规的套路,在制作串珠时,虽然编织绳和手工费是免费的,但为了让串珠好看也会添加其他配件,因此很多游客冲着5元一颗的串珠去购买,到头来却花费五六百甚至八九百的‘天价’,非常影响游客的体验。”

    此外,执法人员还发现,该摊位还存在虚假宣传等违反广告法的行为。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紧挨着摊位的墙面上贴着一块“姓名串珠介绍”牌,“公示”着不同材质串珠的功效,比如碧玺材质的串珠被打上了“美容养颜”“旺夫石”等标签,紫水晶被赋予了“开发智慧”的功能,甚至还有串珠被声称具有补足磁场、招财聚气,甚至辟邪的功能。

    “且不说究竟是不是这些材质,这种介绍又有什么合理的依据?”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对一旁的店老板发问道。店老板略显心虚地笑了笑,没有回应。

    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违法广告、未明码标价等问题,市场监管当场立案调查,并责令限期整改。

    与此同时,上城区消防大队工作人员也在检查中发现,该卖场缺少消防安全通道,责令限期整改。

    微信图片_20230816161711.jpg

    多家商户秤未年检

    某肉脯店发现卫生隐患

    “你们店两个秤,其中一个秤没有年检,收起来,不要用了。”在一家名为“二师兄”的肉脯店里,执法人员对店内摆放的两台电子秤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后,对现场店员说。

    “我们用自带的砝码测试过,秤都是准的,封盖也没有拆开,说明秤上是没有动过手脚。但因为没有年检,后续可能会出现偏差,影响公平性,所以也是禁止使用。”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对潮新闻记者说。

    在当天的联合执法中,潮新闻记者发现,被检查的多个商家也都存在电子秤未年检的问题。执法人员在现场立案的同时,也不忘提醒商户及时对电子秤进行年检。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告诉潮新闻记者,之前收到潮新闻记者反馈的情况后,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对这家“二师兄”肉脯店进行了检查,发现确实存在标价不明确不清晰的情况,已责令整改,“今天我们再次过来检查,发现这个问题是改过来了。”

    但是执法队员还是发现了一些新问题:除秤未年检外,还存在卫生和食品安全隐患。

    “你看,他们的肉脯全部堆放在柜台上,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连阻隔的挡板都没有,万一有游客的飞沫溅到肉脯上,会怎么样?”

    随后,执法人员当场告知店员在柜台前安装玻璃隔板,并在最上方添加玻璃盖,用来阻隔空气。

    虽然在当天的执法中未发现宰客、欺客等游客反映较多的问题,但执法人员也告诉潮新闻记者,此类问题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随机性,取证存在一定难度,但后期会加强动态巡逻,进一步压缩和消除此类不文明不诚信经营行为的生存空间,最大限度保障市民游客的体验感、舒适度和满意度。

    三天发现问题20个

    已探索长效机制

    潮新闻记者从清河坊景区获悉,为有效整治个别商户欺诈、圈套消费的行为,保护和提升清河坊街区整体营商氛围,从8月13日开始,景区管理方牵头召集清波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消防大队等职能部门等单位,开展专项联合整治行动。

    专项整治将为期一周,采取“大综合执法”模式,各部门制定方案、齐抓共管。每次联合检查前都会召开会议,综合研判相关商户的违法情况,研讨整治措施。整治中,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监督检查,将检查和整治重点放在治安工作检查、经营行为监督、市容市貌管理和消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特别是针对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零容忍”,通过依法处置,消除不法行为。

    截至目前,联合专项整治已连续三天对街区内的西湖秘境、遇见白娘子、无相城、二师兄等重点商户开展集中排查处置,累计发现问题20个,其中立案6个,责令限期整改8个,当场整改6个。

    在专项整治的同时,景区和相关部门也在探索,如何通过长效机制从根源上化解问题。

    记者了解到,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最早开发的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于2002年,是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因为开发时间较早,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业态上的一些问题。街上建筑产权问题复杂,也给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

    “既要保持河坊街的人气,又要提升河坊街的文化品质,两者之间需要平衡。”景区相关负责人对潮新闻记者说,针对河坊街上的此类问题关注已久,已开始着手整治方案。

    “我们打算后续将对部分私营店铺进行返租,政府出资进行提升改造。”在采访中,该负责人向潮新闻记者描绘出改造后的蓝图,“我们打算在保留烟火气息的同时,引进更多的博物馆和公益文化项目,也希望社会各界在提升街区品质方面多给我们提供宝贵意见,让河坊街成为杭州一张名副其实的‘金名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